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爱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66-206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I患者9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CI组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升高;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hs-CRP和IL-6有助于AC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从气道炎症和与细胞炎症因子关系的角度探讨苦碟子注射剂治疗AE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剂40mL,iv gtt,qd,疗程为14d。2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PN、IL-1β、IL-6、动脉氧分压[P(0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02)]、纤维蛋白原定量(FBG)、D-二聚体定量(DD)等指标,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PN、IL-1β、IL-6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ANP、IL-6、IL-1β、P(O2)、P(CO2)、FBG、DD及CCQ评分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IL-6、1L-1β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AP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PN、IL-6、IL-1β、P(O2)、P(CO2)、FBG、DD及CCQ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剂可以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清IL-1β、IL-6及升高APN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发挥降低气道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与气流受限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观察组90例COPD患者(其中轻度、中度、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各30冽)及3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IL-6、IL-8、hs-CRP水平,并据气流受限程度分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结果COPD患者组IL-6、IL-8、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COPD患者中、重度通气障碍组IL-6、IL-8、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通气障碍组(P〈0.05),重度通气障碍组IL-6、IL-8、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通气障碍组(P〈0.05)。结论IL-6、IL-8、hs—CRP共同参与了气道炎性反应,血清IL-6、IL-8、hs-CRP与气流受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1L-6)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1周;辛伐他汀干预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日40rag治疗l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1周及术后24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和IL-6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后,辛伐他汀干预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和IL-6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术后m清hs—CRP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增加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辛伐他汀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浓度;辛伐他汀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息者血清hs—cRP和IL石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完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90例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同期20倒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治疗组不给予调酯药。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空腹血清IL-6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瑞舒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P〈0.05)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12周后明显下降(P〈0.05)。他汀治疗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可抑制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一10的含量。结果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心功能Ⅱ、III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和对照组(P〈0.05)。CHF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55,-0.751)。CHF组血清IL-10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476)。结论TNF-α、IL-6、IL-10水平与CH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IL-6、IL-8及脂联素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脂联素含量,并与9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升高,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IL-6和IL-8水平随梗死体积增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升高,脂联素水平则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清IL-6、IL-8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3,r=-0.715;均P〈0.05),IL-6与IL-8呈显著正相关(r=0.830,P〈0.01)。结论血清IL-6、IL-8及脂联素水平反映了病情轻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6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43例,重度窒息23例)作为2个窒息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以及第7天的血清hs—CRP和WBC数。结果24小时内hs—CRP,轻度窒息组的为(2.98±0.96)mg/L,重度窒息组的为(7.18±1.46)mg/L;轻度窒息组的WBC为(17.65±4.22)×10^9/L,重度窒息组的为(25.12±6.51)×10^9/L。2个窒息组血清hs—CRP和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hs—CRP在3组问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WB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hs—CRP和WBC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程度判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柏源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53-355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ET-1)、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为氟伐他汀40mg和80mg治疗组;另外选择∞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ET-1、IL-6和APN浓度。结果治疗前40mg和80mg治疗组患者血清ET-1、IL-6水平高于对照组(t=4.755、4.342、4.567,4.696,均P〈0.05),血清APN水平低于对照组(t=4.133、4.27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1、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血清APN水平明显升高(t=4.012、4.213、4.332、4.576、4.969、4.578,均P〈0.05),但80mg治疗组更为显著(t=3.558、3.332、3.911,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ET-1、IL.6水平升高,APN降低,氟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ET-1、IL-6,升高APN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与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0例)和氯沙坦组(50例),分别予以口服替米沙坦和氯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清APN、hs—CRP和TNF-α表达及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均实现血压达标。治疗开始后,替米沙坦组APN升高较氯沙坦组快(P〈0.05),替米沙坦组hs-CRP、TNF-α水平降低亦均较氯沙坦组快(均P〈0.05)。两组均随访4个月,替米沙坦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5/50),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的24.5%(12/49)(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hs—CRP、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较氯沙坦更显著,更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APN)及血脂等变化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62例内分泌科诊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在本院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依据T2DM患者踝肱动脉指数(ABI)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下肢动脉病变组(PAD组)和非PAD组。测定各组血清hs-CRP、IL-6、APN、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hs-CRP、IL-6、FPG、HbA1c、血脂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P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D组hs-CRP、IL-6水平高于非PAD组(P〈0.05或P〈0.01),APN低于非PAD组(P〈0.01)。结论 hs-CRP、IL-6、APN、血脂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人群的hs-CRP,MMP-9,TIMP-1及观察组的呼吸功能。结果观察组hs-CRP,MMP-9,TIMP-1,MMP-9/TIMP-1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观察组FEV1%为(43.6±14.9)%,与hs-CRP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6133,P<0.05),与MMP-9/TIMP-1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2644,P<0.05)。结论 Hs-CRP和MMP-9/TIM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与凋亡因子(Fa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与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6和Fas的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IL-6与Fas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as介导COPD患者的免疫细胞凋亡,IL-6与Fas共同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性反应,对判断COPD的急性加重及呼吸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22-123,126
目的:探讨分析对院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急性发作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1±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延续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急性发作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100名,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GDM45例,正常糖耐量组(NGT)55例,同时收集50名非妊娠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PN、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非妊娠对照组相比,妊娠期妇女血清IL-6、hs-CRP、TNF-α、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水平及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升高而APN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0.05);GDM组血清IL-6、hs-CRP、TNF-α以及HOMA-IR又较NGT组显著升高,而APN水平则明显降低(均P<0.01)。在妊娠期妇女中,APN与hs-CRP、IL-6、TNF-α、TG水平及HOMA-IR呈负相关(r=-0.391、-0.373、-0.381、-0.352,-0.407,均P<0.01);在校正了年龄、孕周、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后APN与hs-CRP、IL-6、TNF-α仍呈负相关(r=-0.322、-0.324、-0.314,均P<0.01)。结论 GDM患者APN水平明显降低,其可造成GDM患者炎症反应失衡,可能是导致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CT、hs-CRP和PA水平,观察COPD患者病情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PCT和hs-CRP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缓解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PA水平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水平低于缓解期(P〈0.05)。血清PCT和hs-CRP水平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而相反,PA水平则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hs-CRP和PA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和PA,对判断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受损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吸烟比例及吸烟史,肺功能检查中的肺功能1 s用力呼气比、用力呼气容积。结果观察组Velcro啰音、杵状指和桶状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叩诊清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史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1 s用力呼气比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呼气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长期吸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听诊出现双肩胛下广泛Velcro啰音,并伴有杵状指和桶状胸者,应提高对其发生肺间质纤维化改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A组)60例和稳定期组(B组)42例;另选取我院普通肺炎患者9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血液,进行PCT、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氧饱和度(S02%)水平的检测,常规留取痰液做痰培养培养;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进行评估,记录患者呼吸困难指数(mMRC)、病情发作频率及最终转归。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CT、WBC、S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与稳定期患者PCT、WBC、CRP及S02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mMRC、2年内发作频率与入院次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痰培养率及2年内死亡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诱发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检测PCT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β2受体激动剂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