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柔筋汤对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属中医阴虚风动证型的影响,为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提供中药治疗的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相关的评价量表作为评价指标来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能有效地改善痉挛肢体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中药柔筋汤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痉挛肢体肌张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运动疗法、物理疗法、针灸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服用养阴活血通络中药解痉颗粒(白芍、生地、桃仁等),对照组则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t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肌张力改善情况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活血通络法与盐酸乙哌立松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相当,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可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3.
李国辉  刘梅  陈惠 《新中医》2011,(4):21-23
目的:观察熄风解痉口服液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熄风解痉口服液和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0天.治疗开始及结束后,采用康复医学的改良Ashworth法、Fugl-Meyer评分和功能独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艾灸结合巨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同时给予艾灸结合巨刺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痉挛的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现笔者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朱晓鹏  戎军  周明倩 《新中医》2021,53(2):112-115
目的:观察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关节痉挛程度(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关节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卫士 《光明中医》2016,(21):3177-3178
目的探讨现代温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现代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痉挛状态,同时通过简化Fugl-Meyer评价法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肢体痉挛状态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时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现代温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给予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痉挛状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上肢和下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CSS评分,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2年1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肌张力等级、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上肢、下肢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能够有效减轻痉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进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盐酸乙哌立松50 mg,Tid,通天口服液10ml,Tid,百乐眠胶囊2粒,Tid;对照组服用通天口服液10ml,Tid,百乐眠胶囊2粒,Tid,2周后评估两组疼痛严重程度的变化及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头痛程度均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乙哌立松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患者的痉挛性偏瘫肢体上予白脉软膏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在肌力、肌张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肢体痉挛恢复、肌力改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患者痉挛性偏瘫肢体白脉软膏联合穴位按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偏瘫肢体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打下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温灸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灸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采用温灸疗法和传统针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的痉挛程度,痉挛指数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温灸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温灸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阴舒筋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芍药甘草汤加减组方的中药颗粒,对照组口服西药巴氯芬,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肢体痉挛的改善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中医证候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Ashworth的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Barthel评分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阴舒筋法以通络,柔筋止痉为基本治疗原则,复阴舒筋法可以改善患者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浸浴及内服柔筋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对痉挛程度、偏瘫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柔筋汤内服,柔筋解痉、通经活络中药外用浸浴。评价指标采用修订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结果:两组治疗后上、下肢MAS评分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BI也明显提高,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综合疗法能降低中风患者的偏瘫痉挛程度,从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季晔琦  王刚  李莉  周娜 《光明中医》2015,30(1):88-90
目的观察泥蜡疗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泥蜡疗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于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经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后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泥蜡疗在改善肢体肌肉痉挛、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传统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盐酸乙哌立松片及复方牵正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记分法,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良Ashworth积分(上肢)、Fugl-Meyer积分及Barthe积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可显著缓解痉挛状态,提高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和阴阳经刺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痉挛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有良好效果,能较快改善肢体痉挛偏瘫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组行肌肉运动点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偏瘫侧膝部、髋部屈伸肌肌力、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MI)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步频等步态分析指标,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及Hmax/Mmax比值等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FKE)、前屈(FKF)及髋关节后伸(FHE)、前屈(FHF)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SKE)、前屈(SKF)及髋关节后伸(SHE)、前屈(SHF)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SI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健侧步长及患侧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高于对照组,Hmax/Mmax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及肌电图指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表里两经推拿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给予表里两经推拿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值及Barthel指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里两经推拿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12):1571-1572
目的:观察柔筋胶囊联合小剂量巴氯芬治疗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巴氯芬组、柔筋胶囊组及联合组,巴氯芬组给予巴氯芬治疗,柔筋胶囊组给予柔筋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柔筋胶囊及小剂量巴氯芬治疗;三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联合组在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均优于巴氯芬组及柔筋胶囊组,且未见不良反应;巴氯芬组、柔筋组分别有发生全身乏力、大便质稀的风险。结论:柔筋胶囊联合小剂量巴氯芬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高肌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