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进餐馆坐下,一位年轻又很精神的小帅哥递上一本印得花花绿绿的菜谱。我看了他一眼,指着菜单上的“木须肉”说:“这个长胡子的是什么木头,红木?花梨?”小堂倌自作聪明“:这单子印错了,应该是苜蓿肉。”“那就更不对了。你说木须肉还沾点边,因为此菜的主料是肉片炒鸡蛋,俏头是黄瓜和木耳。木耳也算是木头上长的胡子。可是苜蓿是野菜,原是喂牛的呀。”  相似文献   

2.
近来,笔者应邀在不少地方举办讲座,听者踊跃,并提出不少问题,足见人们对食文化之关心。 笔者在拙文《食文化是个大文化圈》中曾议到:“中国食文化不仅是就吃论吃,而且是在于它的最高的哲学文化层次。同时,食文化又是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三大门类的大学科。”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小就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是我们发明的,但是在航天航海上我们却落后人家一截子。火药是我们发明的,但是近代以来却经常挨洋枪洋炮。这使我们每读近代史时都有些憋气。可是,中国食文化对世界做出过四大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很增加了我们说话的底气。  相似文献   

4.
笔者书斋的镇斋之宝是一幅清道光年间何绍基的墨宝.何绍基(公元1799-1873年),字子贞,晚号猨叟,道光进士.官至编修.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  相似文献   

5.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中,大部分都与发酵食品有关。发酵食品是我国古代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以酿造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它们的品种很多,最主要的是酿酒,醋、酱和酱油,也是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酿造调味品。此外,腌酱菜、腐乳、乳酪等发酵食品也都是我国人民普遍喜爱的传统食品。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在生物化学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少小离家老来归,乡音难改,乡味难忘,这是许多人终生难忘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很自然的。因为乡味天天品尝,惯了,也爱了,所以真的是不易改变的。所以说,若想了解一个民族,必先了解其肠胃。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物产各有特色.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传统风俗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年至古稀忽然想喝起粥来。小时候日子穷,粥是家常便饭。后来懂了些事,读了陆游先生的《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才知道喝粥如此之神。又读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有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方知这粥乃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也。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一万年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三项划时代的成就: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从而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三项成就,为人类文明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如今,当孩子们在夏令营中围着篝火翩跹起舞的时候,觉得那是一件非常惬意的游戏。岂知在上古,原始火堆曾经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从吃烤肉、吃爆坚果到以泥浆烧制陶器,催生了诸多文明成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龙是华夏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生物。它亦真亦假,亦虚亦实。没有人亲眼见过其面,而古人却视之为图腾,希望分享它的神力以驱邪纳福。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任何动物可与之相比,能在精神上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维生文化使得中华民族走上了“食草”的道路,催生了中国古代的种植业和制陶业。但是,中国人并不排斥食肉,而且中国古代也有着比较发达的养殖业,只是这种养殖业是伴生着种植业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它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每个民族都有一整套吃的文化。如果我们将西方人看成是以主食动物脂肪来维持生命的食肉民族的话,那么中国人就是一个以主食五谷杂粮为生的食草民族。其实“吃草”也好,“食肉”也罢,在人类进化和社会演变的历程中,各民族几乎都同时经历过一个从饮血茹毛的食肉时代(旧石器时代)到以种植谷物谋生的食草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但是,中华民族为什么没能像西方人那样转向“食肉”,却一直延续着“食草”的传统呢?这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整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吃,对于中国人太重要了,有人说那是一种“泛食主义”的文化倾向。比如把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总之,“一不小心”就会把什么问题都说成饮食。既然什么都是吃或可以被看作吃,说成吃,那么,会不会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  相似文献   

15.
食物有甜、酸、苦、辣、成这五种味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一般的人都会分辨。古代很早就懂得五味,这是因为国人有“水火相憎,鼎鬲在其间,以味和之”的情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俗话:“家有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讲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七种材料。可见盐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必需品。  相似文献   

17.
厨师在我国古代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圣贤曾教导人们“君子远庖厨”,好像厨师是小人干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但是,这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我国古代,厨师也有获得很高地位的时候,有时甚至会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相似文献   

18.
糖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也是人们生活中表示甜蜜、喜庆的符号.结婚喜庆最普遍的表达方式是向亲友们发放"喜糖".  相似文献   

19.
茶是食物又是饮品。茶文化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更是品出来的。茶文化涉及到茶史、茶政、茶制、茶艺、茶理、茶礼、茶德、茶俗、茶诗、茶书等等,是中国传统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依靠文化产生了“产食革命”的一次飞跃。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的第一个重要的关键。在依靠天赐食——狩猎与采集维生的时代里,食物的供给无法维持持续与稳定,加上天灾、兽害与疾病,人类只能维持人数极少的群体,无法发展成为较大的社会。而“产食革命”则突破了这个食物供给的瓶颈。人类食源的稳定、持续与丰富,不但足以支持较大的人群组织(如部落、城邦与国家),还可造成剩余,累积成财富。因此,人类有更多的空间可以从事产食以外的活动,并创造出更复杂更丰富的文化内容。我们有理由说,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泉,是食文化带动了其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