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比较区域性动脉灌注和静脉推注中5-氟脲啶(5-FU)捐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全身静脉给药组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和胰腺组织中的5-FU浓度,并计算穿透指数和治疗优势度。结果 静推注组胰腺组织中5-FU的最大2为8.42μg/g,存留时间为50min;区域性动脉灌注组胰腺组织中5-FU的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和外周静脉推注中5-氟脲嘧啶(5-Fu)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SD大鼠222只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给药组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5-Fu浓度,并计算穿透指数和治疗优势度.结果区域动脉灌注组胰液和胰腺组织中5-Fu的最大浓度,存留时间90分钟分别为14.33±5.67mg/L,23.47±6.14μg/g,皆明显高于静脉推注组(5.89±1.57mg/L,9.68±2.63μg/g,50分钟)(均P《0.05).治疗优势度为2.56.结论区域动脉灌注5-Fu能明显提高5-Fu在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局部浓度,改善AN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比较经腹腔动脉和周围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后体循环周围静脉血及及胰腺、肝脏组织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腹腔动脉给药组(CA)(N=10)和周围静脉给药组(PV)(n=10),按40mg/kg体重注入5-Fu。注药后定时取颈动脉血及胰腺和肝脏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及组织中的5-Fu浓度。结果:CA组和PV组快速注射大剂量的5-Fu后,血中的药物浓度变化相似。CA给药能提高胰腺的药物浓度,在给药后10、20、30分钟CA组是PV组的57、29、6倍。60分钟时两者相似。60分钟后PV组又比较CA组为快的速度衰减。CA给药和PV给药肝脏的药物浓度变化和胰腺相似。结论:CA给药可在60分钟内提高胰腺、肝脏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胰腺癌化疗效果并预防肝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行保尔佳高浓度介入动脉灌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方法 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治疗均用PDD+THP+5FU法,同时治疗组用保尔佳每次动脉灌注10ug,术后口服保尔佳片剂100ug,3次/日,连续用10天。结果 治疗组CR2例,SD2例,PR8例,有效率(CR+PR)为66.7%,稳定率(PR+CR+SD)为93.3%,对照组CR2例,PR7例,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3HTdR掺入法及CFU-L、CFU-GM、CFU-Blast和CFU-F等培养技术,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观察了高温和普鲁卡因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净化作用。发现两者联合可以增加净化的效率及特异性。它们对各种集落形成细胞的杀伤力从大到小依次为CFU-L、CFU-GM、CFU-Blast和CFU-F(P<0.01)。而后两者的敏感性相似(P>0.05)。在普鲁卡因4mmol/L(P<0.05)和加热(42℃)120分钟(P>0.25)时用3HTdR掺入法测得净化效果最好。而用集落培养法则在普鲁卡因4mmol/L(P<0.01)和加热(42℃)90分钟(P<0.05)时净化效果最佳,这时CFU-L和CFU-Blast的杀伤率相差2.5log。  相似文献   

6.
非心肌组织的短暂缺血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的心肌缺血可使心肌能耐受其后较长时间缺血,本文观察是否远处其它器官短暂缺血也能保护心肌。方法:心肌缺血预处理组(IPC),3次短暂心肌缺血,每次5min,其间间隔5min;肠系膜动脉阻塞组(MAO),MAO15min,放松10min;股动脉阻塞组(FAO);股动脉结扎15min,放松10min。其后三组均阻塞在冠状动脉主干血流90min,再灌注180min后将鼠杀死,用TTC染色、观察坏死心肌的范围。结果:MAO组、FAO组、心肌IPC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坏处面积明显缩小(P<0.01).而前三组间心肌坏处面积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暂的肠系膜动脉、股动脉阻塞和心肌缺血预处理一样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被长时间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脑慢性低灌注模型,观察脑组织脱氧葡萄糖18F (18F-FDG) PET/CT显像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情况。【方法】16只250 ~ 300 g雌性SD大鼠通过一侧颈外静脉( EJV)和颈总动脉(CCA)端侧吻合,同时夹闭双侧颈外动脉(ECA) 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建立慢性低灌注模型,在模型建立后24h,第7 、30和90天 4个时间点分别随机选择4只大鼠进行18F-FDG PET/CT扫描,4只体质量相仿的雌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勾画双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皮层感兴趣区(ROI),比较各组SUVmax变化及观察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是否均一。【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24 h SUVmax升高,术后第7天明显降低,第30天及90天较第7天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大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双侧大脑半球18F -FDG PET/CT显像及SUVmax在各扫描时间点无差别。 【结论】通过一侧EJV和CCA端侧吻合及双侧ECA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建立的慢性大鼠低灌注模型,脑组织表现出对18F-FDG摄取的动态变化;模型建立对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和评价结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作用,作者对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结肠癌病例进行了研究。方法: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1)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2)静脉化疗组19例;(3)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4)对照组21例。化疗后2~4周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作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前三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两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结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效果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结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疗效不显著而不良反应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右旋美托咪啶组(Dex)采用右旋美托咪啶5 μg·kg-1·h-1恒速输注2 h;拮抗剂组(Dex+Yoh)于开启注射泵前10 min经尾静脉输注拮抗剂育亨宾1 mg/kg,余用法同上组;对照组(Con)以同等速度输注生理盐水2h。所有大鼠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缺血90 min后再灌注。观察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水肿指数以及脑组织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核蛋白NF-κBp65表达量。 【结果】再灌注24h后,脑梗死体积的比较显示Dex组(17 ± 2.8)%较Dex+Yoh组(38 ± 4.9)%与Con组(42 ± 5.7)%明显减小(P < 0.05),水肿指数比较显示Dex组(1.021 ± 0.098)较Dex+Yoh组(1.342 ± 0.137)与Con组(1.417 ± 0.10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脑组织IL-1β、TNF-α及NF-κBp65蛋白表达量的比较均显示Dex组较Dex+Yoh组与Con组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持续静脉滴注5-FU时,口服CF片增效方案中人体对5-FU的耐受性及毒性反应。方法:对确诊为消化道肿疗的20例患者,在静滴和口服恒定剂量CF,同时采用逐级增加持续灌泣5-FU剂量,逐级增加至患者出现较明显的毒性。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静脉炎、口腔炎、恶心呕吐、腹病、腹泻、便秘、骨髓抑制。口腔类、腹泻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少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失眠、肝肾损害。结论:5-FU持续静脉滴注并分次口服CF的增效方案中,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人体最大耐受剂量(MTD)持续灌注5-FU为4.0g/m2的剂量。剂量限制性毒性为口腔炎、腹泻,推荐临床使用本方案中持续滴注5-FU的剂量为3.75g/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等不同途径区域灌注化疗时5-FU在大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肝脏肿瘤化疗提供参考.方法 经颈静脉注射5-FU或分别经肝动脉及门静脉插管区域灌注,剂量为20 mg/kg体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肝脏组织中5-FU的含量.进一步计算5-FU在肝脏和血浆中的药动学数据和穿透比率及治疗优势度.结果 外周静脉注射时,肝脏组织的药物峰浓度(Cmax)和药物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3.79±4.56μg/g,342.20±108.20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36.85±5.96μg/ml,842.00?58.00μg·min/ml.肝动脉灌注5-FU时,肝脏组织药物Cmax和AUC分别为29.58±4.30μg/g,794.60±15.40 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24.39±4.63μg/ml,639.70?33.80μg·min/ml.门静脉灌注时,肝脏组织药物Cmax和AUC分别为2821±4.06μg/g,733.60±18.3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21.02±406μg/ml,529.80±111.50μg·min/ml.结论 与外周静脉注射全身化疗比较,区域性肝动脉或门静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在外周血中的分布,可作为临床肝癌化疗的较好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比较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复合氧化亚氮,病人自控吸入用于分娩镇痛作用的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的健康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Ⅰ组瑞芬太尼0.05ug/kg/min持续泵注+50%氧化亚氮50%氧气病人自控吸入,Ⅱ组瑞芬太尼0.025ug/kg/min持续泵注+50%氧化亚氮50%氧气病人自控吸入,Ⅲ组即对照组,行L2-3硬膜外置管,采用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ug/mL行PCEA,负荷量5mL,冲击量5mL,锁定时间20min。每组均在宫口开大2cm时开始实施,宫口开大10cm时停止。观察实验点(T0:给药前;T1:给药后30min;T2:给药后60min;T3:宫口开全时;T4:第二产程结束时;T5:第三产程结束时)中产妇疼痛评分(VAS)、意识、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产程进展、分娩方式、胎心率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等;同时观察产妇有无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结果:在设定的各时间点内Ⅰ组与Ⅲ组(即对照组相比)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即对照组相比)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与Ⅱ组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ug/kg/min复合氧化亚氮用于分娩镇痛可以提供产妇与椎管内穿刺镇痛相似的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对产妇和新生儿影响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望成为椎管内分娩镇痛方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3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麻醉分级Ⅰ-Ⅲ级,年龄31—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降压组。颅骨钻孔前开始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为0.1ug/(kg.min),不进行控制性降压;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每2min增加0.1ug/(kg.min);硝普钠组静脉输注硝普钠0.5ug/(kg·min),然后每2min增加1ug/(kg·min),直到降至目标血压。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组平均动脉压降至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的70%,但不低于50mmHg。颅内动脉瘤夹闭5min后停止降压,瑞芬太尼组输注速率恢复至降压前水平,硝普钠组停止输注硝普钠;关闭颅骨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术毕停止输注瑞芬太尼。记录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问和血压恢复时间;于麻醉诱导前、降压前即刻,降压达目标血压后5min、降压达目标血压后30min和停止降压后10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颈静脉乳酸含量差。结果瑞芬太尼组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问和血压恢复时间长于硝普钠组,但血压较硝普钠组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瑞芬太尼组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降低;硝普钠组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效果满意,有利于维持脑氧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4.
胰腺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Fu D  Ni Q  Yu X  Zhang Q  Hua Y  Zhang Y  W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371-375
目的:为了探讨进展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0条毕格犬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条,实验组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引导下分别置管至腹腔动脉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并注射吉西他滨(45mg/kg),对照组经外周静脉注射吉西他演(45mg/kg),给药后采集外周静脉血,胰腺,胰周,心,肺和肝肾等组织,测定吉西他滨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内匀浆浓度,并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给药2,4,8,h后,实验组吉西他滨西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经剂量校正后的曲线下面积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剂量校正后的药物在故事片腐朽 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延长。给药4,8h后,实验组胰腺组织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提示;对照组犬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内见大量红细胞,肺毛细血管及心肌明显瘀血,出血,而实验组无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组胰周脂肪中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出血及纤维素样渗出,对照组无此病理改变。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能使吉西他滨在胰腺内浓度明显提高,体内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对全身其他重要脏器的毒作用较小,适用于胰腺癌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观察卡培他滨或周剂量5-FU/亚叶酸钙(CF)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患者分A、B两组,A组采用卡培他滨口服+PTX+L-OHP深静脉输注方案(卡培他滨1200mg/m~2/d第(1~14)天;PTX 60 mg/m~2,静脉输注3h,第(1、8、15)天:L-OHP60 mg/m~2,静脉输注2h,第1、8、15天),B组采用高剂量CF/5-FU+PTX+L-OHP深静脉输注方案(CF 200 mg/m2,静滴2h,第(1、8、15)天;5-FU 300 mg/m2,静脉推注,第(1、8、15)天;5-FU 1 000 mg/m~2,静滴22h第(1、8、15)天;PTX 60 mg/m~2,静脉输注3h,第(1、8、15)天:L-OHP 60mg/m~2,静脉输注2h,第(1、8、15天),化疗方案以每4周为1周期,重复2周期以上评定疗效。结果:全组40例,均可评价疗效,无治疗相关死亡,总有效率为72.5%(29/40),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12.5%(5/40),部分缓解率为60.0%(24/40),一年生存率28.6%(10/35),主要毒副反应为为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反应。其中A组20例,总有效率为85.0%(17/20),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16.7%(2/20),部分缓解率为75.0%(15/20)。一年生存率41.2%(7/17)。中位生存期11月。B组20例,总有效率为60.0%(12/20),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15.0%(3/20),部分缓解率为45.0%(9/20)。一年生存率16.7%(3/18)。结论:卡培他滨或周剂量5-FU/CF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奥沙利铂晚期胃癌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治疗晚期胃癌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而卡培他滨(A组)组疗效似优于周剂量5-FU/CF(B组),但因例数较少,统计学无显著差异(0.10>p>0.05),有待进一步观察。一年生存率:卡培他滨(A组)优于周剂量5-FU/CF(B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张望  刘一冰  陆忠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10-111,1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合并高血压行全麻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N组),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全麻诱导与维持方式,在手术结束前并停用麻醉药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ug/kg、浓度4ug/mL,缓慢泵注10min,N组给予相同速率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围拔管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苏醒时间(T1)、拔管时间(T2)及不良反应。结果拔管前1min、后10min,D组患者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全麻患者在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气道反射,同时可降低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内生场热疗联用FOLFOX方案治疗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47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FOLFOX方案(L-OHP 85 mg/m2,静脉滴注3 h,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5-FU400mg/m2,静脉推注,5-FU 3000 mg/m2,48h静脉恒速灌注)化疗.研究组68例第1及第3天各接受上腹部内生场热疗1 h.对照组79例仅接受化疗.每14 d重复,完成8周期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6.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67.6%和30.9%,对照组为81.0%、47.6%和15.4%.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异(P>0.05).结论 配合深部热疗可以提高FOLFOX方案对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而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皮经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系统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盒系统在手术不能切除胰头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手术无法切除的胰头癌 12 6例 ,分为两组。A组 :88例采用经皮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系统 ,术后经药盒化疗。B组直接静脉给药全身化疗。化疗方案 :采用FMA方案 ,7d为一周期 ,间隔 1~ 2m重复下一周期。结果 :A组共行局部药盒系统化疗 2~ 10次 ,平均 7 6次。完全缓解 (CR) 4例 ,部分缓解 (PR) 49例 ,有效率 (CR +PR) 60 2 % ;生存期 3~ 3 4m ,中位生存时间 13 5m。B组完成化疗 1~ 7次 ,平均 3 8次。无CR病例 ,PR10例 ,有效率 2 7 3 %。生存期 1~ 13m。B组完成化疗 1~ 7次 ,平均 3 8次。无CR病例 ,PR10例 ,有效率 2 7 3 %。生存期 1~ 13m中位生存期 6 2m ,两组对比在有效率和生存期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临床症状方面 ,A组中 5 6例病人表现为顽固性疼痛 ,化疗 2~ 3w后 2 7例疼痛完全消失 ,2 2例不同程度缓解 ,占 87 5 %。B组疼痛 3 2例 ,化疗后疼痛完全消失 4例 ,缓解 6例 ,占 3 1 2 %。化疗的毒副作用。A组无严重的肝肾、心脏和骨髓损害。 2 5例在化疗中出现轻微的胃肠反庆和白细胞降低 ,占 2 8 3 % ,均不影响继续化疗。B组 3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 ,1例死亡 ,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发生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化疗泵配合PICC在5-氟尿嘧啶持续泵入化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球囊组及电脑组),化疗前均给予PICC置管术,遵医嘱进行5-氟尿嘧啶持续48h泵入化疗,分别记录泵入时间、与医嘱要求时间差、电脑组报警次数、原因、处理效果,化疗结束后进行化疗泵对患者生活起居影响的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电脑型化疗泵泵入药物时间较球囊型精确(P〈0.01),具有报警设置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两组无差异(P〉0.05);对患者更衣及睡眠的影响,电脑型化疗泵大于球囊型化疗泵(P〈0.01)。结论电脑型化疗泵配合PICC进行5-氟尿嘧啶持续泵入化疗更准确、安全,可保证药物持续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