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3例PTE患者,男性22例,年龄45~80岁,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组和中强度华法林抗凝组,观察三组栓塞、出血和上腹部不适的发生率.结果 低、中强度华法林抗凝组栓塞及上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组血栓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强度华法林抗凝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能降低非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人类致残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肺血栓栓塞(PTE)是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抗栓治疗则是肺血栓栓塞预防策略和抢救治疗的核心,其中抗凝治疗则是抗栓治疗的关键[2-4]。本文从抗凝药物、抗凝时机、疗程及长期抗凝治疗药物选择四方面介绍肺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一、抗凝药物目前用于临床的抗凝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下列几类: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间接Ⅹa因子  相似文献   

4.
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肺血栓栓塞症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4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10例)、抗凝组(20例)及抗血小板组(18例)。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诱因、诊断方法和不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以呼吸困难及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实验室检查中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检查阳性率高,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SⅠQⅢTⅢ征,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高压,溶栓组痊愈7例,好转2例,死亡1例;抗凝组痊愈11例,好转9例;抗血小板组痊愈4例,好转7例,死亡7例。溶栓组与抗凝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溶栓组与抗血小板组及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间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预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各种病因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好发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因此常将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ndbolism,TTE).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拜阿司匹林及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抗栓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PAF患者663例,并随机单盲分为4组:A组154例(拜阿司匹林150 mg/d),B组132例[华法林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1.2~1.6],C组197例(华法林抗凝,INR控制在1.7~2.5),D组180例(华法林抗凝,INR控制在2.6~3.0),随访近5年,记录4组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与A组、B组比较,C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总主要事件、总事件所占的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P<0.01);D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增加,总主要事件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PAF患者的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强度INR在1.7~2.5安全有效,而再增加抗凝强度并不增加获益,反而增加出血及其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最常见的类型,估计人群年发病率为70/1 000 000[1],急性PTE病情危重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PTE诊断和治疗指南,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重点阐述PTE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方面的若干临床问题,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不同时相血管内皮细胞和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PTE患者7例(溶栓组),用低分子肝素(LMWH)为主的抗凝药物治疗PTE患者17例(抗凝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抗凝前后不同时相(溶栓组于溶栓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24h,4、7d5个时相;抗凝组于抗凝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4h,7、14d4个时相)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变化,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与2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栓组溶栓后4h ET-1、D-dimer均有一明显的高峰出现,分别为(103.7±26.6)ng/L、(5.0±1.7)mg/L,与其他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抗凝组抗凝后14d与抗凝前比较,ET-1由(72.0±18.3)ng/L降至(52.8±13.9)ng/L,NO由(48±14)μmol/L升至(66±24)μmol/L,AT-Ⅲ由(90±7)%升至(99±4)%(P均<0.05)。溶栓后4h ET-1的升高与PaO2、D-dimer的升高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1、0.782,P均<0.05)。结论ET-1、D-dimer的水平在溶栓前后,ET-1、NO、AT-Ⅲ的水平在抗凝前后均发生了变化,溶栓后早期ET-1、D-dimer的变化可反映溶栓效果。溶栓和抗凝治疗有助于调节凝血纤溶平衡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华法林抗凝强度的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它对患者的主要危险是促进血栓形成。非瓣膜病AF(non-valvular AF,NVAF)患者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律者高5.6倍,而瓣膜病AF(valvular AF,VAF)患者的栓塞率高达非AF者的17.6倍。  相似文献   

10.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heparin,LMWH)与普通肝素(unfractionatal heparin,UFH)在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将收治的8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2例为治疗组,4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肝索抗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69.1%,副作用出现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14.3%。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均为有效的抗凝药物,综合副作用和治疗效果考虑,低分子肝索更适合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程兆忠 《山东医药》2002,42(19):69-7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治疗目的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溶解血栓,疏通血管;防止进展为慢性PTE.急性期主要是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以纠正右心功能不全、低血压、低氧血症,止痛和抗心律失常.当内科治疗难以奏效时应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 1 抗凝治疗 1.1 肝素标准的普通肝素是一种硫酸酯粘多糖,分子量3000~30000,平均15000.肝素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起作用,后者是一种酶,通过抑制凝血酶因子Ⅱa、Ⅹa、Ⅸa、Ⅺa、Ⅻa,促进ATⅢ构形变化,提高其活性100倍到1000倍,预防附加血栓的形成,使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机制溶解已形成的血块.但肝素不能直接溶解已存在的血栓.肝素的作用迅速,具有防止栓塞发展和再发的作用,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延伸,促进人体纤溶机制溶解已存在的血栓,还可抑制血栓引起的神经体液分泌.肝素的最大副作用是出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高血压、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等忌用肝素;近期(2周内)大手术、外伤、需行活组织检查时则慎用或不用肝素,严重肝肾疾病时肝素用量应减少.肝素持续静脉泵入比间歇静脉注射发生出血的机会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和血栓栓塞性不良反应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观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1-04~2003-11抗栓门诊华法林使用大于4周患者的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事件分为小事件、严重事件和威胁生命或致命性事件,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8例服用华法林患者,平均年龄67岁(25~83岁),34例(占26·6%)共发生41次出血事件,严重和致命性的血栓栓塞事件5例(占3·9%)。年龄、肝硬化与出血事件显著相关(P=0·040,P=0·014)。结论出血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而年龄、肝硬化是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和血栓栓塞性不良反应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观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1-04~2003-11抗栓门诊华法林使用大于4周患者的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事件分为小事件、严重事件和威胁生命或致命性事件,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服用华法林患者,平均年龄67岁(25—83岁),34例(占26.6%)共发生41次出血事件,严重和致命性的血栓栓塞事件5例(占3.9%)。年龄、肝硬化与出血事件显著相关(P=0.040,P=0.014)。结论 出血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而年龄、肝硬化是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血栓栓塞是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一大并发症,病人往往因此致死、致残.因此,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病人须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发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慢性房颤病人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慢性房颤病人(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1例,随机分为低强度组45例,华法林初始量为1.25mg/d,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4,3~5d加0.5~1.0mg/d,INR维持1.4~2.0;中强度组46例,INR维持2.0~2.6。平均随访2年,比较2组主要终点(缺血性脑卒中、体循环栓塞)和次要终点(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联合终点)及安全性终点(致命性出血、严重出血和轻度出血)。结果与中强度组比较,低强度组INR明显降低(1.70±0.36 vs 2.35±0.37,P=0.034),华法林用量明显减少[(2.70±0.30)mg/d vs(3.50±0.35)mg/d,P=0.040]。中强度组安全性终点中的总出血事件比例明显高于低强度组(17.4%vs 4.4%,P=0.040)。结论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低强度与中强度抗凝治疗比较,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终点相似,但安全性甚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对老年女性非瓣膜性房颤动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女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26例,年龄≥75岁,根据华法林抗凝强度分为低强度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 6~2. 0]、标准强度组(INR 2. 1~3. 0)及阿司匹林组,每组42例。比较3组肾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12、24个月,低强度组和标准强度组肌酐清除率(Ccr)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 05),而阿司匹林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5),与低强度组和标准强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强度组和标准强度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 05);低强度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 05)。结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可改善高龄女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肾脏功能,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8.
低强度抗凝治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发林对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至少有一个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华发林常规强度抗凝组(52例)和低强度抗凝组(62)两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发生3例,常规抗凝强度组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中出血事件年发生率;常规组为19.2%,低强度组为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85%的出血事件均发生于INR>2.5时。两组病例无1例严重出血发生。结论INR在1.6~2.5之间时相对安全,其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低。对于特殊的易出血及栓塞患者,INR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肺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肝素 (UFH)以及华法林是肺血栓栓塞症 (PTE)抗凝治疗的传统药物 ,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之比较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新一代的抗凝药物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DTIs)水蛭素、选择性间接因子Xa抑制剂fondaparinux等有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但其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20.
肺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通肝素(UFH)以及华法林是肺血栓栓塞症(PTE)抗凝冶疗的传统药物,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之比较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新一代的抗凝药物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s)水蛭素、选择性间接因子Xa抑制剂fondaparinux等有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其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