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21-4121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治疗晚期膀胱肿瘤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涉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引流管较多。通常放置的引流管有Foley导尿管一根、左右输尿管内支架各一根、盆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静脉输液管、氧气吸人管等七条治疗管道,这些治疗管道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所以对这些治疗管道进行良好的护理,关系着手术的成败,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腹部手术后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腹部大手术后患者置有多根引流管,少则2根,多则11根。常见引流管有T管、U管、Y管、腹腔引流管、双套管、肝断面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各种目的不同、形状各异的引流管伴随患者度过治疗期。这期间引流管护理质量的好坏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甚至手术的成败都有很大关系。作者对200例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的护理作一回顾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男72例,女128例。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10岁。留置引流管最短的术后1天,为尿管;最长的185天,为T管。置引流管最多者11根,是坏死性胰腺炎;置引流管最少者为2根,是单纯大部胃切除。…  相似文献   

3.
董乾  杨宝华  罗忠 《华西医学》1999,14(1):104-105
根管治疗是通过根管处理,消除感染物质和根管充填手段保存牙齿的有效方法。最常用的材料为氧化锌丁香油湖剂。本方法采用二种根充糊剂分段充填根管,简化了操作。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自1995年采用本方法治疗我院门诊患有乳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患儿2...  相似文献   

4.
腹部大手术或腹腔感染手术后行三腔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是外科常用的治疗技术之一.三腔引流管由1根较粗的外套管和2根较细的内套管组成;内套管的1根接冲洗液,1根接负压吸引器以持续吸引.传统内套管的同定是采用胶布或缝线固定,但存在固定不牢,固定方法复杂,更换时操作繁琐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既能直观地观察引流管处皮肤情况,又能提供多根引流管固定,且可以防止局部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术后用腹带。此腹带的研制适用于外科术后多根引流管置管的个体化护理,其创新点在于将TPU及网纱材料应用于腹带的多头带,以便直观察看引流管处皮肤情况,同时多头带设有若干操作窗口,可依据患者引流管的位置、形状、管径及数量选择性地开启操作窗口,从而实现多根置管个体化护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既能直观观察皮肤引流管处情况且防止局部皮肤压疮,又能提供多根引流管固定的术后用腹带。此腹带的研制适用于外科术后多根引流管置管的个体化护理。此腹带的创新点在于将TPU及网纱用于腹带的多头带材料更利于直观观察皮肤引流管处情况,同时多头带设有若干操作窗口,其能依据患者的引流管的位置、形状、管径及数量选择性的开启操作窗口,以供引流管贯穿同时实现多根置管个体化护理。  相似文献   

7.
薛丽娟  马丽  沈艳 《护理研究》2009,(9):2437-2437
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用的引流管种类较多,有的用于灌注营养液,如鼻饲管、空肠造瘘管等;有的用于引流,如胃肠减压管、胆总管T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导尿管等;有的用于冲洗,如腹腔双套管等。若病人同时带有多根引流管时极易出现错误。因此,我科2003年开始使用引流管标记法来区分各种引流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不同留置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对96例行PTCD患者共留置112根引流管的护理观察与分析。结果:96例PTCD手术患者,术后分别留置外引流管90根、内外引流管22根,留置时间最短7d、最长3a。结论:PTCD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留置引流管应提供和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取得最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双套管负压引流管,常用于外科ICU腹部损伤术后腹腔的持续负压引流。其结构是在普通引流管内置一多侧孔内管,内管与外管间有间隙,保证空气进入,内管长与外管,并在体外接持续负压吸引。ICU患者常需留置左、右2根双套管负压引流管,而通常这样的2根管就需占用2个中心负压接口,当仅有一个中心负压接口时,则无法实现两处同时吸引。我科根据此情况利用三接口“Y”型管达到“一负压两吸引”的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BT-224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蠕动泵管是常用的消耗品.可是原装仪器的泵管包括配件在内只有二根,远不够用.笔者应用美国Medica电解质分析仪溶液箱中的硅胶引流管,替代BT-224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蠕动泵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导管留置已成为常用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临床手术治疗后经常用2~3根引流管为患者引流[1]。临床实践表明,此种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和积液排出,确保管腔畅通,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康复[2]。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病灶部位、术式的不同,引流管应放置在不同位置[3],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措施也不尽相同[4]。优质的术后引流管护理是确保引流管妥置并提高术后安全性、促进康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例1.男,38岁。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术中放置引流管4根,其中在胰腺前左下方放置蘑菇头引流胶管1根,于左上腹壁另截口引出、固定。病情稳定后,于术后1周拔管,但施力或旋转均拔不动蘑菇头引流管;故再次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腹部,见引流管管头的4个管臂已塞满肉芽样组织,牵拉不动,剪断管臂,方松开管头,取出引流行。术后1周拆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单J管是泌尿外科常用的一种引流管,主要用于全膀胱切除、肾穿刺造瘘病人,在输尿管中起支架引流作用.临床上没有与单J管连接相匹配的引流管,我们以往临床上常把单J管尾端直接插入引流管,再用胶布在引流管接头处固定,但这种方法单J管和引流管不匹配经常有引流液从连接处渗出造成胶布渗湿发生引流管脱落,我们经反复试验找到一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在机用镍钛锉行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管治疗是一种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预备根管,将存在于牙髓腔内已发生不可复性损害的牙髓组织和作为根尖周病的病源刺激物全部清除,以消除感染并使根管清洁成形,再经过药物消毒和严密地充填根管以达到防止再感染的目的。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是近年我国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为使患者对根管治疗方法及相关知识有科学的认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疲劳,提高术中的配合程度,我们对2005年3—6月选择首次行根管治疗术的7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采用低位三管引流(经肛管在直肠腔内放置2根引流管,经肛管旁途径于骶前间隙放置1根双套引流管)治疗89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89例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采用低位三管引流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结肠造瘘,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4.8±11.4)d。结论定时冲洗低位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辅以必要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以及因治疗疾病的需要,外科手术后带管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这些患者的延续管理是外科医生比较棘手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我院伤口门诊通过改善硬件设施、改变运行模式、增加和培训人员、制定拔管操作流程、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由伤口专科护士介入医院手术科室带管出院患者的拔管管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共拔除各类导管4923根(其中皮下引流管1531根、导尿管1272根、腹腔/盆腔引流管1082根、造口支撑棒532根、空肠造瘘管363根、输尿管支架管143根)。共发生拔管并发症42例,其中拔管困难共21例(腹腔引流管17例、皮下引流管2例、导尿管2例),大网膜脱出10例、头晕等不良反应11例,以上出现拔管并发症的患者都得到积极妥善的处理。我院伤口专科护士介入手术科室带管出院患者拔管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医生工作量,改善病房环境、减轻疫情防控压力,也提升了伤口专科护士专业能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最基本方法。而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的基础。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大致分为四种:常规法、逐后退法,艰向预备法、超声法(我科未开展)。常规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但它的缺点较多,它扩根时操作难度大,且易引起人为性的根尖炎症状,如叩痛,肿胀等。逐步后退技术不仅简化了操作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人为性根尖炎症的发生。根向预备技术又名逐步深入法,它更好地减少了根尖炎症的发生,使其肿胀,疼痛机率降低了很多。  相似文献   

18.
我们将香烟引流管稍加改装,做成一种负压引流管,用于胆瘘、肠瘘和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引流,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引流管的制作和使用:在烟卷引流条中央置入一根剪去前端并有4~5个侧孔的16~18号尿管,香烟引流前端橡皮膜上仍剪数个侧孔,并将其上端之橡皮膜用丝线扎紧于导尿管上,防止吸引时漏气漏  相似文献   

19.
根管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清洁和成形根管,并将其完全封闭,以防止根管的再感染和根尖病变的发生。根管充填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根管充填的质量与根管治疗术的预后呈现正相关。为了寻求根管充填所获得最好的根管封闭效果,学者们进行了多项研究心。目前常用的充填方法有冷侧压,垂直加压和热牙胶等。我科于2004年引进连续波技术SystemB和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对采用根管充填技术中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BT-224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蠕动泵管是常用的消耗品。可是原装仪器的泵管包括配件在内只有二根,远不够用。笔者应用美国Medica电解质分析仪溶液箱中的硅胶引流管,替代BT-224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蠕动泵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将用完的Medica溶液箱中的四个包取出、折开,除废液包无硅胶引流管外,其余A、B、洗液三个包均有硅胶引流管,它的规格与BT-224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原装蠕动泵硅胶管一致。1.2硅胶引流管按原装泵管剪成长14.4cm洗净晾干备用。若需更换泵管,即从蠕动泵托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