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单秀山 《海峡药学》2012,(11):81-82
目的探讨对比雷贝拉唑分别联用伊托必利与多潘立酮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4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73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和伊托必利50mg口服治疗,对照组(73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和多潘立酮10mg口服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内镜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内镜下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用伊托必利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雷贝拉唑联用多潘立酮,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花垣县民族中医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雷贝拉唑的基础上联合伊托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呕吐、胃灼热、胃胀、胸骨疼痛以及反酸评分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很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的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的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且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多潘立酮10 mg,3次/天;观察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天,伊托必利50 mg,3次/天。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内镜检查结果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并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内镜检查结果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93.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和75.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轻度腹泻,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联合应用对于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RE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3)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n=53)予以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均治疗7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23%(51/53)VS 79.25%(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周后,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RE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80.85%,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6%、8.51%,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参考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取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胃镜检测总有效率为92.11%,均高于对照组的84.21%、71.05%(P<0.05);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胃镜检测结果,缓解其临床症状,且可兼顾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9,(1):147-149
目的:评价盐酸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烧灼感、反食和反酸)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烧灼感、反食和反酸)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烧灼感、反食和反酸)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效改善了其症状与EGFR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 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较快缓解RE的症状、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及伊托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及伊托必利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8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及伊托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与雷贝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8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4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bid;多潘立酮片10 mg,tid,均为餐前半小时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160mg,tid.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内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症状总有效率为89.6%(129/144),对照组为60.4%(87/144).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炎愈合及炎症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132/144),对照组为64.6%(93/144).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在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生儿喂养困难时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O12年1月-2O13年9月收治的142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3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粪便呈现稀糊状,给药剂量降低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当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时,适当地给予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RE患者87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服用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同时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5mg,3次/d;对照组42例,服用奥美拉唑20mg,2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和胃镜下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8.6%(33/42),P〈0.05],2组患者治疗后内镜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32/42),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RE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消化科常规治疗,使用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评分明显降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比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46<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反酸、烧心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2±1.2)、(5.5±2.0)、(8.1±1.2)、(11.2±1.7)d,均短于对照组的(5.1±2.1)、(7.3±1.2)、(10.2±2.5)、(13.1±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39<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用药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沈静言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63-206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雷贝拉唑10mg,早晚各1次,餐前服用;莫沙必利5mg,3次/a,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1次/a,餐前服用;莫沙必利服用方法同上。两组治疗6周,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76.4%),(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改善迅速,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2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奥美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雷贝拉唑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雷贝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6.1% (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结合莫沙必利的临床价值.方法 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肠激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而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莫沙比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及症状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发作频率及症状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GERD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