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糖蛋白(P-gp)与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该院确诊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0例,依据血小板计数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浆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P-g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浆P-gp与血浆CD4~+、CD8~+、CD4~+/CD8~+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浆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和P-gp水平。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浆CD4~+、CD8~+、CD4~+/CD8~+和P-g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7、2.957、2.315、2.646,P0.05),轻度组患者血浆CD4~+、CD8~+、CD4~+/CD8~+和P-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9、2.921、4.536、7.750,P0.05)。血浆P-gp水平与血浆CD4~+、CD8~+、CD4~+/CD8~+水平呈正相关(r=0.683、0.617、0.548,P0.05)。结论血浆CD4~+、CD8~+、CD4~+/CD8~+和P-gp水平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病情有关,血浆P-gp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亢进存在密切联系,提示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医师评估患者药物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早期临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1例ITP患儿和2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PA-IgG、PA-IgM、PA-IgA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对患儿早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根据早期治疗效果,将ITP患儿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无效组。ITP患儿各组PA-IgG、PA-IgM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无效组PA-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和有效组PA-Ig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05),有效组PA-IgG、PA-IgM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无效组PA-IgA水平最高。完全反应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3+、CD3+/CD4+、CD3+/CD8+及CD19+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TP患儿各组CD16+/CD56+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血液中PA-Ig高水平表达及多种抗体混合高表达提示早期治疗效果欠佳,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提示ITP患儿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这将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病机主要与自身免疫系统失耐受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及生成不足有关。T淋巴细胞可介导适应性免疫应答;B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而自然杀伤细胞是直接通过杀伤某些细胞在固有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三者共同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本文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及相应的细胞因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发现免疫功能异常在ITP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淋巴细胞、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均参与其中,且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ITP的发生,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进行检测以提高对ITP的实验室诊断以及在临床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水平,以评价其在I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法(MAIPA)检测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和P-选择素)的特异性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AIgG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ITP组MAIPA的阳性率为63.3%,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阴性;PAIgG分别为73.3%、45%.淋巴细胞亚群中,ITP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8、CD19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抗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体对提高ITP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ITP 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外周血中CD38,CD27,CD19表达阳性的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初诊ITP患儿21例为初诊未治疗组(untreated ITP,U-ITP),完全缓解ITP患儿30例为完全缓解组(remission ITP,R-ITP)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6例为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运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ITP患儿的PLT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外周血总CD19+B淋巴细胞比例:U-ITP组显著高于R-ITP组和NC组(F=7.543,P<0.01)。外周血CD19+CD27+CD38-记忆性B细胞占CD19+B细胞百分率:U-ITP组显著高于R-ITP组和NC组(F=8.876,P<0.001)。CD19+CD27-CD38-初始B细胞占CD19+B细胞百分率:U-ITP组显著低于R-ITP组)和NC组(F=5.058,P<0.01)。CD19+CD27+CD38+浆母细胞百分率:U-ITP组显著高于R-ITP组和NC组(F=9.588,P<0.001),而R-ITP组与NC组比较,B淋巴细胞各分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42~1.258,均P>0.05)。PLT计数与总CD19+ B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318,P=0.007),与CD19+CD27+CD38-记忆性B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444,P=0.000),与CD19+CD27-CD38-初始B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416,P=0.000),与CD19+CD27+CD38+浆母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442,P=0.000)。结论 B淋巴细胞亚群在ITP患儿体内分布存在异常,其检测能够为ITP患儿临床疾病监测与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GPⅡb/Ⅲa).结果发现,初治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G、PAIgM、PAIA)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9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PAIgM,PAIg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SLE、Evans综合征、甲亢、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12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是适用于临床诊断的新方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09-4411
目的探讨运用血小板抗体与T细胞亚群检测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小板抗体及T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IgA、PAIgG与P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3~+、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与T细胞亚群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会出现血小板抗体升高、T细胞亚群发生紊乱的情况,对血小板抗体与T细胞亚群开展联合检测可以使得患者的实际病情得到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TP患者93例(ITP组),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ITP)患者50例(sITP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作用。结果 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联合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87.5%。结论 ITP患者存在血小板抗体升高和T细胞亚群紊乱的现象,联合检测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提高诊断效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ITP患儿98例和健康儿童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同时比对24例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其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和对ITP的诊断效能。结果 ITP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阳性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儿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相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亚群中CD16+CD56+NK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B细胞、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特征是针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s),特别是GPⅡb/Ⅲa和GPⅠb/Ⅸ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和紫癜,这些被自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容易被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清除.ITP的诊断是靠临床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没有脾肿大、骨髓穿刺检查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生以及对免疫调节治疗有较好的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是一组由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的综合度,这些抗体作用的血小板膜靶抗原可多种多样,其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s是一种主要的靶抗原,少数针对GPIb/IX复合物,为探讨ITP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测定了28例ITP患者血小板的GPⅡa,GPⅡb、GPⅢa、GPIb、GPIX17例正常工作对照组,ITP患者的GP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疗的4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24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的2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数量变化情况,以及达到疗效的时间。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87.50%vs. 62.50%),停药后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更低(20.83%vs. 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升高的中位数明显更高[(155.12±47.29)×109/L vs.(69.18±33.20)×109/L],即便停药1个月血小板数值依旧更高[(135.29±31.67)×109/L v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抗体在妊娠期患者HIT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纳入疑似HIT的妊娠期患者135例,有34例患者诊断为HIT,其中19例并发血栓栓塞事件。采用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以微粒凝集法测定HIT混合抗体,采用ACL AcuStar发光分析仪以化学发光法测定IgG特异性抗体。结果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诊断HIT的cut-off值分别为0.865 U/mL和0.885 U/mL时,诊断HIT的敏感性分别为85.3%和94.1%,特异性分别为74.0%和79.4%;预测血栓风险的cut-off值分别为1.810 U/mL和1.680 U/mL时,敏感性为47.4%和57.9%,特异性为60.0%和73.3%。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均不能提示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增加(Log-rank χ~2分别为0.154和3.647,P值分别为0.694和0.056),预测血栓风险的风险比(HR)值分别为0.908(95%CI:0.461~1.788)和0.616(95%CI:0.310~1.224),P均0.05。结论 HIT抗体检测对妊娠期人群的临床诊断效能低于其他类型患者,且HIT抗体水平与血栓栓塞事件无关联,不能作为预测妊娠期患者血栓风险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感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来评估免疫功能,了解不同感染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菌感染组(下称细菌组)31例,真菌感染组(下称真菌组)13例,病毒感染组(下称病毒组)62例以及对照组(下称对照组)15例的淋巴细胞亚群,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毒组CD3~+T细胞比率升高,真菌组和病毒组CD4~+T细胞比率均降低,且真菌组低于病毒组,而2组CD8~+T细胞比率则升高,且真菌组高于病毒组,2组CD4~+/CD8~+比值均降低。3组中,NK细胞(CD16~+CD56~+)比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细菌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细菌组中,B细胞比率升高,革兰阳性球菌(G~+菌)组和革兰阴性杆菌(G~-菌)组NK细胞均较对照组降低,但2组间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中,B细胞比率则升高,其中G~+菌较G~-菌升高明显。在病毒组中,HBV组与登革热组CD3~+T细胞比率均较健康对照升高,且登革热组升高较乙型肝炎病毒组明显。其中登革热组CD4~+降低,CD8~+升高,CD4~+/CD8~+降低。2组中NK细胞比率均降低,HBV组较登革热组降低明显。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可客观反映并有助于了解感染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为患者诊断及预防提供实验室依据,以期降低感染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CD4~+/CD8~+)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15例老年肿瘤患者(其中消化道肿瘤55例,肺癌44例,其他肿瘤16例)为研究组,48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老年肿瘤患者组外周血CD3~+、CD4~+与CD4~+/CD8~+显著低于老年健康对照组(P 0. 05); CD8~+比老年健康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肿瘤组之间比较,CD3~+、CD4~+、CD8~+与CD4~+/CD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价及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0例ITP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PAIg 和T淋巴细胞表型.结果 ITP患者组PAIg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ITP患者组CD3 、CD4 、CD4 /CD8 显著低于健康人组(P<0.01),CD8 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ITP发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网织血小板 (reticulatedplatelets,RP)是新从骨髓中释放的血小板 ,具有较高的止血活性 ,许多学者认为RP百分率(RP % )及其绝对值对于分析血小板生成动力学及血小板减少机制有重要意义[1 ,2 ] 。血小板生成素 (Tpo)是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和血小板生成的特异性调节因子[3] ,被认为是诊断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指标[4 ] 。我们对 10 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RP及Tpo水平进行了检测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①健康对照组 :正常健康献血员及健康体检者 6 0名 ,男 2 8名 ,女 32名 ,年龄 …  相似文献   

20.
检测血小板抗体在输血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60例自身或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