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CMQ得分中面对分量表得分为(27.93±5.84)分,高于对照组,回避、放弃分量表得分为(10.91±5.90),(4.94±1.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5,2.24,9.7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面对、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总分为(20.50±5.50)分,低于观察组(30.35±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8,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总分及各条目均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变慢性乙肝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张海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11-201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采用SAS评分及SDS评分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烧伤整形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理情行为疗法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11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理情行为疗法,观察两组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应对方式(SCSQ)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降低(P〈0.05),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情行为疗法明显改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消极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9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授权赋能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策略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可有效提高RA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自我管理护理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短疲乏量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相关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我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减少治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3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支持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一般护理与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组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与自我调节训练,并分别在入院后、手术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支持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后心理支持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沟通配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整形美容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整形美容患者11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沟通配合激励式心理护理,采用评估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态与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患者面对、乐观和寻求帮助分数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5),姑息、逃避、宣泄、自我依靠和宿命分数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各分数改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个性化沟通配合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整形美容患者负性情绪,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访谈联合集体活动在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预构皮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面部大面积烧伤后行瘢痕预构皮瓣治疗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烧伤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访谈联合集体活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访谈联合集体活动可有效缓解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预构皮瓣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生产的初产妇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接受母婴保健的产后延续护理模式,分别于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及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产褥感染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EPD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EPD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行产后延续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产后抑郁心境,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产褥感染率,增强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提高自我效能感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对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外,由专职助产士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于干预前后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自我效能感干预可促使产妇自我效能感得分提高(P〈0.01),总产程时间缩短(P〈0.01),剖宫产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O.05)。结论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理论对改善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陈文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733-173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问卷及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情况及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干预后进行自我效能评分,研究组自我效能(33.78±6.11)分.对照组(29.11±6.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63.73±8.01)分,对照组(57.03±6.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增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心理健康、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临床试验的随访)与观察组(n=43,接受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均随访6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外观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回避和屈服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面对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可改善面部烧伤整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和术后外观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干预法对提升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源性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历时4周的自我效能训练。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SF-36量表中文版评估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多为中低水平,干预4周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认知行为策略指导的自我效能训练,可有效提升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干预前后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分娩应对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8—11月将93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待产的初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产前综合干预。采用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分娩应对量表(CCB)、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水平(0E.16、EE.16、CBSEI-C32总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32.55±10.77)分比(7.43±12.11)分],[(33.61±24.23)分比(2.51±11.19)分],[(68.77±45.35)分比(2.48±20.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960,-7.801,-8.922;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应对能力得分为(52.43±1.95)分,对照组为(28.67±8.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67,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疼痛感知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7,P〈0.05);在剖宫产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9%比3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3,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初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感知水平,提高分娩应对能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正向教育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病情稳定能理解量表问题并能作答时、出院后1年分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测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P=0.000),而对照组在干预后自我效能感比干预前有所下降(P=0.000)。结论正向鼓励、专业人员的定期辅导、家属的关心和支持等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指导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指导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台签式健康教育对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92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台签式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分别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Jalowies 应对方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GSES )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76.38±14.75)分,优于对照组的(52.18±1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6,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50.92±12.78)分,高于对照组的(35.98±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5,P<0.05)。 Jalowies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评分与Jalowies应对方式中的寻求支持、乐观、面对、情感宣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0.412,0.325,0.336;P<0.05),而与逃避、宿命、姑息、依靠自我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352,-0.372,-0.363,-0.341;P<0.05);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396,P<0.05)。结论台签式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学会调节负性情绪,从而提高自我效能,促进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和睡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的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概念等自护能力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确保有效的治疗,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其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7例肿瘤放疗患者(恶性肿瘤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恶性肿瘤组SAS、SDS得分及情绪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显示他们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恶性肿瘤组SAS、SDS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得分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呈负相关(P〈0.05或P〈0.01);恶性肿瘤组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呈正相关(P〈0.05或JP〈0.01)。结论:肿瘤放疗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身心压力,对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