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动静脉内瘘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采用的血管通路,对于保证血液充分透析、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证患者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动静脉内瘘穿刺过程中,不同的穿刺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穿刺效果[3]。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1].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2].因此,动静脉内瘘穿刺是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主要技术操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1].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2].因此,动静脉内瘘穿刺是血透中心护士主要技术操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肾脏疾病在亚洲是一个重大问题,台湾患病率达11.9%,大陆达10.8%[1]。随着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绝大部分患者会进入尿毒症期,并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肾衰竭的重要替代治疗方式[2]。而动静脉内瘘则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之一。2017年6月,我科对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发生了肱动脉的误伤,  相似文献   

5.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命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而血管通路则是患者的生命通道[1]。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具有寿命长、并发症少等优点[2]。早期失用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较为常见的情况,发生率5%~24%[3],导致内瘘早期失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内瘘尚未成熟,直接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4]。本研究对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有效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经典部位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途径.2004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非经典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11例.经加强护理,保证了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血管通路[1],穿刺技术对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我科自1994年以来,对本科进行透析治疗的28例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建立血管通路,共穿刺2286次,瘘管使用寿命最长为46个月,现将穿刺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素钠乳膏在保护动静脉内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较好的替代治疗方法,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须条件.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血管通路.但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需反复进行内瘘穿刺,易合并内瘘闭塞、血流量不足、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变硬狭窄,导致血管通路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病人透析效果.我院对维持性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应用肝素钠乳膏涂擦按摩内瘘周围皮肤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身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作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时,由于内瘘成熟时间短,血管脆性强,易致内瘘损伤、皮下血肿,影响内瘘的使用,因此首次穿刺前后的维护和护理对内瘘的使用寿命、血流量多少、血液透析充分性尤为重要.现将我院60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4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长期静脉置管、临时静脉置管、直接动静脉穿刺5种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以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42.86%),临时静脉置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19.77%),自体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但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时,其他4种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的重要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1.
王燕  郑桂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166-1169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公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生命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1-2]。临床常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有区域法、绳梯法和扣眼穿刺(Buttonhole puncture technique)法,其中,扣眼穿刺是指在同一位置,穿刺针以同一角度、同一深度刺入血管的技术。早期研究表明扣眼穿刺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增加内瘘处美观度,因而被推荐为自体内  相似文献   

12.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有效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白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经典部位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途径。2004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非经典部位建立动静脉内瘘11例。经加强护理,保证了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其中上肢自体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1]。伴随上肢自体血管资源耗竭以及中心静脉病变,下肢血管通路的建立也逐渐增加,但下肢人工血管通路其感染及血栓的风险较高[2]。利用下肢踝部血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方法则很少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选择[3]。本研究对4例上肢血管资源耗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踝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并成功穿刺使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渊  范建桢  尤金芳  周薇 《全科护理》2022,(20):2768-2772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影响内瘘使用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穿刺的护理管理是内瘘维护的重要的一环。本文从穿刺时机、护士管理、穿刺方法、病人教育等方面对内瘘穿刺护理及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血液透析对某些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终末期肾脏疾病,可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维护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关键,只有确保血管通路的完整性,才能确保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由于反复穿刺等护理问题,容易造成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丧失[3]。因此,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做好护理干预,这是血液净化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16.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动静脉内瘘穿刺是血透中心护士主要技术操作之一。临床上坚持规律血透患者前臂皮下水肿不明显,长期行内瘘穿刺引血反复循环,使内瘘血管充分扩张,静脉动脉化,血液回流压力增高,血管浅表易见,作逆血流离心方向穿刺过程中针眼会不同程度冒血,既浪费血液又增加患者恐惧感和血液污染的机会。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及患者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1]。临床上常用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笔者从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及发生瘤样扩张的原因入手,讨论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3~84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病22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性肾炎13例,多囊肾2例,其他3例。入选标准:使用自体动  相似文献   

18.
刘进华 《全科护理》2013,11(19):1745-174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动静脉内瘘再通术后首次穿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动静脉内瘘再通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首次穿刺的护理,观察1年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49例病人穿刺成功,且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无动脉瘤发生,7例发生内瘘再栓塞。[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再通术后24h内即可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穿刺时严格掌握穿刺的护理原则,可以减少内瘘血管瘤、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 ,具有创伤小、易穿刺、血流量充足、感染率低等优点[1] 。由于人体可供造瘘的血管较少 ,所以 ,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十分重要。 1998年 1月至2 0 0 2年 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 ,2 2例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 ,除 1例在使用半年后发生内瘘栓塞外 ,2 1例均保持了内瘘血管的通畅 ,且无炎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现将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中男 15例 ,女 7例 ,17~ 73岁。使用 >3年 5例 ,>2年 7例 ,≤ 2年 10例 ;栓塞 1例 ,通畅 2 1例 ;…  相似文献   

20.
孙静  安茂竹  宋明娟  丁英昌 《护理研究》2004,18(12):1088-1089
终末期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血管通路的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具有并发症少,通畅时间长等优点[1] ,其3a通畅率可达80 %以上,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首选的血管通路模式。但由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随着透析质量的不断提高,存活时间的延长,长期反复穿刺易出现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2 ] 。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之一是建立高位内瘘。现将我院自1994年1月—2 0 0 4年1月3 6例高位内瘘的使用方法和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