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关节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部分关节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各种疾病引起的气阴两虚型盗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5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盗汗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钟冬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84-1084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组口服西其汀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8):1028-1029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常规治疗相比,更加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前者总有效率94.5%,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后者。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郑强 《国医论坛》2013,28(2):47-48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亏虚型不寐证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9.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不寐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使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益气聪明汤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流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的最大流速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的最大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较好,可使患者脑血流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产后身痛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并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产后身痛可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用于气血亏虚兼风寒湿证的产后身痛患者的治疗,统计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对照组口服玄七通痹胶囊。1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等级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兼风寒湿证的产后身痛患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加强临床和基础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林乾炤  蔡阁  高山 《新中医》2021,53(24):46-49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加味联合针刺及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 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给予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推拿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 水平及眩晕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 (P<0.05)。治疗后,2 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FIB、T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眩晕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FIB、T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眩晕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加味联合针刺及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降低FIB、TC 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患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针灸治疗)和对照组(针灸治疗),两组观察时间均为1个月。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分变化、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及临床疗效,进行比对,判断疗效。结果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均升高,观察组的最大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值均降低导致眩晕评分升高,观察组的眩晕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痊愈率为89%,对照组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疗效比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简版:目的:观察养荣止眩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养荣止眩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总积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后的疗效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升陷汤治疗气血两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葛根汤合升陷汤治疗气血两虚型颈性眩晕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合升陷汤汤剂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汤合升陷汤治疗气血两虚型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气聪明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亏虚型恢复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气血亏虚型恢复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不安腿综合征安全可靠且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椎动脉、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颈总动脉左侧及右侧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椎动脉、颈总动脉左侧及右侧,平均血流速度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益气聪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程度、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眩晕发作频率均降低,每次持续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头晕目眩、心悸少寐、面色淡白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增加,PI减小,且观察组基底动脉V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左、右椎动脉Vm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改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患者眩晕程度,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益气聪明汤。  相似文献   

17.
龚宁 《四川中医》2003,21(3):39-39
本文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眩晕40例,总有效率95.00%,提示归脾汤治疗虚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照组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根据单双号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梁泰红  张金兰 《陕西中医》2010,31(10):1286-1287
目的:观察胸痹Ⅱ号方治疗胸痹属气血亏虚证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常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痹Ⅱ号方(红参、炙甘草、麦冬、桂枝、川芎、炙黄芪等)水煎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变化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疗效93.75%优于对照组82.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85.5%优于对照组72.5%。结论:胸痹Ⅱ号方对胸痹属气血亏虚证的冠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