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2.
沈展 《河北医药》2011,33(23):3565-356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u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8例U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分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2组治疗前hs-CRP、IL-6、TG、TC、LDL-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及IL-6治疗2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无显著变化(P〉0.05)。Hs-CRP、IL-6与血脂水平均无相关性(r=0.203,P〉0.05;r=0.31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可能通过独立于其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症作用发挥对UA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变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7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指标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治疗组血脂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变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高血脂及血流变状态,更有效的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均明显下降,而HDL—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上官杰  唐浩  王东海 《中国药房》2013,(48):4562-456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昔莫司组和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阿昔莫司)。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阿昔莫司组患者给予阿昔莫司250mg,每日早、晚各服1次;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昔莫司,用法、用量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相同。3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计算达标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肌酐(Cr)、血清肌酐激酶(cK)、磷酸肌酸(Cry)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TC、TG、LDL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阿昔莫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HDL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TG、LDL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且TC、TG、LDL、HDL达标率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昔莫司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内皮素(田)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80例E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降压治疗,40例)及阿托伐他汀组(常规降压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40例),另选取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ET和NO水平。结果脚患者治疗前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EH患者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NO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ET降低和N0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改善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管内皮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4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RP水平及安全性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WF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CRP水平,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查颈动脉B超有粥样硬化斑块(IMT≥1.2mm)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其他调脂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6,12个月复查颈动脉B超及血脂指标。结果干预组颈动脉动脉斑块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观察组)80例,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入院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PCI术前2h再次顿服阿托伐他汀40rag,术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之后减为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Z0mg/次,1次/d,观察PCI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前、后TC、LDL—C、TG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续贯疗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调脂,降低hs—CR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使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天2次;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晚间顿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在人院后24h内随机分到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mg/d,11=30)及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疏血通6ml/d,/1=30)。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经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较他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ACS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血脂及CRP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岩 《中国实用医药》2008,3(4):112-11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55例,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各指标较入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的调脂作用较血脂康胶囊强,且起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射血分数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心功能、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TC、TG及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通过迅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而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与加用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治疗4周前后分别查血清HGF浓度和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同时选择2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血清HGF浓度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及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更显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短期阿托伐他汀可降低DCM患者的血清GHF浓度,该作用独立于其降血脂作用并与心功能的改善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每晚10mg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经用药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及血脂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UA患者血清CRP及血脂水平,具有抗炎、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值、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素-1、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2年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中能起到有效防治作用,显著降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慧平  李凌  李黎  王红晓 《中国医药》2007,2(12):718-7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正常对照组2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1次/d,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监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仪颗粒膜蛋白(GMP-140)、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常规治疗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本院9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47例。试验组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减少,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