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林方芬  郑志勇  黄剑  陈红 《江苏中医药》2016,48(12):65-66,69
目的:建立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的方法 ,了解中药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30种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测定了中药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其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一致。所检测的温州市中医院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方法。方法样品经过70%甲醇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采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中药材黄曲霉毒素含量。对疑似成分进行液质确认。结果黄曲霉毒素G2和B2,G1和B1分别在0.75~22.5 pg和5~75pg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稳定。检测的34批次药材中,3批酸枣仁检出黄曲霉毒素,其中1批酸枣仁黄曲霉毒素B1超过5μg·kg-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郑荣  毛丹  王少敏  许勇  张道广  王柯  季申 《中成药》2010,32(3):418-422
目的:建立了脑立清丸等6种中成药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70%甲醇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G2、B2在1.5~60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曲霉毒素G1、B1在5~200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在60%~120%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脑立清丸、人参养荣丸、人参健脾丸、三七片、金水宝胶囊和百令胶囊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玉米赤霉烯酮等5种霉菌毒素的同时检测方法,并对市售中药饮片进行分析.方法 样品经84%乙腈提取,浓缩后不经纯化步骤直接进C18色谱柱分离,选用4.0 mmol/L NH4Ac-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在20 min内经线性梯度洗脱将5种真菌毒素得以分离.质谱采用ESI源,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正负离子同时检测.结果 经方法学验证,5种真菌毒素在各自定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平均回收率在62.4% ~ 124%之间.结论 该方法具有预处理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多种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 G1、G2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公爱娟  刘春娟  辛杰  何珊  刘言娟  张波 《中草药》2018,49(9):2195-2202
黄曲霉毒素是中药中较易产生的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之一。建立黄曲霉毒素简单、快速、高通量、现场化的检测方法对实现中药黄曲霉毒素限量监控、保障中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色谱(GICA)技术为中药黄曲霉毒素的大批量快速检测和现场单个或少数样品即时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虽然现在已有较多关于此类检测方法的报道,但没有形成标准方法。对已报道的中药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形成方法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在线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药食同源中药材莲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并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确证。方法:样品以甲醇-水(80∶20)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利用在线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FLD进行分析测定。并进一步采用LC-MS/MS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结果:在优化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G1在0.3~30μg.L-1,黄曲霉毒素B2,G2在0.09~9.0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86.7%~99.1%,RSD<4.87%。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限(LOD)分别为0.08,0.03,0.10,0.03μg.kg-1。所测的20批莲子样品中,有14批样品的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水平为0.40~586μg.kg-1,黄曲霉毒素总量(B1+B2+G1+G2)的污染水平为0.40~602.5μg.kg-1。通过LC-MS/MS确证,在与对照品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样品与对照品有相同的特征离子碎片,排除了样品假阳性的可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莲子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果实类药材中的黄曲霉毒素,了解其污染情况。方法 样品经70%甲醇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测定果实类药材中4种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含量。结果 检测的25批次的药材中,共6个批次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检出率为24%;桃仁和莲子2个批次样品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过5 μg·kg-1,阳性率为8%。结论 果实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大部分低于国家关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标准,但尚需要继续研究扩大监测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甘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在线柱后光化学衍生-HPLC- FLD测定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80:20)超声提取后,用免疫亲和柱净化和富集;以甲醇和0.5%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G2,G1,B2,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限分别为0.02,0.06,0.015,0.03,0.25μg·kg-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6.0%~103%,RSD低于1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甘草中同时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刘丽娜  李耀磊  金红宇  马双成 《中草药》2017,48(6):1220-1224
目的采用免疫亲和净化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动物药中黄曲霉毒素,考察该方法在动物药黄曲霉毒素测定中的可行性。并对动物药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进行筛查,为动物药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测定。对部分动物药,尤其是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动物药进行加样回收率考察,测定动物药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物药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回收率均在70%~120%。16种64批动物药中有6种24批动物药检出了黄曲霉毒素,检出率为37.5%,其中4种13批动物药均出现了超过《中国药典》2015年版限度的现象,不合格率为20.3%。结论免疫亲和净化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检测法适用于动物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动物药的个别品种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尽快完善动物药的质量标准,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实验、对100批次样品同时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结果高符合率,无假阴性结果。结论该法适用于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的抽样现场快检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苦味中药的分子苦度当量(equivalent molecular bitterness,EMB)和分子苦度当量指数(EMB-index,EMBI),进而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苦度定量测定;此外,以不同浓度的黄连和苦参水煎液为载体,对建立方法的重现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了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浓度的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由拟合方程的R2P值可知威布尔模型优于对数模型,由威布尔模型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中药饮片的BTC,进而测得了23种苦味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得的黄连和苦参的EMB以及EMBI的RSD值均小于20%,重现性相对良好。结论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预测出了23种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建立了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潜在的中药质量安全隐患也日渐突出。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中药材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被用于减少或降低黄曲霉毒素,然而很少有合适方法能在中药材中经济、高效、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因此,继续研究解决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问题的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污染现状、防控黄曲霉菌生长及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措施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防控黄曲霉菌及其毒素的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解决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思路,以保证中药材质量,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制备吗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的方法。方法购买吗啡-牛血清白蛋白(BSA)交联物,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免疫血清效价,应用脾细胞与杂交瘤(SP2/0)融合技术制备抗吗啡mAb。用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mAb,利用免疫层析技术进行尿样检测。结果成功地制备了4株抗吗啡mAb,胶体金试纸检查尿样的敏感度达300μg/L。结论抗吗啡mAb胶体金试纸条为各种场所毒品的验证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根据活泼金属单质锌在稀盐酸中能还原亚硫酸或亚硫酸盐生成硫化氢,而硫化氢能使乙酸铅试纸变黑的原理,对3大类,6个品种,18个批次的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并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各批次中药材的硫化铅斑点清晰,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可确定二氧化硫残留量范围.结论:方法简单易行,测定时间短,且装置简单,适用于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快速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36例,其中HIV初筛阴性68例,HIV初筛阳性68例,用CLIA法、ELISA法及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对其中一种方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的标本用其它两种方法同时复查,并送检HIV确证实验室用WB法(金标准)进行确证试验。结果:136例患者中,初筛阳性患者68例,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作为金标准,确证阳性患者32例,其中ELISA初筛出36例,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胶体金法初筛出36例,胶体金法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CLIA初筛出64例,CLIA灵敏度100%,特异度69.2%,误诊率30.8%,漏诊率0,可用度0.58,可靠度0.69,kappa值为0.514,与WB法比较不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以CLIA法血清HIV抗体S/CO≥1作为HIV初筛阳性的临界判断,对64例CLIA初筛阳性的患者分别用ELISA、胶体法及WB法进行复查,发现S/CO为1~10组,WB法、ELISA阳性符合率为0,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为13.3%;S/CO为11~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66.7%,S/CO>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以WB法为诊断基准,三组随着S/CO越大,真阳性率越高,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胶体金法复查初筛阳性的患者随着S/CO值越大,其阳性符合率越高,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HIV抗体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对初筛阳性的标本可采取另一种方法复检,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天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玻璃纤维滤纸滤过、黄曲霉毒素亲和免疫柱净化的方法对天麻药材样品进行处理,以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进行研究并测定。结果:被测定的4种黄曲霉毒素分别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均良好,利用标准参考物质对本方法的验证结果良好,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0批不同产地天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科学、可行、方便、快速,适用于对天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中药质量评价分为有效性和安全性2个方面,现有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以仪器检测方法居多,不能满足生产及生活中简单、快速、现场化的实际需求。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检测成本低、仪器依赖性低、易于现场化等优点,在临床检验、食品安全检测及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近些年来,免疫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中药有害物质检测,中药外源性污染物检测等方面。该文综述了应用较广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和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技术的原理及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该技术在中药质量现场快速检测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