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6例诊断为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表现:致密动脉征2例,岛带征d例,基底节区结构模糊14例,占位征、脑沟消失、脑室受压33例。MRI表现DWI高信号,MRS呈低信号6例。结论cT与MRI相结合对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发性脑梗死应用MRI、CT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为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滕州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检查的135例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MRI、CT影像检查对多发性脑梗死的检出结果与诊断价值;分析MRI、CT影像检查对多发性脑梗死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及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检查;DSA检查结果显示,101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共检出异常部位346个病灶,MRI检查对基底节区、丘脑、额叶、顶叶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以及总体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均P<0.05)。结论 相较于CT影像检查,MRI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诊断价值相对更高,对不同部位病灶的检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脑梗死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3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分别实施CT检查与MRI检查,对检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总检出率方面,MRI检查是97.37%,CT检查是68.42%,MRI检查比CT检查高,差异明显(P<0.05);病灶大小及检查时间方面,MRI检查与CT检查存在明显差异(P<0.05);<12h及12~24h检出率方面,MRI检查分别是84.21%与92.11%,CT检查分别是50.00%与63.16%,CT检查比MRI检查低,差异显著(P<0.05);>24h检出率方面,CT检查与MRI检查未见明显差异(P>0.05);额叶、顶叶、基底节、丘脑检出率方面,MRI检查分别是89.47%、55.26%、97.37%与60.53%,CT检查分别是42.11%、31.58%、71.05%、36.84%,CT检查比MRI检查低,差异明显(P<0.05);而脑室旁与颞叶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和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MRI检查,对照组采用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梗死检出率,病灶大小、数量及检查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梗死总检出率、梗死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病灶检出数、病灶大小、病灶检出时间、梗死面积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均为临床常用的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方法,但MRI的诊断更为精细,在病灶大小及梗死异常情况检测上更为明确,尤其对于小病灶的病变检出率极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早期脑梗死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分别应用CT和MRI技术对临床怀疑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扫描,并对所获得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在24h后CT、MRI的诊断率分别为61.2%、100%。结论cT和MRI不同程度显示了脑梗死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有互补作用。cT扫描可作为首选,但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和确诊梗死血管的位置,应经MRI扫描,这对临床的及时处理和治疗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鼻咽癌诊断中应用CT及MRI诊断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7年8月~2019年4月收治患者进行选取,将96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与CT、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鼻咽部诊断:CT结果显示,42例患者为鼻咽癌,检出率为43.75%,MRI诊断结果显示有73例患者为鼻咽癌,检出率为76.04%,MRI方法的检出率明显比CT方法检出率高,评估检验组间数据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颅底部诊断:CT检查结果显示,29例为鼻咽癌,检出率为30.21%,MRI结果显示,57例为鼻咽癌,检出率为59.38%,MRI检出率高于CT,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于鼻咽癌疾病的诊断,应用MRI的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CT与磁共振检查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分别使用CT及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及两种检查方式在不同发病时间的诊断结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RI检查检出率(93.06%)高于CT检查检出率(6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发病12 h内、12~24 h内检出率(85.00%、93.55%)高于CT检查(50.00%、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脑CT与MRI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MRI早期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张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976-977
目的 比较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12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通过MRI、CT进行诊断检测.结果 CT检测多发性脑梗死89例,检出率为70.6%;MRI检测多发性脑梗死126例,检出率为100%.两种检测手段相比,MRI的多发性脑梗死检测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颅脑CT和MRI是检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重要状况的诊断手段,与CT诊断相比,在多发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方面,MRI的诊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疾病诊断中MRI和CT影像检查方法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方法 共选择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分别使用MRI和CT影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24h、24~72h、>72h患病时间检出率,直径≤2mm、直径>2mm病灶检出率,病灶大小、病灶数量、检查消耗时间、发病-确诊时间等检查指标。结果 MRI诊断方法检出率高于CT诊断方法,MRI诊断方法检出率高于CT诊断,MRI诊断方法病灶大小、病灶数量、检查消耗时间高于CT诊断,发病-确诊时间低于CT诊断方法(P <0.05)。结论 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疾病诊断中,通过给予患者影像学诊断方法,完成了对患者的科学及有效诊断。从本文研究结果中可知,MRI诊断方法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CT诊断方法,检出率更高,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且检测方法简单,患者对检测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疾病诊断优势明显,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及强有力的支持,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MRI及CT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于医院行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MRI及CT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效果及治疗组患者两种方式检测异常率等情况。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以病毒性脑炎35例占50.00%为主,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15例占21.43%;治疗组CT检查异常率为55.71%,高于对照组的7.14%,治疗组MRI检查异常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15.71%(P0.05);治疗组MRI检查异常率高于CT检查方式(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检出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病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及CT检查方式均能有效地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而MRI检查方法诊断率高于CT检测,选择MRI与CT联合诊断方式,能够取得明显的诊断效果,并对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萍萍 《医疗装备》2015,(16):20-21
目的:分析CT检查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检查结果,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18~59岁)43例和老年急性脑梗死组(年龄≥60岁)56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CT影像学表现。结果:中青年ACI组活动中发病、进展性卒中率均明显高于老年ACI患者,静态下发病、完全性卒中、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痴呆率均明显低于老年ACI组(P〈0.05或P〈0.01)。两组ACI患者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活动中发病、进展性卒中的典型特征,结合CT检查能明确梗死灶的分布及大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MRI、CT单独应用或是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之中具备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共42例作为分析对象,采取MRI、CT单独扫描与联合扫描,分析诊断效果。结果:对42例临床患者诊断检出病灶共71个,MRI、CT单独扫描的灵敏度低于MRI、CT联合扫描,予以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MRI、CT与联合扫描获取的阳性检测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CT联合扫描具有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高于MRI、CT单独扫描,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80例,先后采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CT共检查出多发性脑梗死61例,检出率为76.25%,共检出病灶数243个,小病灶84个(34.57%),基底节159个(65.43%);MRI共检查出多发性脑梗死80例,检出率为100%,共检出病灶数378个,小病灶156个(41.27%),基底节159个(58.73%)。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方面以MRI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检查诊断中均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相比于CT,MRI在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方面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随机抽取在本院治疗的8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实施C T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T检查诊断出不同部位病灶共59个,核磁共振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CT和MRI在颅底沟通性肿瘤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90例颅底沟通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以及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CT以及MRI在颅底沟通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将所有颅底沟通性肿瘤患者按照肿瘤生长位置进行划分,包括颅眶沟通性肿瘤、颅鼻沟通性肿瘤以及颅鼻眶沟通性肿瘤3种。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术前CT检查以及MRI检查与术中检查在3种类型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结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T检查以及MRI检查在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定位效果精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经过彩超检查,确诊为肝脏中、小型占位病变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各有50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给予研究组肝脏MRI方式进行检查,给予参照组肝脏增强CT进行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准确性为81.48%,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8.00%;参照组的准确性为56.00%,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58.00%.研究组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肝脏增强CT,肝脏MRI的应用对于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共振成像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总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不同厚度血肿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磁共振成像病灶总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不同厚度血肿检出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对不同病灶部位与厚度血肿的检测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5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MRI、肝脏增强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8%(49/50),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结论:相对于肝脏增强CT,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运用CT于MRI诊断方法对前脸腺癌病人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前脸腺癌病人中选取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行CT与MRI诊断,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并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在A/B期病人诊断方面,MRI诊断符合率(81.82%)高于CT(27.27%),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C/D期病人诊断方面,MRI与CD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MRI为87.88%,CT为81.82%,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A/B期病人临床诊断方面,MRI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而在C/D期病人临床诊断方面,两种诊断均可获得较高诊断符合率,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1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盆腔螺旋CT及MRI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病变性质鉴别以及疾病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螺旋CT、MRI在盆腔囊实性病变性质的鉴别以及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病理、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MRI均可有效鉴别诊断盆腔囊实性病变的良恶性质,MRI可对部分病变提供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二者对病变的形态、定位、定性分析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