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盐酸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酯类局麻药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国内也有少量报道,但我省尚未见相关的报道。本研究对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2.
3.
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新型酯类局麻药,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广泛应用,其麻醉强度是普鲁卡因的2倍、代谢速度是普鲁卡因的5倍、副作用是普鲁卡因的1/2[1],在母体和胎儿体内浓度低,适用于产科麻醉[2].自2004年始我们将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并与2%盐酸利多卡因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腹部手术普遍采用硬膜外麻醉。盐酸氯普鲁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类局部麻醉药,其在体内的代谢、麻醉效能与盐酸普鲁卡因相似,由于其起效快、毒性小,较高浓度时痛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可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本文分析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并与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2003年4月开始剖宫产应用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取得较好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住院产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年龄23~37岁,平均(32.4±4.8)岁;体重53.5~75.5kg。对照组43例,年龄24~36岁,平均(31.7±4.4)岁;体重5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2.5%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2.5%氯普鲁卡因和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血压变化、新生儿Apgar、NACS评分。结果氯普鲁卡因组比利多卡因组起效快。其阻滞程度及作用时间优于利多卡因组,但血压波动前组略大于利多卡因组。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产妇硬膜外阻滞及镇痛效果确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但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3%氯普鲁卡因和2%利多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2%利多卡因;试验组:3%氯普鲁卡因。行连续低位(L1~2)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平面上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但2组Bromage评分在1分以上之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麻醉质量0加1分所占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0%和85%(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均明显降低(P<0.05),在整个手术过程中HR和DBP无明显改变(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24h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于2%利多卡因,但两种局麻药整体麻醉效能相似。 相似文献
10.
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186例作为镇痛组,将未采用任何镇痛药物1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等。结果:两组产痛、产程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生出血率,出生后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NACS)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使疼痛阻滞完善,产程短,降低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盐酸氯普鲁卡因因其起效快(6~12min),时效短(30~60min),在其作为硬膜外麻醉用药时,追加剂量不易掌控,传统给药法易造成麻醉衔接性差,给患者在术中带来不适甚至疼痛,肌松效果差,让术者不满意。而靶控法能使麻醉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下腹部、下肢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各30例。行硬膜外(L2~3)穿刺置管,分别推注3%氯普鲁卡因5ml或2%利多卡因5ml。5min后,如无全脊麻反应,分别追加局麻药10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持续时间和心率、呼吸、血压、SpO2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均〈0.05),麻醉持续时间相似(P〉0.05),两组呼吸、循环变化一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较利多卡因快,痛觉完全消失快,在持续时间上两者无明显差异,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0℃与常温(27℃)下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的患者50例,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I或Ⅱ级,随机分组为2组:常温组和10℃组(均n=25)。硬膜外麻醉间隙,选在T12(胸椎12)到L4(腰椎4),头向置管3 cm,分别用10℃和常温的氯普鲁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记录各组局麻药起效时间(t1)、阻滞时间(t2)和牵拉反应(TR)及寒战反应(SR)发生例数,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局麻药起效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时间,常温组较10℃组明显延长(P<0.05);牵拉反应,常温组较10℃组明显减少(P<0.05);2组均没有发生寒战反应。结论氯普鲁卡因低温(10℃)较常温可延长硬膜外阻滞麻醉时间,减少术后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观察国产3%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和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8~63岁、股骨干、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双盲分成A、B、C、D 4组,每组40例.A组应用国产3%盐酸氯普鲁卡因、B组2%利多卡因,C组0.25%丁卡因混合液(1%丁卡因5 ml+2%利多卡因10 ml+生理盐水5 ml,1:2:1液),D组1.73%碳酸利多卡因.L2~3间隙硬膜外阻滞.结果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A、D两组相当,明显快于B、C两组,C组最慢.痛觉消失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A组明显短于另3组.阻滞平面A、C较B、D两组宽1~2个脊髓节段.运动阻滞程度4组无明显差别.痛觉恢复5 min后疼痛程度A组显著大于另3组,且运动功能恢复最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A、B两组在各时间点相对平稳,C、D两组在给药后15~30 min下降明显.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缓A组2例、B组6例、C组25例、D组12例.4组均无明显局麻药毒性反应及变态反应,但有不同程度的颤抖.结论国产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时起效快,与1.73%碳酸利多卡因相近,镇痛作用和运动阻滞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且作用时间相对短,可控性好.因其pH值为3.3,应避免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ASAⅠ-Ⅱ级行剖宫产者43例,均足月分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年龄23—34岁,体重51。73奴,身高147~167cm,采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21例,年龄22~35岁.体重52~74kg,身高149~169cm,采用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18.
国产氯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日渐增多。笔者为观察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盐酸利多卡因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国产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60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3~71岁,体重40~71kg,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T1-2或2-3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6cm,观察组注入1%氯普鲁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5ml,对照组注入1%利多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5ml,5min后,两组分别给予同类药18ml.观察项目:(1)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2)给药15min后麻醉阻滞范围.(3)呼吸循环改变:患者入室时、麻醉后10min、20min、30min、60min时HR、BP、RR、SPO2.(4)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头昏、倦怠、感觉异常、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结果 两组病人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4.8±0.9min和5.4±1.1min(P>0.05),痛觉消失时间分别为12.2±2.3min和13.3±3.1min(P>0.05),痛觉恢复时间分别为49.2±1.45min和50.1 13.8min(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给药后HR、BP、RR、SPO2各组数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例(3.3%)和6例(20.0%)(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其麻醉效果与1%利多卡因相同,但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