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自1985年5月~1989年5月用碳酸氢钠与镁剂合用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性头痛,头痛发作前有视觉症状及短暂神经缺失症状,常伴恶心,呕吐,②头痛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过程相似,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③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④除外发热头痛,其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1.2一般资料:将11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抽样分为2组,其中洽疗组60例,男13例,女47例,年龄13~42岁,平均28.35岁;对照组52例,男10例,  相似文献   

2.
刘永连 《江苏医药》1998,24(11):840-840
1997年1月~1997年10月我们应用尼莫地平与西比灵合用治疗偏头痛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6例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8~52岁;病程6个月~5年。二、诊断标准1.有反复发作的偏头痛病史,发作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头部呈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伴厌食、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其疼痛呈间隙性发作。2.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并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所致头痛。3.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提示脑血管痉挛。三、治疗方法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口服,西比灵10mg,每晚睡前口服,10天为一疗程;同时…  相似文献   

3.
由于女性偏头痛患者往往在每次经期开始时偏头痛发作或加重。为此,我们对36例育龄期偏头痛患者的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_2)进行了检测,以50例正常人群作对照,并对E_2与月经期头痛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特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6例女性偏头痛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33.3岁;病程0.5~17年,平均6.7年。偏头痛的临床诊断标准为:(1)头痛呈发作性跳痛或刺痛,每次发作相似;(2)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视觉先兆;(3)首次发病多在青春期,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头痛类型,因病程长,病情反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自1994年9月~1998年3月,我们联用西比灵与镇脑宁治疗偏头痛24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偏头痛诊断明确,临床症状典型,以反复发作性搏动性或钻痛性疼痛,伴有  相似文献   

5.
<正>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其发病急骤,痛势剧烈,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自近3年来采用祛风消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本组5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  相似文献   

6.
自1993~1999年,我们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及诊断标准:①头痛呈周期发作,发作间歇神经精神状态正常;②头痛发作持续4~7h,发作次数≥5次;③病程3个月以上,多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情绪激动、失眠等症状;④排除其它原因头痛。1.2 病例选择参照标准选自本院内科诊断偏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19~48岁,平均39.2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4.8年;发作频率:1个月发作1次以上者55例,3个月以…  相似文献   

7.
王静 《医药导报》1996,15(2):65-65
我院1991年7月~1993年12月应用硫酸锌与谷维素治疗血管性头痛(偏头痛)28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①资料:28例中男7例,女21例。年龄16~55y,18~45y者24例(85.7%)。病程最短1~26a,>5a者20例。发作间歇期<1mo者18例,女患者中9例头痛发作与月经有关,发作前有先兆症状者11例。②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在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头痛基础上具有以下特点:周期性反复发作;先兆症状为全身不适、头痛、手足麻等;头痛限于一侧眼眶、额部、颞部、甚至全头部,呈搏动性钻痛、钝痛、常伴恶心呕吐;发作较快、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多于睡眠后头痛消失,发作间歇期不留其它症状。③治疗方法:硫酸锌200mg、3次/dpo,疗程30d。谷维素20mg,用法及疗程同硫酸锌。④副作用:本组仅2例患者服药后感恶心、上腹部不适,改饭后服药,以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至今病因、发病机理尚未明了,治疗也感困难。本院采用自血回输光量子疗法治疗32例,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均有典型的偏头痛,反复发作时一侧头部的血管搏动性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发作前9例有视觉症状,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和情绪改变。头痛发作与情绪、月经、睡眠有关。所有病例治疗前均作脑血流图提示: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作脑电图、头颅CT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排除青光眼和紧张性头痛。其中女28例、男4例。年龄20~48岁  相似文献   

9.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新治疗技术,国外仅有前苏联开展[1],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治疗各种疾病。本文拟就ILIB治疗偏头痛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探讨一条新的途径。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34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5岁,病程8个月~5年,发作次数每月不少于2次。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的血管搏动性剧烈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或伴有闪光暗点等视觉先兆,或伴头痛发作前短暂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②除外发热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和其它全身性器质疾病引起的头…  相似文献   

10.
西比灵加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52例偏头痛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志武 《海峡药学》2000,12(1):80-81
偏头痛是一种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甚则恶心,呕吐,经一段间歇期后可再次发病。我院近5年来在门诊采用西比灵加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52例偏头痛患者,疗效尚佳,现介绍如下。1 病例选择 根据1962年美国NIH、AD、HBC委员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典型偏头痛14例,普通型偏头痛38例,共52例。其中男16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1∶2.3。年龄为16~55岁,平均34.6岁。病程在半年至26年。每天发作至少在2次或以上。2 治疗方法 应用西比灵10mg(每片5mg,西安扬森制药厂)晚睡前口服,复方丹参每次3片,1日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1.
60例高血压病患者头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成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平均为 7.8% [1 ] ,其早期临床症状常不明显 ,多以头痛为最主要表现 ,约 80 %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 [2 ] ,头痛多为持续性后头、颈项痛或 /和搏动性前头、双颞部痛 ,头痛的程度和形式与高血压程度有明显关系 [3] 。由于人们往往对其认识不足或警惕性不高 ,没有经常规范地检测血压 ,而被长期误诊为颈椎病和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 6 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头痛作一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中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4 2~ 6 9岁 ,平均5 5岁 ;病程 3~ 8年。临床常以头痛、头晕、颈项强硬酸痛…  相似文献   

12.
头痛糖浆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在临床上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疾病,临床上治疗以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的症状,预防头痛的复发。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头痛糖浆治疗典型偏头痛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曹娣 《现代临床医学》2003,29(4):217-218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 ,复发率高 ,治疗比较困难。笔者以针刺风池穴、阿是穴、悬钟穴为主治疗偏头痛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笔者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治疗偏头痛患者 2 8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7例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4 0岁 ;病程15d至 3年 ,平均 2月 ,均排除颅内炎症和占位性病变。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 ,可伴恶心、呕吐、出汗、腹泻、心律失常。诊断符合 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中的伴先兆偏头痛和不伴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 2 …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典型表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二侧头部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常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情绪低落、烦躁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经一段间隙期后可再次发病,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呕吐恶心或羞明,约50%病人有家族史。中医学属内伤头痛,乃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扰其清阳所致。而内伤病机,或虚或实,其症结所在,多与痰与瘀有关。从1990年1月至1993年6月,笔者用加味吴茱萸汤对3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经期头痛多为偏头痛,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工作和学习,大部分人靠去痛片等药物来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笔者用红花通窍胶囊为40例患病妇女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6~44岁,平均年龄27岁。病程最长者20a,最短者5个月。多数患者曾用过西药或其他中药治疗,效果不显。排除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三叉神经痛及高血压等病变。每逢经期或月经前后即头痛难忍,多为单侧,或左或右,血管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部分为巅顶或前额痛。一般有遇顺境者痛轻,遇逆境者痛重之特点。并伴有心情烦躁,郁怒,胁筋胀痛,痛经,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或呕吐眩晕,舌红,脉弦等证。1.2治疗方法给予红花通窍胶囊(主要成分为天麻、红花、当归、川芎、白芷、羌活、防风、藁本等,由我院制剂室生产)每次4粒,3次/d,15d为1个疗程。1.3疗效判定治愈:行经时,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均消失,随访0.5a未复发;好转:经期头痛明显减轻,其他伴随症状亦均见好转。2结果本组经1~2个疗程,治愈3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7.5%。3讨论本症又称“经期偏头痛”,宜当从肝论治。因足少阳胆经上行于头之两侧,肝胆互为表里,若其经脉壅滞,疏泄失...  相似文献   

18.
头痛是脑肿瘤常见症状之一,而脑肿瘤引起典型偏头痛发作少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性,35岁,发作性头痛1年,一年前在工作中突感双眼花,见眼前许多亮点闪动,5—6分钟后觉头顶部剧烈疼痛,呈搏动状,伴恶心呕吐,经2小时渐止。头痛缓解后除疲乏外无其它不适。一月后头痛再次发作,发病经过与第一次相同,以后间歇2~3月  相似文献   

19.
陆文欣  吴立宽  宋文明  陈宗梅 《河北医药》2012,34(11):1730-1731
偏头痛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可伴有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严重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影响,造成患者工作效率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1].单纯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理想.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决明芍药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偏头痛患儿正成为儿科门诊就医患儿中不可忽视的病种。我科于2004年8月至2008年6月共接治儿童偏头痛患儿46例,通过对该组病例的诊查和治疗,对儿童偏头痛的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加以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46例患儿,发病年龄为2.5~15岁,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7.58岁。1.2诊断标准根据1988年头痛分类标准[1]及Prensky(1976)[2]所提出的标准,具备以下几条:①反复发作的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②具备以下6条中的3条:a.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b.偏侧头痛。c.博动性或跳动性疼痛。d.短期休息或睡眠后缓解。e.视觉性、感觉性或运动性先兆。f.有肯定的家族史。1.3临床特点本组46例患儿经分析有以下特点:男孩病例偏多。发作时间1小时至数小时,很少超过1d。多数为双侧性头痛,典型患儿为偏侧,视觉症状较少,但恶心、呕吐常见。询问病史其家族患有偏头痛或不明确头痛者居多。约有17%的患儿有夜尿、夜惊及梦游的表现。多数患儿常见特点为头痛发作前无先兆,偏侧或双颞间歇性博动性头痛。1例患儿有抽搐表现,另外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