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药复方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产生的具有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法,它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将系统生物学宏微并举的成果渗透到中药复方的研究中,形成中药复方研究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从药材和制剂的获得、药理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到中药复方二次开发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实质,并进行新药创制,对中医药传承、发扬和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传统理论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为人类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药制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的制剂。目前,常见肿瘤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逐年上升,中医用药治疗肿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现阶段,部分中药制剂有脱离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的趋势。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医药传统理论如何在现代中药制剂中发挥指导作用,是一个值商讨的问题。该文以肿瘤治疗为例介绍了在现代纳米技术的影响下中药纳米制剂的发展现状,并从中医药整体观、传统治则、引经理论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现代中药纳米制剂发展的现有研究,讨论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纳米制剂整体治疗、药对搭配、载体选择以及靶向物质选择方面的应用前景。为中药纳米制剂的传统化和现代化进一步结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家谷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49-2451
中药复方制剂以独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从法规及技术层面,回顾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水平及相关技术要求,提出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思路。1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分为3类: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及天然药物复方制剂,与原《新药审评办法》相....  相似文献   

4.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圣鼎  陈仁通  韦璧瑜 《中草药》2007,38(5):641-646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中药如何走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医药产业融人国际医药大市场中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化学药物生产主要靠仿制,生产普遍规模小,技术落后,竞争力差.入关后,我国医药产业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一步开发中成药新品种、传统产品的新剂型及中西复方制剂,以天然药物发展弥补化学药物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基于临床价值和传承创新的中药复方制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长明 《中草药》2019,50(17):3997-4002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和方向,中药复方制剂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但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有效成分不明确、多靶点作用等特点,再加上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方法、评价的局限,如何科学开展中药复方制剂设计工作成了一个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从药品基本属性和要求,结合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的讨论,提出中药复方制剂设计应该基于临床价值和传承创新,以制剂安全有效为基础、尊重传统用药经验、质量源于设计、整体质量评价、质量均一稳定等作为中药复方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中药复方制剂设计中有关前处理、剂量、工艺、剂型、制剂处方设计以及设备选择与工业化生产等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7月31日讯:日前,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鼓励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生产等26项举措,支持医药产业发展。《措施》明确,对来源于国家公布目录中的古代经典名方且无上市品种的中药复方制剂,实施简化审批,支持帮扶企业按要求向国家申报。  相似文献   

8.
中药国际注册作为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医药被世界主流医学认可,进入国外医药市场的关键环节。目前仅有5个中药产品获得欧盟成员国传统应用注册批准,其中逍遥片是首个在欧盟成员国注册的复方中药。如何基于传统应用证据充分证明产品的安全性,是复方中药在传统应用注册过程中的难点。根据逍遥片的注册经验,总结欧盟法规对草药产品传统应用证据评价要求,论述从传统应用、非临床和临床对复方中药产品的安全性评估,为中药欧盟注册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优秀中药品种进入欧盟市场,共同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糖代谢紊乱慢性疾病。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及并发症逐年升高,带来了严重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糖尿病药物研发领域进展迅速,1型糖尿病药物以研发长效缓释胰岛素制剂为主,2型糖尿病药物多针对单靶点进行研发,但是长期服用易引发酮酸中毒、肥胖、心脑血管等副作用。考虑到对复杂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目前降糖西药研发加强多靶点复方制剂开发,不断有新的西药降糖复方制剂获批上市,这提示复方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基于多活性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多成分单靶点的加合作用,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有助于恢复机体血糖稳态,且作用温和副作用小,在糖尿病长期治疗中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该文主要从近年来复方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进展为主线,以经典复方、现代复方和中西药复方干预途径及靶点为切入点,强调机制互补和强强组合来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利用复方中药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并有效指导新型复方降糖中药研发。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中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是指中药复方中与该复方临床治疗目的密切相关的所有药理活性成分。随着有效成分组概念的提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的基本原理和近几年开展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化合物群分析法,指纹图谱分析,药代动力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技术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中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药物的继承和发展,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和技术上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并最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药产业是我国最具特色、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家科技部提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框架提纲以来,各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共同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阶段和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形势,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药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作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进程快速增长的形势下,更需要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冷静思考,只有在实践中正确统筹协调产业链中各相关要素,减少因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确保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医药对外发展的趋势日益上升.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下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思考科学发展中医药,提高传播软实力的方式方法;并围绕"一个中心,多个落脚点",以多个方向形式发展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进一步弘扬于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关于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如何成建制参与、全程介入、中西医有效配合、参与国际抗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相关论述,并就中医药国际化、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管理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诊疗方案,中医药参与武汉抗疫也将被载入中国抗疫史册,在日益严峻的国际抗疫工作中,中医药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TH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Due to its high medicinal potential, it should not only serve for the Chinese people''s medical use,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medicine, THM fo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must be standardized and large-scale, and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 The quality of THM directly affects the patient''s treatment status and safety of use. Therefore,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HM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M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HM industry chain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HM industr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GAP, and clarifies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M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addition, analyzing the deficiencies that were existing in the former GAP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by suggesting science-based quality measures, it is hoped to stipulate improved GAP guidelines in the future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a modern THM international trade.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新药研发中的中药创新研发是中药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源泉,是关乎国计民生、解决临床重大疾病预防与治疗重大问题的关键途径。自1985年我国实行新药审评办法以来,中药新药研发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0年3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同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对中药新药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展示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中药新药的临床需求和市场环境以及新的中药注册要求,针对中药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提出新形势下中药新药研发的总体思路、研发策略和技术路径,以期为新形势下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远武 《天津中医药》2019,36(3):266-268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胆药指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和黄疸型肝炎等疾病。中草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资源广泛,成本低,具有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药在利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中药利胆主要通过促进胆汁分泌,调节SCP2 mRNA,FXR,BSEP及外排转运蛋白,溶解胆固醇,促进奥狄括约肌舒张,改变胆汁成分等发挥作用。在临床上常运用中药汤剂、中药制剂,中药联合针刺、耳穴按压、泡浴、西药等治疗胆系疾病,且中药联合使用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西药、针灸和泡浴等单独使用。还有总攻疗法和新型疗法也被运用到临床治疗中,中药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现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近15年来具有利胆作用的单味药以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和在临床中的应用,同时也发现一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变革的深入,中医药和信息学方法与技术交叉结合,诞生了中医药信息学,它是由中医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相互整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开发和评估各种有关获取、处理及解释患者数据的方法和系统。中医药信息技术可以为中医眼科所用,从而解决目前中医眼科没有一套公认的辨证体系和病证难以结合的困境,发挥中医在眼科疾病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为中医眼科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张越平 《天津中医药》2011,28(4):341-342
中医与西医是东方和西方的两派医学,都有保卫人民健康的悠久传统,都已经获得一些伟大的成就,但是现在的病情越来越复杂,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关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促进中西医自身强大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的关键原因。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