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及转归特点。结果 63例患儿中,男52例(83%),女11例(17%),其中甲型流感42例,乙型流感21例。3~6岁儿童38例(60%)。15例(24%)有基础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90%)、咳嗽(95%)和气促(73%)。影像学检查显示肺不张24例(38%)。16例(25%)听诊无肺部啰音。入住重症监护室41例,呼吸机辅助通气32例。63例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好转60例,死亡3例。结论 儿童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以男性及学龄前儿童多见。对于有气促的流感患儿,即使胸部X线未提示肺不张或听诊无肺部啰音,也需要警惕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PB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儿童医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3例PB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检查,以及吸出物病理分析、治疗经过、转归等。结果 53例患儿均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吸取或钳取肺内塑型样物质,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PB。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病史,发热峰值均>39℃,80%以上患儿发热时间小于1周,最短发热时间仅为半天。患儿均为首次发作,X线胸片及肺CT均示大片实变,63%合并胸腔积液。支气管镜直接去除阻塞气道的塑型性内生异物是治疗PB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法。还须辅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及体位引流、胸部理疗等。53例患儿平均住院12.6 d,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病情反复。结论 塑型性支气管炎为儿科急危重症,病情进展快,凡临床上急起高热,咳嗽、气促,肺部影像学急性进展,出现肺大片实变、肺不张及胸腔积液,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呈数倍升高,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警惕急性塑型性支气管炎可能,建议及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流感合并塑形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流感病毒所致PB的诊治认识。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发生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PB分为流感合并PB组(n=12)和流感未合并PB组(n=58)。收集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感合并PB患儿中,1~5岁为高发年龄;1月、2月、7月、9月为高发季节;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表现;流感合并PB组患儿气促、过敏性疾病(哮喘等)发生率高于流感未合并PB组(P < 0.05) ;12例患儿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58%),乙型流感病毒感染5例(42%),其中1例存在肾病综合征基础疾病;流感合并PB组患儿影像学以肺部实变伴不张、模糊高密度浸润影、胸腔积液和纵膈气肿为主要表现。流感合并PB组患儿入住PICU率较流感未合并PB组显著升高(P < 0.05);入院1周内行支气管镜灌洗术,予以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流感合并PB起病急、进展快,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十分重要。流感患儿表现出气促及存在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或肾病综合征基础疾病,应警惕PB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征,探讨塑型物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PB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塑型物发生次数分为单次PB组与复发性P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B患儿塑型物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07例PB患儿,其中男性61例(57.0%),女性46例(43.0%),中位年龄5.0岁,3岁以上78例(72.9%)。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发热96例(89.7%),其中高热90例(84.1%)。气促73例(68.2%),呼吸衰竭64例(59.8%)。合并肺不张66例(61.7%),胸腔积液52例(48.6%)。肺炎支原体感染47例(43.9%),腺病毒感染28例(26.2%),流感病毒感染17例(15.9%)。71例(66.4%)发生1次塑型物,36例(33.6%)发生≥2次塑型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镜下PB累及≥2个肺叶(OR=3.376)、首次取出塑型物后仍需有创通气(OR=3.275)、并发肺外多脏器功能损害(OR=2.90...  相似文献   

5.
王娟  孙军  白华 《小儿急救医学》2011,(3):273-275,I0003
目的总结甲型HlNl流感患儿的临床特征,为甲型HlNl流感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及咳嗽,影像学检查示15例(75%,15/20)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炎,其中4例(20%,4/20)合并纵膈气肿,1例合并肺不张。行肺部CT检查患儿9例,有5例出现胸腔积液,4例伴肺不张。8例患儿行免疫功能检测,IgE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儿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易引起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病变,且肺部影像学改变较临床症状恢复慢,甲型川N1流感可导致免疫系统发生改变,存在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YKL-40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气道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MPP患儿为MPP组,12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影像学表现将MPP组分为3个亚组:斑片状影(n=34)、肺实变(n=19)、毛玻璃样变(n=7);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分为3个亚组:黏膜充血水肿(n=38)、黏液性分泌物(n=18)、塑型性支气管炎(n=4)。分析MP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检测MPP患儿BALF的YKL-40表达水平。结果 MPP组血清乳酸脱氢酶、BALF 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肺实变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斑片状影亚组(P < 0.05),肺实变亚组和毛玻璃样变亚组BALF YKL-40高于斑片状影亚组(P < 0.05);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BALF YKL-40均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黏液性分泌物亚组(P < 0.05);黏液性分泌物亚组、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气促比例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P < 0.05);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P < 0.05)。结论 BALF YKL-40与MPP患儿气道损害相关,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肺炎支原体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男4例、女1例,均有咳嗽、高热,热程为5~13天;呼吸困难、呼吸衰竭3例;合并中毒性肝炎2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各1例,髂静脉及股静脉血栓1例。胸部影像学检查5例均有单侧肺不张伴肺实变。病程第4~10天经支气管镜检查见塑型物堵塞段支气管4例、主支气管1例,确诊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经2~4次支气管镜术钳取出塑型物,临床治愈出院。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呼吸困难、单侧肺不张/肺实变,需警惕塑型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镜术对明确诊断、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甲型流感(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2016年1月至3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例危重症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经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例甲流患儿均为危重病例,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均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从发病到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时间为入院第2天;所有患儿均使用纤支镜析出白色胶冻样痰栓,呈支气管树样;并在经纤支镜析出痰栓及呼吸机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危重症甲流患儿易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在甲流流行季节,临床上出现急性起病、短期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肺不张或实变时,应注意本病,如果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应尽早施行纤支镜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儿童脊髓性肌萎缩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36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Ⅰ型19例,Ⅱ型9例,Ⅲ型 8例。临床表现和体征以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费力、三凹征、肺部细湿啰音等多见。有11例患儿出现呼吸衰竭,其中Ⅰ型SMA患儿7例(63.6%),Ⅱ型SMA患儿2例(18.2%),Ⅲ型SMA患儿2例(18.2%)。5例SMA患儿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侧弯,3例为Ⅱ型SMA患儿,2例为Ⅲ型患儿。有18例患儿病原学检测阳性,Ⅰ型SMA患儿10例(55.5%),Ⅱ型SMA患儿4例(22.2%),Ⅲ型SMA患儿4例(22.2%),以院内条件致病菌混合感染多见,其中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最常见。3例患儿在院内死亡,22例患儿好转出院,其余11例患儿放弃治疗。住院治疗的次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在前、后5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A极易并发肺部感染,要警惕条件致病菌感染,对呼吸衰竭者及时使用机械通气。积极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对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改善SMA患儿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Wang J  Yang Y  Zhao SY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0):764-766
目的 探讨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2例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以及活动后气喘.患侧肺部可闻及管状呼吸音.肺部影像学显示大气道通畅,患侧总支气管扩张、扭曲,呈支气管空气征.2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根据临床和影像表现以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依据,确诊为闭塞性支气管炎.给予小剂量红霉素[5 mg/(kg·d)]口服、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多次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随访例1患儿右肺复张较明显,例2影像学无明显改善.结论 对以肺不张就诊的患儿,要注意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影像学特征具有诊断意义.治疗首先建议保守治疗,必要时行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胆道闭锁(BA)患儿术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s)的临床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49例BA术后合并IPFIs患儿的临床、肺部影像学及病原学特点。并进行BA术后合并IPFIs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BA患者术后合并IPFIs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17株(45%)、热带念珠菌7株(18%)、曲霉菌6株(16%)、克柔念珠菌3株(8%)、光滑念珠菌3株(8%)、近平滑念珠菌2株(5%)。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及气促,严重者呼吸困难,其中气促的发生率达78%,35%的患儿无明显啰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广谱抗生素累积使用时间、胆管炎反复发作是BA术后IPFI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BA患者术后合并的IPFIs前三位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曲霉菌。尽早手术、避免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缩短抗菌药及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可以减少发生IPFI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MAH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针对24例MAHS的原发病、临床特点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儿中11例(46%)为肿瘤诱发,13例(54%)为化疗相关。原发病为急性白血病的有17例、淋巴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呼吸系统症状、肝脾肿大为前三位常见症状。血细胞减少、血清铁蛋白升高、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为前三位常见的实验室异常。22例给予HLH-2004方案治疗、2例放弃治疗。24例中死亡18例、失访1例、存活5例,生存时间3 d至2年4个月不等,中位生存期28 d。结论 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2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鼻咽抽吸物,采用多重PCR检测1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RSV流行特征。结果 共纳入2 066例ALRI住院患儿,病毒检出阳性1 595份(77.20%)。其中RSV阳性检出826份(39.98%)。RSV阳性样本中,RSV-A阳性410份(49.6%),RSV-B阳性414份(50.1%),RSV-A与RSV-B均阳性2份(0.2%)。2013~2014年、2016~2017年主导流行亚型为RSV-B,2014~2015年、2017~2018年以RSV-A为主要检出亚型,2015~2016年为RSV-A与RSV-B共同流行。冬季检出率最高。RSV合并人鼻病毒为最常见的2种病毒混合检出组合(123份)。该组患儿较单一RSV检出患儿更易出现喘息(P=0.030)。在2 066例患儿中,单一RSV检出298份,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148份,其他病毒检出389份,病毒检出阴性241份。RSV单一检出组较其他病毒检出组和病毒检出阴性组月龄更小,更易发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及重症下呼吸道感染(P < 0.0083)。RSV-A阳性患儿中的男性比例高于RSV-B阳性患儿(P=0.004),而临床表现二者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2013~2018年重庆地区RSV-A与RSV-B既可分别主导流行,也可共同流行;RSV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最主要病毒病原,易导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RSV-A和RSV-B感染患儿临床表现无差异,但RSV-A更易感染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在危重新生儿遗传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66例疑似遗传病或诊断不明的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行WES检测,完成遗传病因诊断。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寻找相关的致病基因变异。结果 66例疑似遗传病或诊断不明的危重新生儿中,男34例,女32例,其中通过WES检测出有基因变异14例(21%);1例患儿经WES检测未见有基因变异,但因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色素失禁症,联合多重连接酶探针依赖扩增技术,检测到IKBKG基因4~10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变异。15例检测出基因变异的患儿中,致病性基因变异10例(67%);可疑致病性基因变异1例(7%);基因变异意义未明4例(27%)。15例患儿中有13例行染色体检查,只有1例染色体异常。结论 染色体检查不能作为遗传病的确诊手段,WES检测技术是寻找疑似或诊断不明的危重新生儿遗传病的重要工具,然而WES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联合其他测序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与归纳Asperger 综合征(AS)患儿的症状表现及其常见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对AS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行为观察、精神检查、问卷调查及韦氏智力测评量表等方法,归纳并分析95例AS患儿的主诉、症状、围生期及家庭情况、家族遗传史和常见共患疾病等临床资料。结果 AS患儿多见于男性,常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为首诊主诉,主要临床症状分别为人际交往障碍(95%)、兴趣狭窄(82%)、重复刻板行为(77%)、语意理解缺陷(74%)和不听指令(68%),多数患儿言语智商高于操作智商。AS患儿常共患其它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9%)、情绪障碍(18%)和精神分裂症(2%);共患情绪障碍多见于13~16岁年龄段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见于7~16岁年龄段患儿。61%患儿的父亲和43%患儿的母亲性格内向,且19%的患儿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结论 AS临床表现有其独特性,提高对AS及其共患病的认识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诊断AS,减少漏诊和误诊并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2 年9 例确诊为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影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特点、病原体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9 例患儿均以高热、咳嗽起病,在发病1~3 d 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一侧或双侧肺部呼吸音减低,肝脾肿大;合并呼吸衰竭6 例次、中毒性脑病6 例次、中毒性肝炎7 例次、休克3 例次、心力衰竭3 例次、肾功能衰竭2 例次。胸片或胸部CT 均表现为单个及多个肺叶段实变及不张, 4 例合并胸腔积液。纤支镜镜下均可见灰白色黏液栓堵塞支气管开口,吸出支气管样塑形物。9 例患儿均检出流感病毒(IFVs),以甲型流感病毒(IFV-A)为主(67%)。IFV-A 合并肺炎支原体及细菌的混合感染率为50%。3 例乙型流感病毒(IFV-B)感染患儿中,1 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9 例患儿均予抗感染、激素、丙种球蛋白及必要的呼吸支持治疗;均经纤支镜行内生异物取出及肺泡灌洗治疗;5 例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痊愈7 例,死亡2 例。结论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与重症肺炎类似;流感病毒是其主要病原;治疗上除抗感染、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呼吸支持等常规治疗外,经纤支镜内生异物取出及早期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吸入性和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Staphy1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SAP)的临床特点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确诊为SAP 的44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44 例患儿中,24 例为吸入性感染,20 例为血源性感染。结果 吸入性SAP 以3 岁以下婴幼儿多见,血源性SAP 以6 岁以上儿童多见。吸入性SAP 患儿咳嗽、喘息、湿罗音、呼吸困难和脓胸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源性感染者(P<0.05),而血源性SAP 患儿高热、意识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脓毒血症和皮肤软组织脓肿发生率更高(P<0.05)。吸入性SAP 分离株对阿莫西林/ 棒酸、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显著高于血源性SAP 分离株,血源性SAP 分离株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更高(P<0.05)。结论 吸入性SAP 好发于3 岁以下婴幼儿,呼吸道症状体征突出;血源性SAP 好发于6 岁以上儿童,感染中毒症状重,易致多器官感染和脏器功能损害。吸入性与血源性SAP 分离株的抗菌谱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225例 < 14岁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种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人偏肺病毒(HMPV)、腺病毒(ADV)9种病毒,以及百日咳杆菌(BP)、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结果 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2%(104/225),共检出7种病毒,依次为HRV(19.6%,44/225)、ADV(16.0%,36/225)、IFVB(5.8%,13/225)、RSV(4.9%,11/225)、IFVA(3.6%,8/225)、PIV3(1.8%,4/225)、HMPV(0.4%,1/225)。所有病原体中BP检出率最高,为28.4%(64/225),MP检出率为16.4%(37/225),CP检出率为0.4%(1/225)。哮喘轻度发作组BP检出率高于重度发作组(P < 0.05);重度发作组RSV和MP检出率高于轻度发作组(P < 0.05)。单纯BP感染、单纯病毒感染、单纯MP感染3组间阵发性咳嗽、痉挛样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患儿比例及肺部影像阳性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为BP、HRV、MP;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