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左西孟旦在改善大鼠心肺复苏后急性肾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将2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治疗组, 10只)、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5只)。治疗组和实验组采用窒息法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 治疗组在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以左西孟旦干预, 实验组在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以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 对照组不进行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操作, 予以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复苏6 h后将3组大鼠处死, 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损伤情况, 同时采用Paller评分量化肾脏损伤情况, TUNEL法检测凋亡, 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窒息联合冰氯化钾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的动物模型,于各时相点断头留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PR后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脑组织内仅有少量TUNEL阳性细胞;ROSC后3 h出现表达阳性细胞,ROSC后6 h表达开始增多,ROSC后12 h进一步上升(P<0.05),其后各组均处于高水平表达.Caspase-3表达均在ROSC后24 h显著增加,直至ROSC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明显相关(r=0.909).结论CA/CPR后大鼠脑线粒体Caspase-3蛋白高表达可能是细胞凋亡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远期存活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32只,经呼气末夹闭气管插管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8 min后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按压1 min时给予肾上腺素0.04 mg/kg,恢复自主循环的大鼠经静脉即刻随机给予盐水(n=16)或茶多酚(10 mg/kg,n=16),观察自主循环恢复后72 h内复苏大鼠的存活时间及进行神经缺失评分.结果 茶多酚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盐水组[(44.88±20.58)h vs(29.38±18.01)h,P<0.05],且72 h内神经缺失评分好于盐水组.结论 茶多酚可显著延长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的远期存活时间,减轻复苏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Sprague Dawley 大鼠2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对照组4只,其余每组6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TUNEL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复苏后3h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就出现细胞凋亡,复苏后24h海马区TUNEL阳性率为6.0%。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复苏后3、6、12、24、48h组,每组各8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0·5mol/L)停跳液致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心搏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TUNEL法观察复苏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复苏后3h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就有明显凋亡,之后表达持续增加,至24h达高峰,平均灰度值为(19·75±4·04)%。复苏后3h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有少量表达,其后表达呈上升趋势,48h达到高峰。而Fas复苏后3h呈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平均灰度值为(47·78±2·18)%,随后持续高表达,至24h达高峰。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中Fas的高表达介导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心肺复苏术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缺氧窒息方法造成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复苏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来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脑组织中的改变。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黏附因子-1在脑组织表达明显升高。24h黏附因子阳性细胞的数量最多(P〈0.01)。48h和72h阳性细胞数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黏附因子在心脏骤停后的脑损伤中可能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SD大鼠36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12只。复苏后48h取组织标本,采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常规复苏组相比,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依达拉奉治疗组的脑神经元凋亡水平比常规复苏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对抗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的再灌注损伤,减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
黄芪抑制心肺复苏后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的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实验组(复苏后6h、24h)、黄芪组(复苏后6h、24h),每组6只。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cl2、Bax、NFκB的阳性表达。结果在各组大鼠肝组织内均可见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实验组肝细胞TUNEL阳性表达率6h组为(56.63±3.41)%,24h组为(47.53±2.15)%,黄芪组的TUNEL阳性表达率6h组为(38.26±3.0)%,24h组为(28.59±2.31)%,对照组的TUNEL阳性表达率为(3.12±0.56)%;黄芪组Bel2、NFκB的表达高于实验组,而Bax的表达低于实验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肝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mRNA水平表达中的变化规律,探讨Ngb在心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伤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诱导表达途径.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n=8):假手术组及复苏后1 h、6 h、12 h、24 h组.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后予以心肺复苏,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RT-PCR法观察脑组织Ngb mRNA、HIF-1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复苏组脑组织Ngb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于损伤后12 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组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且于复苏后1 h、6 h、12 h、24 h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 大鼠心脏骤停后早期脑组织Ngb mRNA、HIF-1α mRNA表达增加,且呈时相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搏骤停和复苏模型,应用心脏超声技术,探讨左西孟旦对复苏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药物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药物组和对照组用窒息法制作心脏骤停模型,并及时行心肺复苏,复苏后观察6h。药物组大鼠在心肺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左西孟旦干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同时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假手术组大鼠不进行心搏骤停诱导和复苏操作,与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起于复苏后1~6h采集血气和心超数据,比较各组间大鼠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复苏成功11只(91.7%),对照组复苏成功9只(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所有复苏大鼠存活时间都达到了6h。对照组和药物大鼠在复苏后心功能均明显受损,且随着时间延长,心功能呈下降趋势。复苏后1h对照组大鼠射血分数(EF)由(77±4)%下降至(61±11)%,短轴收缩率(FS)由(40±7)%下降至(26±4)%,每搏输出量(SV)由(0.25±0.14)ml/min下降至(0.17±0.05)ml/min,心输出量(CO)由(147±19)ml/min下降至(83±25)ml/min。药物组大鼠复苏后1hEF由(78±7)%下降至(71±13)%,FS由(40±8)%下降至(38±7)%,SV由(0.34±0.14)ml/min下降至(0.25±0.04)ml/min,CO由(146±19)ml/min下降至(123±16)ml/min,对照组较药物组下降更为明显,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复苏后心率较假手术组变化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药物组大鼠心率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似有下降趋势,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心功能指标在6h观察期内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大鼠心脏骤停与复苏模型中,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左西孟旦治疗,能明显保护和改善大鼠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1.
陈达  王斯闻  王绍久  朱杰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036-2040
[目的]通过观察左卡尼汀大鼠对心肺复苏后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左卡尼汀对复苏后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S组)、常规复苏组(C组)和左卡尼汀组 (L组),每组30只,S组只行手术操作,不致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左西孟旦在改善大鼠心肺复苏后急性肾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将2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治疗组,10只)、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5只)。治疗组和实验组采用窒息法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治疗组在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以左西孟旦干预,实验组在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以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窒息至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心脑IL-1β和TNF-α的变化。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并心肺复苏成功后生存24h,将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2组分别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复苏24h后处死大鼠,取心、脑组织标本,电镜下观察心、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心、脑组织病理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脑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损伤性改变;心、脑中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脑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心、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多,提示心脑内存在着炎症介质泛滥,失控,并加重心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氧化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仅给予麻醉、气管插管和血管穿刺,不行窒息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组(CPR组)和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均采用窒息法制备大鼠心搏骤停模型,行标准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DEX组即刻给予DEX 50μg/kg缓慢静脉注射,CPR组即刻给予与DEX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分别在基础状态下及ROSC后3 h、12 h、24 h抽取大鼠动脉血,并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 S组大鼠均存活至24 h;CPR组大鼠经复苏后有11只恢复自主循环,其中9只存活至24 h;DEX组大鼠经复苏后有10只恢复自主循环,且均存活至24 h。3组大鼠在基础状态下MDA水平和SOD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CPR和DEX组大鼠复苏后其MDA水平逐渐增高,而SOD活性逐渐减低,均于12 h达到最高(低)值。DEX组大鼠在复苏后3 h、12 h、24 h其MDA水平明显低于CPR组大鼠[3 h:(5.56±1.19)nmol/ml比(8.54±1.44)nmol/ml,12 h:(8.13±1.93)nmol/ml比(13.60±2.97)nmol/ml,24 h:(6.36±1.17)nmol/ml比(9.82±1.38)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EX组大鼠在复苏后3 h、12 h、24 h其SOD活性明显高于CPR组大鼠[3 h:(152.50±13.59)U/ml比(135.09±12.97)U/ml,12 h:(124.30±14.58)比(95.45±17.79)U/ml,24 h:(132.50±11.61)比(106.63±9.34)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氧化应激反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DA产生、上调SOD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景天甙在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中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健康SD大鼠(450~550g)在完成手术后,被随机分为三个组:假手术组、心脏骤停对照组、红景天甙组(40 mg/kg)。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心脏骤停模型通过右颈外静脉置管的导丝电诱颤实现。ROSC后6 h,持续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HR、MAP、ETCO2)。在ROSC 0、ROSC 1、3、6 h测量心功能:大鼠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肌活动指数(MPI),舌下微循环: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灌注微血管密度(PVD)。结果:红景天甙可改善大鼠ROSC后1、2、3h的MAP,但在其他时间段对MAP并无显著的影响。红景天甙组对复苏后大鼠的HR和ETCO2无显著影响。同时,红景天甙可显著提高心脏骤停后鼠EF和CO,降低MPI。红景天甙可显著提高复苏后MFI和PVD。结论:红景天甙通过改善复苏后“无复流现象”,减轻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肢端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炎症反应及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探讨LIP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实验组(LIP组)15只、缺血组15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和缺血组设立5个时间点:6h、12h、24h、48h和72h,每点3只.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LIP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观察并计算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脑组织形态学与组织学改变、炎性细胞计数以及神经元密度的变化.[结果]缺血组和实验组在各时间点的NSS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脑组织学病理改变程度明显轻于缺血组;在24h、48 h和72h时间点,实验组炎性细胞计数明显少于缺血组,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细胞明显多于缺血组,且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IP诱导脑缺血耐受,可以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和延迟海马区神经元死亡,从而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大鼠室颤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肺复苏模型组和复苏后硫酸镁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经食管电击法建立室颤性心脏骤停模型,改良的神经功能评分法测定神经功能,血浆皮质醇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模型组和干预组在复苏后10 h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但模型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在复苏后10 h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模型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并不能改善室颤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大鼠复苏后10 h的脑神经功能,也未发现硫酸镁影响大鼠复苏后的血浆皮质醇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功能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6只),假手术组(B组,6只),复苏组(C组,按ROSC后1 h、6 h、12 h、24 h、72 h各时点分5亚组,6只).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C组大鼠NDS评分降低,随ROSC时间延长,NDS水平逐渐上升,但72 h仍低于正常;大鼠ROSC后脑组织含水量呈上升趋势,24 h达高峰,各时点均高于B组(P<0.01);脑组织存在缺血性病理改变,神经元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水肿、尼氏体减少或消失,以24 h最明显,72 h损伤仍较重;体视学分析显示C组神经元细胞比表面、数面密度下降,平均体积增加(P<0.01).结论:大鼠CPR后出现神经元细胞坏死、脑水肿、整体行为学评分下降,存在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D大鼠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时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与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关系.方法 8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36只、对照组36只与空白组10只,应用视交叉池注入自体动脉血的方法建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采用组织病理HE染色鉴定模型,于伤后1,6,12,24,48,72 h时采用ELISA法检测SD大鼠脑组织NSE水平,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实验组NSE水平及凋亡细胞数在伤后6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48 h开始下降,在6,12,24,48,72h时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r=0.823,P<0.01).结论 NSE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较敏感的脑损伤标志物,TUNEL法可检测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只)、对照组(35只)、正常组(5只),均采用骨窗形成后硬膜外打击法造成鼠脑挫裂伤。正常组麻醉后,只行开颅手术,不作头颅打击,治疗组大鼠致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5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则注射5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在伤后6、12、24、48、72、96、120 h断头取脑,观察各组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对照组各时点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明显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实验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12~96 h时间点MDA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使脑出血氧化损害明显减轻,激素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