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恶性肿瘤分期、感染部位、致病菌等因素。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12%(143/3475),以肺部感染49例(34.3%)、口腔感染35例(24.5%)、泌尿道感渫21例(14.7%)为主。革兰阴性菌74株(48.3%)、革兰氏阳性菌18株(12.6%)、真菌株56株(39.2%)。143例患者中原发肺癌63例(44.1%)、肝癌14例(9.8%)、结直肠癌12例(8.4%),胃癌11例(7.7%)、其他43例(30.1%)。I、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例(0.7%)、3例(2.1%)、29例(20.3%)、110例(76.9%)。医院感染率与患者年龄呈线性变化趋势,即医院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Z=2.0384,P=0.041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及分期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分析4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医院内感染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6例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2%,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在下呼吸道。486例中共检出致病株14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1株(48.6%),革兰氏阳性菌34株(23.3%)。主要易感因素是白细胞总数低下,原发疾病部位(肺Ca,P〈0.01),疾病分期(Ⅵ期,P〈0.05),曾接受化疗及胸部放射治疗。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院内感染常以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为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化疗后院内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期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分析108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在呼吸道。108例中共检出致病株122株,革兰氏阴性菌占59株(48.4%),革兰氏阳性菌37株(30.3%)。主要易感因素是粒细胞减少。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院内感染常以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为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120例ICU患者获得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ICU获得性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12月收治我院ICU的120例患者进行了感染发病率,感染原因,致病菌进行调查。结果:感染发生率37.5%(45/120),发生2例次以上感染者占29.2%(35/120)。与留置尿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9.2%,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36.8%,与气管切开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51.7%。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肺部感染54.2%(65/120)、胃肠道感染16.7%(20/120)和泌尿道感染14.2%(17/120)。分离出76株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3.9%(41/76)。居前3位的是绿脓杆菌26.1%(25/76),真菌13.2%(10/76),不动杆菌7.9%(6/76)。结论: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性升高,应建立ICU获得性感染监测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9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22.6%、35.8%、15%。感染部位呼吸道最多49%。结论:住院时间长、放化疗结合、老年肿瘤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应采取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特点。方法:抽取78例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后检测致病菌,记录患者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及感染发生部位,给予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论。结果:呼吸道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比例最高的部位,所占比例高达56.4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3.38%)(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在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及时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检测,从而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各类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76例,对其感染发生率、易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6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29例,占38.2%,院内感染次数为34例,院内感染例次数为44.7%。(2)大肠埃希菌所致感染占比例最多,占23.5%(8例次),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及真菌感染,占17.6%(6例次)。(3)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最常发生,占38.2%。(4)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对比,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患者曾经接受过带损伤操作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比例与未感染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的针对感染菌应用敏感抗生素,减少患者损伤性操作及避免滥用抗生素是减少老年痴呆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老年患者的病原菌菌株分布、耐药现状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老年患者痰液培养获得的52株致病菌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老年患者的病原菌菌分布前5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1.15oA)、大肠埃希菌(占17.30%)、铜绿假单胞菌(占15.38%)、鲍曼不动杆菌(占13.46%)、肺炎克雷伯菌(占11.54%);所有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老年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控制致病菌日益增加的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894例肝硬变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40%,感染部位多见于消化系统(39.21%)和呼吸系统(37.25%)感染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致危因素为老年,并发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或腹水,血浆白蛋白〈25g/L结论;健全医院感染监测网,选择敏感杀菌剂为防治肝硬变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62例皮肌炎患者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解皮肌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皮肌炎有停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62例皮肌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41.9%,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和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医院感染率达60.0%,与单独应用激素者医院感染率29.75,有明显差异(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占前3倍。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共检出2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0株(47.6%),革兰氏阳性球菌5株(23.8%),真菌6株(28.6%。发生医院感染后的病死率(34.65)与无医院感染者的病死率(11.1%)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肤炎患者易并发医院感染,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 BAL)对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1-01~2013-12-30间我院就诊的126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通过肺泡灌洗液镜检、培养、细胞分类等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患者的病原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做调整治疗。结果纤支镜肺泡灌洗检查对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诊断效果明显,126例患者共行灌洗液培养158次,其中,133次病原学检查结果有效,共分离出致病菌210株。其中, G+菌31株(14.8%), G-菌168株(80.0%),真菌11株(5.2%)。单纯致病菌感染57例(45.3%),2种及以上致病菌混合感染69例(54.7%)。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后,121例患者肺部感染治愈,其余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检查对病原诊断结果明确,可应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胡华  迟晶宇  翟鸥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66-1267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种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取患者深部痰做一般细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抗茵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108例患者痰细菌培养致病菌株125例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1株(88.8%),革兰阳性菌株14株(11.2%)。药物敏感试验:左氧氟沙星敏感菌株最高60.0%,复方新诺明最低1.0%。结论 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丁美祥  王彤  张瑞红  宁小平 《中外医疗》2009,28(31):127-128
目的对ICU院内感染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对策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10月ICU收治316例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院内感染共发生61例,占19.03%,死亡21例。ICU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81.9G%,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共栓出致病菌145株,其中革兰氏染色阴性菌75株,占51.72%;革兰氏染色阳性菌38株,占26.21%;真菌32株,占22.07%。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致病菌构成以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ICU应加强管理,根据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38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83例病原菌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病原学及药敏分析。结果:从患者痰中共检出病原菌43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6株(50.23%),革兰阳性球菌103株(23.95%),真菌111株(25.81%)。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病原菌菌型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对81例急性脑血管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的97株致病菌进行菌型分类,并选用10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其进行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离株居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4.74%)、铜绿假单胞菌(21.65%)、鲍曼不动杆菌(18.56%)、肺炎克雷伯菌(9.28%)、嗜麦芽假单胞杆菌(7.22%)。结论:昏迷、延髓麻痹、住院时间长、呼吸道侵袭性操作、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18例肝硬化患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肝硬化医院感染率为17.6%,活动性肝硬化高于静止性肝硬化。分别为21.5%和11.0%(P<0.05);感染部位以原发性腹膜炎最多,占56.25%;其次为呼吸道和消化道,分别为26.6%和12.5%;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肝功能损害重、病程长、高龄、住院时间长感染率高。结论:肝硬化患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与肝脏损害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有关,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7.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院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9年1月至2001年9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院内SBP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其他部位感染、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3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生院内SBP61例(43.88%),死亡36例(59.02%),其中发生2例次以上的院内SBP者有22例,死亡17例(77.27%);出现院内SBP者常先后或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感染,特别是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较为常见,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亦较高。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院内SBP的比例较高,常与其他部位感染及并发症共存,病死率高。预防和治疗院内SBP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姚德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47-14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及其他合并症、肿瘤分期等因素与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0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1例,发生率为17%。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8.1%,其中分离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24.2%)、铜绿假单胞菌(11.3%)、鲍氏不动杆菌(9.7%)。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结论肥胖、糖尿病和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切实的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25-28+32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常见致病菌和药敏结果,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220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 22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培养阳性者113例,共培养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4株占78.5%,革兰阳性菌25株占15.8%,真菌9株占5.7%。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24.7%),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为17.9%。G+菌以金葡菌为主(8.9%),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为85.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8%),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33.2%)。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时以G-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感染的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致病菌检查结果、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抗感染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容易出现感染,感染率50%(25/50);初次化疗患者61.5%(16/26)出现感染,其中4231%(11/26)发生重症感染;再次化疗患者37.50%(9/24)出现感染,其中8.33%(2/24)发生重症感染;化疗后出现的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占44%,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常为感染的唯一表现,致病菌检查阳性率仅38.46%;广谱抗菌药的降阶梯治疗有效率93.75%。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易出现感染,特别是初次化疗的患者极易出现重症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时使用广谱抗菌药进行降阶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