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以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为主题,对实施活动前1个月耳鼻咽喉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进行真因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后1个月出院病人回访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院病人开展品管圈后电话回访率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制订标准化回访流程,可有效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电话回访中,QCC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建立QCC活动小组,确定"规范神经内科电话回访工作"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对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科室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满意率及出院患者复诊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法,通过绘制柏拉图、鱼骨图,分析电话随访不成功的原因,以此作为规范电话随访的切入点,就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电话随访的成功率、满意率及出院患者复诊率,评价活动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出院患者的随访成功率由74.12%增长到93.96%,出院患者满意率由95.69%升至98.43%,复诊率由51.77%上升至72.96%,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三者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目标完成后,本科室圈员的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较活动前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该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电话随访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QCC活动前2014年6月出院患者112名为对照组;于2014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措施,选取2015年1月QCC活动后出院患者128名为观察组,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情况。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包括术后伤口管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满意率等情况。结果QCC活动后,患者对出院健康宣教的知晓率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C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成立品管圈,确定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电话随访率及满意度为主题,分析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将2013年1~6月出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6~12月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电话随访成功率及随访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品管圈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精神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电话随访率及满意度,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服药治疗及健康指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活动前,收集NICU住院患儿69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到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活动后,同样收集69例NICU住院患儿,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儿和出院1个月母乳喂养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有利于提高住院和出院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使患儿家属坚定母乳喂养信念;同时QCC活动的开展,提高圈员运用QCC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及运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收治的住院患者各150例,比较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缺陷及投诉发生率、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出院电话回访率。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缺陷及投诉发生率、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出院电话回访率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QCC活动在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组织QCC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对影响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的缺陷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实施后对比QCC实施前、中、后电话随访成功率、实施前后影响随访因素缺陷人次及无形成果各项目评分值,从而确定活动效果。结果实施QCC之后的电话随访成功率(89.90%)高于实施中(73.32%)且明显高于实施前(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缺陷人次较实施前显著下降(P0.05);目标达标率119.70%,进步率74.03%;无形成果各项目评分平均值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QCC活动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在科室内组织护理人员成立QCC小组,通过选定主题、拟订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步骤对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QCC活动,观察实施QCC活动前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能力。结果:经实施QCC活动后,普外科手术患者低体温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能力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QCC活动,可有效控制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每位圈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秀荣 《全科护理》2016,(27):2887-2888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就诊病人中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确定活动主题,选取2014年2月—2014年5月(QCC活动前)门诊病人3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5年5月(QCC活动后)门诊病人30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从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两方面进行活动安排,统计两组病人就诊所需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后挂号时间、就诊时间、检查化验时间、取药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门诊就诊病人中实施品管圈活动(QCC)可以缩短病人就诊时间,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QCC活动前后分别随机抽取在本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符合标准的31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及真因确认,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QCC活动前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开展QCC活动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品管圈活动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能准确发现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制定对策,切实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护理服务内涵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个人物品交接缺陷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ICU患者个人物品交接的缺陷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QCC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个人物品交接的缺陷率下降,患者满意率提高,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降低ICU患者个人物品交接缺陷率中,有利于降低ICU患者个人物品交接的缺陷率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封闭式护理的理解,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携带伤口高负压引流瓶的出院乳腺癌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出院的乳腺癌患者30例,回访患者100人次作为对照组;2016年1~2月出院的乳腺癌患者30例,回访患者100人次作为实验组,以"降低出院乳腺癌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主题的QCC活动,采取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原因、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及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对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携带伤口高负压引流瓶的出院乳腺癌患者开展以"降低出院乳腺癌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活动主题的QCC活动,能规范护士护理流程,减少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缩短患者诊疗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门诊患者诊疗时间较长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比较2014年6~7月(品管圈实施前)与2014年10~11月(品管圈实施后)各个环节诊疗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挂号收费、单项检查、取药及多项检查4个环节的诊疗时间均短于品管圈活动前(P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能缩短患者诊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在改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满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通过查现状,明要因,定方案,设目标,拟对策,抓落实等步骤开展活动。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1),圈员自我能力提升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促进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团队凝聚力及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质量改进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确立"RA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为活动主题,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半年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 QCC圈员活动开展半年后,RA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改进前的38.89%提高为93.06%,满意度由87.50%提高为97.2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RA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改进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降低血液透析(HD)患者发生低血压(IDH)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12月收治的42例HD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QCC活动;将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HD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IDH发生率和生活满意度,并记录QCC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IDH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 QCC活动后护理人员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QCC活动前(P 0. 05)。结论:QCC活动对降低HD患者IDH发生率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监护室(NICU)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关系和谐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人和圈"活动小组,运用头脑风暴、鱼骨图、真因查验对影响NICU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关系和谐度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改善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QCC活动后,NICU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圈员QCC手法应用、责任感、凝聚力,积极性沟通配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活动前显著提高。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NICU患者家属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关系和谐发展,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留置针使用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将"降低留置针使用中静脉炎的发生率"作为活动主题,通过实施QCC十大步骤,比较QCC活动前后留置针使用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开展QCC活动后,留置针使用期间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降低留置针使用期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E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及评价法确定主题,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况与设定目标,提出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高(P0.05),圈员能力得到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对急诊重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提高妇产科ICU患者候床时长家属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统一培训QCC知识基础上,在妇产科ICU开展QCC活动,选择"提高妇产科ICU患者候床时长家属满意度"为主题,应用自制量表随机对入住ICU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家属候床时间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活动前与活动后相比,家属满意度显著改善,活动前家属候床时间总体满意度为64.5%,活动后为85.7%,进步率为32.9%,目标达成率为99%;活动前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为86.8%,活动后为97.1%,进步率为32.9%,目标达成率为198%。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的发现问题及改进方法,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