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对哮喘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DX组)、中药敷贴组、中药敷贴+地塞米松(DX)组,共5组,每组10只。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穴位选取大鼠颈部相当于"大椎"穴(G14)处,中药敷贴组在背部备皮予以咳喘散穴位敷贴,DX组予DX(1mg/kg)灌胃,中药敷贴+DX组同时予咳喘散穴位敷贴和DX灌胃。疗程结束24小时内取大鼠肺组织固定、HE染色,观察其炎症情况,同时采血离心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4、IgE、ECP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FN-γ降低,IL-4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敷贴组、DX组IL-4降低,IFN-γ升高,中药敷贴组ECP下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组之间IgE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可抑制气道炎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通过下调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抑制哮喘的变应性炎症,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设想。方法:以卵清蛋白(VOA)致敏大鼠并诱发哮喘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的Ig E水平,比较穴位敷贴组,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无差异;同用此法检测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5水平,比较各组之间有无差异。通过大鼠肺脏DC稳定的培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脏DC表面分子CD11c CD80、CD11c CD86的表达,比较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有无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穴位敷贴组血清中VOA特异的Ig E水平无差异(P0.05),BALF中IL-4、IL-5水平无差异(P0.05),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与哮喘模型组相比,穴位敷贴组VOA特异的Ig E水平有差异(P0.05),BALF中IL-4、IL-5水平有差异(P0.05),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穴位敷贴疗法能通过下调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抑制哮喘变应性炎症,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3.
李竹英  陈环  刘文波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823-1824,1833
目的观察止哮汤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利用卵蛋白加氢氧化铝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均经末次激发24h后处死。取左肺在矢状面取材按常规方法作病理切片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哮喘大鼠的气道改变;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气道壁及气道平滑肌面积明显增厚,气道壁面积、气道平滑肌面积以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数经支气管内周长标准化后,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PCNA呈阴性表达,模型组PCNA表达呈强阳性,强于正常对照组(JP〈0.05);地塞米松组、中药各剂量组PCNA表达均弱于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强于地塞米松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则与地塞米松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均弱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中剂量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止哮汤可下调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CNA的表达,减轻气道重塑,高、中剂量组疗效较好,与地塞米松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姚红  童娟  王铮  张子谦  陈建雄 《针刺研究》2007,32(3):174-178
目的:探索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9)、地塞米松组(n=9)及穴位贴药组(n=9)。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空白药物敷贴;穴位贴药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的生理盐水,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治疗药物敷贴。穴位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疗程结束24 h内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固定、HE染色,观察其炎症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各组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0.05);穴位贴药组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但对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无明显作用(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IL-4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而IFN-γ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大鼠肺组织中IL-4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IFN-γ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穴位贴药组IFN-γ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IL-4、IFN-γ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确的影响,并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影响对大鼠体内Th1/Th2的平衡可能起到了良性的调整作用,从而对哮喘的治疗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减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地塞米松组。使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大鼠模型,中药治疗组予加减射干麻黄汤0.5 m L灌胃,地塞米松组用地塞米松(0.65 mg/kg)0.26 m L腹腔注射。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大鼠支气管内管壁面积、平滑肌面积、基底膜周长,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CNA和ERK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CNA和ERK的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CNA和ERK的表达。结果 1)中药治疗组哮喘大鼠的症状明显减轻。2)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减轻,支气管壁及管腔内的炎症细胞也明显减少(P0.05)。3)中药治疗组WAm/Pbm及WAi/Pbm明显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中药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PCNA m RNA和ERK m 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5)中药治疗组PCNA m RNA和ERK m 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且与地塞米松组相当(P0.05)。6)中药治疗组PCNA、p-ERK、ERK蛋白表达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减射干麻黄汤能改善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CNA的水平,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及ERK、p-ERK、PCNA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哮喘气道重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槲皮素灌胃阻断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指数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明艾灸的细胞保护作用及其与HSP70的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捆绑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艾灸+模型组(C组)、槲皮素+艾灸+模型组(D组)、槲皮素+模型组(E组)。D、E组每日采用槲皮素灌胃。C、D组每日艾灸足三里、梁门,以上处理共8 d。第9日,B、C、D、E组均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作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胃黏膜HSP70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A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AI明显增高(P〈0.05),胃黏膜HSP70表达升高(P〈0.01)。与B组相比,C组大鼠AI明显降低(P〈0.05),HSP70表达显著升高(P〈0.01);D组大鼠胃黏膜AI值明显增加(P〈0.01),HSP70表达未见上调。与C组相比,D组大鼠胃黏膜AI值升高明显(P〈0.01),HSP70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艾灸预处理上调胃黏膜HSP70表达,急性病胃黏膜损伤所致的细胞凋亡被抑制。槲皮素阻断HSP70合成后,艾灸预处理抑制急性胃黏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能力及海马组织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shank-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D-半乳糖+灌胃AlCl3+一次性注射东莨菪碱法制备AD大鼠模型,用红景天采取灌胃方式对实验大鼠进行干预,并以喜得镇作为对照,观察其干预效果。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SD-95、shank-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1),PSD-95、shank-1蛋白水平下降(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1),PSD-95、shank-1蛋白水平提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明显增高AD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shank-1蛋白水平,从而影响突触可塑性,这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水平,探讨益气类中药对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组和泼尼松组,采用气管内滴加博莱霉素的方法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并应用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各组大鼠分别于第28 d处死,观察大鼠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益气组IL-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和泼尼松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益气组较泼尼松组肺纤维化程度更轻(P〈0.05),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水平也更低(P〈0.01)。结论:益气类中药与泼尼松均可下调肺组织中TNF-α及IL-8的表达水平,抑制或延缓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益气类中药疗效较泼尼松更好。  相似文献   

9.
小青龙汤干预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小青龙汤组,每组10只。观察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形态学变化;采用SYBR Green Real Time PCR测定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RK1、ERK2和Cyclin D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中ERK1、ERK2和Cyclin D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小青龙汤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ERK1、ERK2和Cyclin D1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小青龙汤抑制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ERK2的磷酸化和降低Cyclin D1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0.
陈玉  郭冬梅  胡晓灵 《河南中医》2011,31(11):1242-1243
目的:通过建立哮喘大鼠模型,观察三九贴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三九贴高剂量组(D组)、三九贴中剂量组(E组)、三九贴低剂量组(F组)6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经卵蛋白免疫造模成功并分别穴位贴敷治疗10 d后,观察血清IgE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三九贴低剂量组血清IgE水平略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血清IgE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三九贴中、高剂量组亦低于模型组(P〈0.05);三九贴高剂量组血清IgE水平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提示三九贴中、高剂量组对哮喘大鼠IgE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三九贴穴位贴敷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清IgE水平,通过减轻免疫炎性反应,对哮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小鼠脾脏中树突细胞(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变化,探讨温阳补肾方对哮喘小鼠脾脏树突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并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各组小鼠肺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炎症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4、IFN-γ、ECP的含量;取各组小鼠脾脏组织分离树突细胞,经过DC培养,扫描电镜观察DC形态,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小鼠脾脏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气道上皮损伤、脱落,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L-4、ECP水平上调,INF-γ水平下调,CD80、CD86阳性表达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下调血清IL-4、ECP的水平(P〈0.01);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最佳,IL-4、E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可上调INF-γ表达水平(P〈0.01);各治疗组可下调树突细胞表面CD80、CD86的表达水平(P〈0.05);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最佳,其CD80、CD86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方可以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的炎症反应,调节Th1及Th2免疫失衡,与地塞米松有协同效应,其下调脾脏树突细胞的表达是温阳补肾方治疗哮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丹参酮组、丹参酮加地塞米松组。大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后,各给药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给药1次/d。28 d后处死动物,取固定部位肺组织分别行HE、Masson染色及电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RT-PCR法检测丹参酮对大鼠肺组织中u PA、PAI-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0.01);u PA显著升高而PAI-1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在与地塞米松联合时以上作用更加明显。结论:丹参酮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与地塞米松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活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调控UPA及PAI-1之间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时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油酸组(OA)、川芎嗪处理组(TMP+OA)、地塞米松处理组(DEX+OA)。采用静脉注射油酸(oleic acid, OA)的方法建立大鼠ALI模型,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肺组织中p38MAPK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A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p38MAPK的阳性表达信号较Control组明显增强(P〈0.05);应用TMP和DEX后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结论:TMP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它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宣肺通腑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髓样分化蛋白-2(MD-2)、核因子-κB(NF-κB)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宣肺通腑方大、中、小剂量组,每组8只。尾静脉注射LPS 6 mg/kg制备大鼠ALI模型。宣肺通腑方各组于造模前以15.12、7.56、3.78 g原药材/kg宣肺通腑方水煎液灌胃,1次/d,连续3 d;地塞米松组在造模前1 h按5 mg/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模后9 h麻醉取材,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D-2、NF-κB蛋白及其基因表达,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2、NF-κB蛋白及其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宣肺通腑方各组MD-2、NF-κB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地塞米松组和宣肺通腑方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宣肺通腑方各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肺细支气管偶见炎症改变,水肿较轻,炎性细胞渗出较少。结论宣肺通腑方能减轻ALI大鼠肺组织损伤,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ALI大鼠MD-2、NF-κB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加味清营颗粒对急性肺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清营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24只,连续灌胃6d,尾静脉注射LPS(5 mg/kg)后于1,3,5h不同时相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的含量变化;用Bradford检测BALF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各时相炎症因子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的炎症介质IL-1β、TNF-α、IL-10的表达(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加味清营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在1h、3h时相降低IL-1β、TNF-α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的BALF蛋白的表达(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加味清营颗粒各时相剂量组在降低BALF蛋白的表达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HE染色病理结果示肺泡结构破坏或实变,肺泡隔增厚显著,毛细血管充血明显,肺泡腔内、细动脉周围和细支气管壁可见成堆炎症细胞浸润,而加味清营颗粒各剂量组肺组织病理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 加味清营颗粒可降低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的释放,降低BALF中蛋白的含量,从而减轻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对损伤的肺组织起到修复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津方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及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mRNA(Tumor necrosis factor-α mRNA,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护津方组,每组再分为4h和8h两个亚组。分别用地塞米松和护津方在LPS诱导ALI模型前预处理大鼠。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E及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两个时相点中,与模型组相比,护津方组BALF中NE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8h组中,护津方组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观察,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护津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护津方能减轻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损伤,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能降低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BALF中NE及肺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燥湿方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TI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清热燥湿方组,每组再分为4h和8h两个亚组。分别用地塞米松和清热燥湿方在LPS诱导ALI模型前预处理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MMP-2及TIMP-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4h清热燥湿方组MMP-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IMP-2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及TIMP-2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8h清热燥湿方组MMP-2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及MMP-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清热燥湿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清热燥湿方能减轻LPS致ALI大鼠肺组织损伤,对LPS致ALI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KeratinocyteGro、vthFactor,K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Saline,NS组)、模型组(AcuteLungInjury,ALI组)、黄芪高剂量组(1argedoesofastragalusmembranaceous)、黄芪中剂量组(middledoesofastragalusmembranaceous)、黄芪低剂量组(smalldoesofastragalusmembranaceous)、地塞米松组(Dexamethasone,DEX组)。通过静脉内注射油酸(OleicAcid。OA)0.1ml·kg’建立大鼠模型,利用光镜观察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计算肺系数(LungIndex,L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KGF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KGFmRNA表达情况。结果:黄芪高、中剂量能提高血清KGF含量(P〈0.01),降低肺系数(P〈0.01),增强肺组织KGFmRNA表达(P〈0.05),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黄芪低剂量的效果不如高、中剂量(P〈O.05)。结论:黄芪能够明显减轻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其药理作用机制与上调肺内KGF的表达,从而刺激肺泡Ⅱ上皮细胞(IIAlveolarEpithelialTypeCells,AECrI)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针刺百会、印堂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血清中褪黑素(MT)含量的影响,探究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与电针治疗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和孤养方法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鼠血清中MT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运动次数显著降低(P<0.05),电针治疗组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运动次数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的MT含量显著性减少(P<0.05),电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MT含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以使大鼠血清MT的分泌水平降低,电针可以提高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血清中褪黑素含量,其可能是电针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