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壶腹部癌19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为壶腹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壶腹部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和上腹部不适、疼痛为突出表现;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壶腹部肿物及胆、胰管扩张;内镜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及附近粘膜病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3例未行手术。结论:上腹部不适、疼痛是壶腹部癌的早期症状,超声及内镜检查,尤其是内镜检查和活检对壶腹部癌的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胆胰管壶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胆胰管壶腹部肿瘤28例,包括胰头癌14例,(其中5例位于胰钩突),Vater’s壶腹癌8例,胆总管下端癌6例;另胰头区及胆总管下端炎症4例,进行对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1)胆胰管壶腹部肿瘤螺旋CT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增大变形、密度改变及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胰头癌突出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Vater’s壶腹部癌、胆总管下端癌密度相对较高,这与肿瘤的病理结构有关;大部分病例有胆胰管扩张,胆胰管扩张与否依据肿瘤生长的位置而定。(2)胰头区及胆总管下端炎症亦表现为胰头增大,胆胰管扩张,但胰头密度较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模糊,胆管积气及扩张胆总管末端逐渐变细,这些可作为与肿瘤的鉴别点。结论胆胰管壶腹部肿瘤的螺旋CT诊断虽然还有一定困难,但仍不失为一种临床上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型壶腹癌的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17例乳头型壶腹癌的MRI及MRCP表现,分析胆总管壶腹部病灶、胆管扩张形态、梗阻端形态以及胆管、胰管与十二脂肠之间的关系。结果:17例均清晰显示十二脂肠乳头、壶腹部局限性强化的充盈缺损团块影,肿瘤直径为1~4.2cm,平均2.1cm。所有病例均可见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和12例胰管的扩张,1例伴胰体尾部的明显萎缩。结论:MRI结合MRCP不仅能准确确定梗阻平面,还能显示十二脂肠乳头部壶腹癌强化的肿块影,可作为乳头型壶腹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石,良性狭窄,壶腹癌,胰头癌,胆管癌,肝癌的梗阻性黄疸患者MRCP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77例,结石57例,炎症19例,胆总管蛔虫3例,胆总管囊肿9例。MRCP能清晰地显示正常胰胆管树的结构,能直观地显示胰胆管扩张和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其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3.3%。【结论】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特别是对结石的诊断,能清楚地显示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病变形态、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壶腹部癌20例的B超诊断结果。低位阻塞性黄疸符合率95%,肿瘤定位符合率5%。旨在与手术对比总结B超诊断可信程度。手术所见:12指肠乳头肿物3例,壶腹部肿物8例,癌9例。病理诊断为腺癌。B超提示;壶腹癌3例、占位病变7例;胰头增大1例、癌2例、占位病变2例;总胆管下段占位病变3例、结石2例。超声显象:肝双叶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汁潴留图象,均<手术测值;总胆管全段扩张,管壁光带光滑,内径14~25mm,20mm者9例,<术中测值;胰管扩张内径3~12mm;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壶腹部病变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探讨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3例患者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包括壶腹部癌44例、胆总管或壶腹部结石或胆泥30例、十二直肠乳头炎8例、十二直肠乳头腺瘤1例。结果 83例壶腹部病变中,89%(74/83)的病灶显示,病灶直径为(20.7±8.9)mm。所有29例胆总管下段或壶腹部结石或胆泥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静脉期均无增强。67%(29/43)的壶腹部癌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高或等增强,静脉期低增强;所有显示的43例壶腹部癌病灶形态均固定。88%(7/8)的十二直肠乳头炎双重对比超声造影未显示病灶。壶腹部良恶性软组织病变间的病灶显示率、病灶形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00、0.001),而病灶直径、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增强水平及增强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壶腹部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双重对比超声造影有助于壶腹周围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病变位于肝门部胆管,临床表现为明显的梗阻性黄疸症状,腹部彩超提示胰头占位;胆总管增宽,肝内胆管扩张可疑胆总管癌.CT及磁共振胰胆道造影(MRCP)检查均提示胆道狭...  相似文献   

8.
ERCP对胆总管下段及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琪 《中国内镜杂志》2003,9(7):55-55,57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胆总管下段及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ERCT及B超检查 ,部分患者行CT检查。并将ERCP与B超、CT对胆总管下段疾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 1例均由ERCP确诊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 ,其中胆总管结石 4 1例、胆总管癌 6例、壶腹部癌 5例、胰头癌6例、十二指肠乳头炎 2例、胆总管胆泥沉积 1例。ERCP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分别为 97.5 %、90 .9%与CT6 6 .6 %、33.3% ;B超 5 8.5 %、36 .3%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ERCP可清晰地观察整个胰胆管形态 ,对胆道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71例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1-200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1例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51例(71.8%),误诊胰头癌4例,误诊胆管末端癌5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2例,误诊为壶腹部结石1例,诊断胃扩张2例,提示胰胆管扩张,胆囊增大6例。超声在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定位诊断中的准确性与检查的手法及经验密切相关,本组超声定位准确率88.7%,高于CT(84%),低于ERCP(96%)。超声为目前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首选的最佳方法。结论 超声和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双盲法对比观察 ,探讨组织谐波成像 ( NTHI)及 MRCP(核磁胰胆管水成像 )在胆总管壶腹及乳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Aloka5 5 0 0彩超 ,组织谐波成像 ,分别对 78例壶腹部梗阻和 36例正常人进行超声对比分析 ,全部行 MRCP对照。结果  1 .正常胆总管末端及乳头部管壁线状强回声 ,内壁不厚 ;2 .壶腹部炎性病变超声诊断优于 MRCP,呈局部内壁增厚 (显示率 90 .9% ) ,多呈环形 ,腔窄 ,内膜面尚整齐 ,1 6例伴胆囊、胆管结石 ;3.NTHI法对壶腹周围肿瘤病变 <1 .0 cm,1 .0~ 2 .0 cm,>2 .0 cm的显示率分别为 85 .7% ,1 0 0 % ,1 0 0 %。两者结合诊断符合率 1 0 0 % ;4 .壶腹部癌呈局部肿块型 ,内壁增厚不整型及与周围粘连团块型。NTHI清晰显示壶腹部管壁厚度隆起外突程度及对周围的浸润情况 ,优于 MRCP。乳头部结构的识别及结合MRCP有助于与下段胆管癌的鉴别。结论 NTHI明显提高胆总管壶腹部的显示率 ,结合应用 MRCP可提高对壶腹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超声与病理对照分析,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查对壶腹部和胰头癌的认识。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观察胆管和胰管扩张情况,了解胆总管全程直至末端,追踪扫查壶腹部和胰腺。当胆总管末端及壶腹部被气体遮盖时,饮水500~1500ml,必要时吃高脂流汁,第二天复查。结果 超声检查16例壶腹部癌均显示胆管和胰管不同程度扩张,肿块呈低回声9例,等回声7例,2例后方有声影。22例胰腺癌引起胆管和胰管扩张20例,2例位于钩突部向后生长,无胰管扩张。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后方轻度衰减。结论 要提高超声显像在壶腹部和胰腺癌中的诊断准确率,除识别两者图像持点外,须结合病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2例壶腹部周围癌超声造影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胆总管下段癌9例,壶腹癌5例,乳头癌3例,胰头癌5例.观测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及造影前后病灶的清晰显示率、增强开始时间和消退时间、增强水平及增强形态.结果 造影后病灶清晰显示率从造影前55%(12/22)提高到95%(21/22);病灶增强开始时间、消退时间和增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形态和最大直径则明显不同:胰头癌多呈不均匀增强,管腔内均未显示突出物及"半月征",病灶直径显著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及乳头癌(P<0.05),后三者病变多呈均匀增强,管腔内均显示突出物和(或)"半月征".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壶腹部周围癌的清晰显示率,有助于病灶的定性诊断;病灶大小和增强形态对壶腹部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后强  崔杰  刘毅 《中国临床医学》2011,18(3):351-352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和上腹部不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胰头部、壶腹部肿物及胆、胰管扩张;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显示直接、间接征象和特征性改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9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3例,行胆囊空肠吻合术4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胃空肠吻合术4例。结论: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由于对手术疗效和术后生存质量的追求 ,对于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高龄及高危因素患者 ,行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能降低手术风险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且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尽管壶腹部局部切除术相对胰十二指肠切除较小 ,但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 ,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例 1,患者 ,男 ,5 4岁。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 1个月 ,高热寒战 1d入院。CT、MRI及MRCP示肝内外胆管扩张 ,胆囊增大 ,胰管扩张 ,呈“双管征”。胃镜检查见乳头部肿瘤 ,病理示腺癌。例 2 ,患者 ,女 ,73岁。入院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7例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Vater’s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分别进行T1WI/SE、T2WI/TSE、脂肪抑制技术 (FST)序列和MRCP检查 ,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RCP在壶腹周围癌定位的准确率为 86.49% ,定性的准确率为 78.3 8% ;MRCP结合脂肪抑制技术可使胰头癌定性的准确率达 10 0 %。胰头癌的“双管征”多呈分离状态 (占 5 7.14 % ) ,壶腹癌的“双管征”多呈并行状态 (占75 % )。 2 1例胰头癌脂肪抑制技术所有肿瘤均呈低信号改变。结论 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定位准确性较高 ,结合脂肪抑制技术可提高其定性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壶腹癌的声像图特征,探讨提高其显示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超声诊断并经手术或CT证实的23例壶腹癌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扫查时对胆总管扩张者按常规追踪胆总管至壶腹部,显示不清者令患者一次饮水500ml以上,采取不同的体位,仔细观察胆总管下段、胰头及充盈的十二指肠壶腹,必要时令患者深呼吸、局部加压或咳嗽,动态观察病变部位及其与以上三者的关系。结果1.饮水后右侧卧位比平卧位、坐位图像清晰,配合深呼吸、咳嗽,动态观察有意义。2.壶腹癌声像图分以下四型团块型11例(48%);乳头型3例(13%);厚壁狭窄型5例(22%);末端堵塞型2例(9%);2例仅显示胆管全程扩张型,未见明显占位病灶。结论超声检查并辅以简便易行的辅助方法能较好地显示壶腹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是壶腹癌诊断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PST)治疗壶腹部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乳头结石嵌顿、壶腹部良恶性狭窄的肿大乳头作常规ERCP乳头插管失败后,进行针刀电切,找到胆总管下端开口,行ERCP成功后改用常规电刀切开或乳头气囊扩张,再行网篮取石、置管引流或乳头活检等。结果:51例PST后,行ERCP成功44例(86.3%),未成功7例(13.7%);其中16例乳头嵌顿性结石全部排出;13例狭窄性乳头炎伴胆总管结石,10例取石成功;12例单纯性乳头良性狭窄,10例狭窄治疗成功;10例壶腹部恶性肿瘤,8例内镜诊治成功。出现并发症6例(11.8%),乳头出血3例、胆管炎1例、水肿性胰腺炎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乳头结石嵌顿、壶腹部良恶性狭窄,在常规内镜乳头插管困难时,采用PST技术,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内镜诊断和诊疗,是常规ERCP和EST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下段、Vater壶腹是胆管癌和结石最常发生的部位,为了清楚显示胆总管下段病变的形态,提高CT检出率,作者对5 3例患者应用低张饮水法进行上腹部CT扫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5 3例中,男2 4例,女2 9例,年龄2 9~76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伴有疼痛者49例,轻度黄疸1 9例,中度黄疸1 6例,重度黄疸5例;1 2例有发热史。病史3d~38年。所有病例经超声检查,均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不同程度扩张、胆总管下段梗阻2 7例,疑为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1 7例,9例未见异常。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AR型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鉴别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低位胆道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经手术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活检证实的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的胆管癌、胰头癌和壶腹癌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采用Kappa检验判断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30例患者多层螺旋CT均可清晰显示胆道系统扩张及远端梗阻部位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胆管癌表现为肝内胆管中、重度扩张,远端胆管呈"截断征",梗阻部位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沿胆管侧壁向管腔内生长;壶腹癌患者胆总管、胰管均扩张,呈典型"双管征";胰头癌患者肿块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强化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胰体尾部常萎缩。多层螺旋CT诊断胆管癌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88.9%、83.3%;诊断胰头癌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85.7%、91.3%;诊断壶腹癌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60.0%、96.0%。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κ=0.70,P<0.01。 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壶腹区肿瘤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有较好一致性,能清晰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程度、肿块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常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6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ereatography,ERCP),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或择期)行内镜治疗。结果:69例行ERCP,67例成功,成功率97%。分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6例,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性乳头炎性狭窄18例)、胆总管癌6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总管癌2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胆总管中段外科手术后狭窄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失败的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结石26例,25例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一次成功,1例需2次取石.亦成功;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18例).13例行EST后放置鼻胆管,10例直接放置鼻胆管,由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加服吡喹酮驱虫;2例胆总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胆总管癌4例、壶腹周围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及胆总管中段手术后狭窄1例行外科胆道吻合术;硬化性胆管炎1例口服激素治疗?肝总管癌2例因丧失手术机会,行支持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2%,其中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5例、逆行胆道感染1例,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梗阻性黄疸的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的内镜治疗,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