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近年来冠心病(CAD)防治重点之一,由于发作隐匿,易被患者忽视,不少CAD患者发病或猝死前毫无症状,故SMI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动态心电图(DCG)是检测SMI重要方法之一,对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8例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但无胸痛症状的体检者,常规行Hoher检查,评价其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对达标者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程度进行Gensini积分评价,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3例(43/98)提示TIB达标,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34例(79.1%)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9例(20.9%)造影无明显异常;相关性分析表明TIB的大小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r=0.568,P〈0.01)。结论Hoher检查中采用TIB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心肌缺血的程度,对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SMI的检出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艺芳  张宝军 《河北医药》1991,13(2):113-114
本文对87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与常规心电图(ECG)对比分析,结果示DCG对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ECG,并发现DCG不仅对心律失常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判断心律失常的严重性及预后,对观察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本文就2007-01-2010-10我院12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与同期所作的DCG进行对比,其中经DCG监测记录有心肌缺血表现的11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痛型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1组为确诊冠心病患者作DCG者186例,另1组老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作DCG136例,2组结果对比观察。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186例DCG检出ST—T患者128例,老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136例,DCG检出SMI患者123例。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痛型心肌缺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文珍  郑剑峰 《哈尔滨医药》2011,31(6):409+411-409,4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用DCG记录96例冠心病患者ST段下移阵次数、ST段下移持续时间、当时有无症状、发作昼夜时间规律及发作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缺血性ST段下移336阵次,其中无症状发作246阵次,有症状发作90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5.4~12)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4~24.6)min/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较高,大大提高了SMI的检出率,为目前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冠心痛患者85例,均行DCG及ECG检查,分析DCG与ECG心肌缺血阳性检出情况、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结果、DCG检查正常窦性R-R期间总体标准差(SDNN)评估患者心率变异性、检查舒适度.结果 DCG检查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77.65%高于ECG检查48.24%(P<0.05);DCG检查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高于ECG检查(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DNN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DCG检查舒适度评分低于ECG检查(P<0.05).结论 与ECG检查相比,DCG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且对心绞痛发作类型有更好辨别能力,具有更高诊断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患者不适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拟诊冠心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动态心电图中SMI的发生情况及其对SMI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确诊SMI者43例(84.31%),73.89%阵次发生在活动、饮食时,SMI平均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P<0.05),但二者ST段下移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参照后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的敏感度为84.78%,特异度为75.00%。结论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可全面评估SMI发病特征,建议作为诊断SMI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9.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DCG)作为无创诊断冠心病常用方法之一,它的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不易发现的,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捉供重要依据。但部分冠心病患者可以不伴DCG缺血性改变。本研究对DC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特点,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由于症状缺乏,使医务人员与患者均对其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随着近年来医学的发展,对SMI的检出也逐渐提高,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有些引起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冠状动脉狭窄不一定伴有症状,但预后并不一定比有症状的心肌缺血佳。我所近年来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活动平板负荷试验检查发现不少有SMI,但本文仅限于将行过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期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例作一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2导联DCG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冠心病者检出缺血型ST-T变化者53例(88.33%),共155阵次.属SMI者115阵次(74.19%),有症状40阵次(25.81%).115阵次SMI中66阵次(57.39%)与轻微的体力劳动或脑力活动因素有关,49阵次在安静时出现(42.61%).115阵次SMI中在6:00~12:00发生者占42.61%,0:00~6:00发生者占12.1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MI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缺血持续时间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病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180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本组18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2050阵次,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发生1184阵次,占57.8%。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系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的主要相关症状,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普遍存在于冠心病患者中。SMI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因此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毫无症状。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SMI的有效方法。现将我们应用动态心电图对22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SMI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AECG)是监测冠心病(CHD)心肌缺血,评估心肌缺血进展情况及评价疗效的一项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的无创检查技术。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可能为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先兆,早期发现可进行合理治疗,对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有重要意义。笔者对132例CHD患者进行了AECG监测,以探讨CHD患者SMI的检出率、产生机制、昼夜规律,以及AECG对SMI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电图对早期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应常规作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并依据其发作规律作出应对治疗措施。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生活日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DCG)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或住院主诉心悸的患者120例,分别行常规心电图( ECG)和DCG检查,并对其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CG对心悸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较EC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活动状态下心悸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安静状态下发生率高( P<0.05)。结论 DCG在心悸患者中有其特点并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河 《医药世界》2010,(9):1098-1098,110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Holter系统记录仪对7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2通道闪光卡式24h连续记录检测,同时记录患者活动及感觉情况。结果 79例冠心病患者中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占62.03%;伴典型心绞痛占11.39%;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占50.63%。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率最高。结论 DCG可以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进行及时的诊断、预报,有效地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ECG testing,TET)对CohnⅠ型无症状心肌缺血(sli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拟诊的145例CohnⅠ型SMI进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观察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TET诊断CohnⅠ型SMI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67.2%,准确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82.0%;多支冠状动脉病变TET阳性率与单支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2个危险因素组TET检查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无/1个危险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TET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T对CohnⅠ型SMI的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与SMI的危险因素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陈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32-283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t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139例DC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27例,占19.4%;2支血管病变66例,占47.5%;3支血管病变46例,占33.1%;2-3支血管病变合计112例,占80.6%。结论:冠心病单支血管病变患者DCG正常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有关;2-3支血管病变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对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应根据病史、心前区不适发作特点等作出初步判断,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DCG)与冠脉造影(CAG)对比分析研究,探讨D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DCG监测记录确定心肌缺血,并与这些患者的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66.5%;男性的敏感性是78.6%,特异性是82.5%;而女性的敏感性是70.8%,特异性是61.5%;男女性的敏感性相似,但女性的特异性较男性低(P〈0.05)。结论DCG监测冠状动脉缺血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