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应用的比较,探讨腋静脉穿刺置管的优越性。方法: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共60例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比较安全性,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种不同途径穿刺成功率结果比较,腋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穿刺成功率(P0.05);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穿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郭金叩  郭香芝 《河北医药》2010,32(6):750-751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对于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患儿,选择一种良好的输液途径,维持稳定的输液速度非常重要,以往新生儿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随着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发现这些部位静脉穿刺后留置时间不长,容易发生液体外渗、静脉炎等。2003年我科开展了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从腋静脉定位、穿刺方法、送管方式、置管期间护理等方面不断探索、比较和总结,逐渐提高了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工作中也体会到腋静脉输液带来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四肢留置针穿刺,将两组的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外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外渗情况差异显著。结论腋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头皮四肢穿刺相比较,腋静脉穿刺具有留置时间长、穿刺部位外渗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安全、易操作的静脉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通过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置管在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和手术治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置管。结论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具有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其操作容易,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为抢救治疗多发性创伤患者提供多渠道深静脉穿刺置管,提高多发伤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赵鹏  曾山  田智羽  王莹 《天津医药》2019,47(9):983-986
目的 探讨简易体表定位法穿刺腋静脉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选取起搏器植入患者96例,随机分为腋静 脉穿刺组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各48例。腋静脉穿刺组将锁骨中内1/3交点作为唯一体表定位点。置18G穿刺针尖 于该点锁骨上沿,针体外偏并与矢状长轴夹角45°,针尾处为体表进针点。穿刺针指向锁骨定位点,与胸壁呈30°~ 45°负压进针穿刺腋静脉。锁骨下穿刺组采用标准锁骨下穿刺方法。对比2组患者静脉穿刺时间、X线下调整穿刺比 例、盲穿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和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相比,腋静脉组穿刺时 间更长(min:3.35±0.97 vs. 2.74±0.90,P<0.01),X线下调整穿刺比例更高(22.91% vs. 8.33%,P<0.05)。2组患者盲 穿成功率(70.83% vs. 81.25%)和穿刺总成功率(93.75% vs. 89.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未出 现血管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组出现4例。结论 简易体表定位法穿刺腋静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 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腋静脉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NICU患儿采用腋下表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结果 42例保留时间96h,堵管 3例,外渗 4例局部感染1例.结论 使用腋静脉穿刺可避免并减少特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适用于24h连续输液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 用超声对胸前区腋静脉段及伴行腋动脉进行测量.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和平面内技术行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腋静脉第二段区域位于锁骨下缘中点外1-3 cm处.在锁骨下缘中点外3cm纵线上,穿刺点至锁骨距离为(5.22±0.43) cm,向锁骨中点内1cm处进针,平均进针角度(42±4)度,平均进针深度(4.6±0.6)cm,平均穿刺次数(1.00±0.86)次.随访评价满意.结论 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可成功完成腋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2008年1月-2013年8月特大面积烧伤并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消除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穿刺困难的问题,能有效保护血管,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使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需进行临床输液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输液中选用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儿输液中选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体重增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使用腋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减少穿刺次数,明显减少患儿痛苦并延长其输液时间,提高输液效率,促进患儿吸收营养,快速生长发育,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科最常用的护理操作,以往我们输液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但易出现液体外渗、静脉炎、保留时间不长等现象.我科2010年9月-2011年3月对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置入套管针,成功置管44例,腋静脉穿刺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头皮、四肢,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早产儿静脉穿刺中应用腋静脉留置针,通过对400例早产儿的分组观察,早产儿腋静脉穿刺成功率比值高于对照组,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腋静脉采血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与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的新生儿56例,实施自身对照法,分别采取腋静脉采血和常规静脉穿刺采血,而后对这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以及对血常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为96.43%,较常规静脉穿刺采血高,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法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腋静脉采血组血液标本溶血、凝血以及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常规静脉穿刺采血组低(P<0.05)。结论经腋静脉采血可有效提高采血成功率,且不会对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症患儿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维护稳定的静脉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73例危重症患儿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腋静脉留置针输液1~7d,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效果好。结论采用腋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抢救危重症患儿,既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快速顺利给药,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进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进行总结。结果腋静脉留置针有易固定、保留时间长、无静脉炎发生的优点。结论患儿进行腋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身心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适合在新生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静脉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NICU患儿采用腋下表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结果 42例保留时间96h,堵管3例,外渗4例局部感染1例。结论使用腋静脉穿刺可避免并减少特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适用于24h连续输液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吴  黄迅 《江苏医药》2012,38(14):1675-167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用超声对胸前区腋静脉段及伴行腋动脉进行测量。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和平面内技术行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腋静脉第二段区域位于锁骨下缘中点外1-3cm处。在锁骨下缘中点外3cm纵线上,穿刺点至锁骨距离为(5.22±0.43)cm,向锁骨中点内1cm处进针,平均进针角度(42±4)度,平均进针深度(4.6±0.6)cm,平均穿刺次数(1.00±0.86)次。随访评价满意。结论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可成功完成腋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早产儿先按出生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组40例和极低出生体重组7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堵塞、脱管、静脉炎、渗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略高。极低出生体重组腋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稍长于超低出生体重组,穿刺成功率略高。结论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不良反应少,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早产儿安全输液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潘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143-144
目的观察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胃肠外(静脉)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应用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查组和对照组。观查组采用腋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及四肢浅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输入静脉营养液。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穿刺时间及平均每次穿刺日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渗漏、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腋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节省护理时间,与头皮静脉、四肢小静脉留置针及外周静脉置管相比,具有安全、容易操作、经济、实用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80例采用双腋静脉交替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80例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腋静脉管径粗大,行走直,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为抢救赢得时间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需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腋静脉置入PICC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两种方法一次穿刺和多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失败率,两种方法静脉炎的发生率、出血量和疼痛评分,置管后导管的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多次穿刺成功率为10%、失败率为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0%、多次穿刺成功率为23.3%、失败率为26.7%,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多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出血情况、疼痛程度、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能提高儿科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适宜在儿科患者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