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学生一般情况调查,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自我意识的评定,人际关系状况的测量,行为问题评定。结果: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桥,其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受父母情感、理解、对自己的评价,学习成绩及父亲的惩罚、严厉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老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预防接种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浙江省12个县抽取预防接种门诊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分析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SCL-90量表得分。结果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32.5%(135/416),10种心理健康症状因子的检出率在5.3%-23.6%之间;SCL-90量表总平均分为1.36±0.44分,各症状因子平均分在1.17-1.61分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公共卫生专业、工作不满意程度高、无家庭支持的预防接种人员心理问题检出率更高。结论浙江省预防接种人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并受其专业、工作满意度、有无家庭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爱楼 《现代预防医学》2016,(19):3547-3550
目的 了解中医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探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途径。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湖北和江苏省2所中医院校2013-2015年全体新生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问题具有规律性,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阳性检出率连续3年居首位;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心理问题更突出;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能有效预测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消极人格特质和不良教养方式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医院校应分类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应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支持,共同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医科院校的691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部分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性别、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人际关系状况、学习成绩、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和睦情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轻生意念的医学生量表平均得分8.27±5.13,轻生意念得分在有无慢性疾病、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原生家庭是否完整、家庭和睦情况变量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人际关系状况、家庭和睦情况是医学生产生轻生意念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人际关系状况、家庭和睦情况与医学生轻生意念得分相关。结论:医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高校教育者应当加以重视,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入手,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针对危险因素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709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敬德 《中国校医》2004,18(2):124-125
目的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加以控制。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方法在徐州市抽取 70 9余名高中生 ,用症状自评量表及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 ,然后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 .13%的被调查高中生有心理问题 ,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高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 ,男女生的影响因素不同 ,城乡学生也不同。 结论 应实施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如培养高中生的心理调节能力等 ,从而预防和控制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家庭亲子关系量表和自拟相关问题,对吉林省长春市2所中学5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学生更易产生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不良状态;(2)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4)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经济条件、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家庭的主客观因素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发展有影响,家庭因素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中学生生活质量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学生生活质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问卷以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l21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儿童少年生长环境诸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生活质量呈正性影响,拒绝否认教养方式则有明显的负性影响;父母化程度、学业成绩等因素均会对中学生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定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因素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使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师生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河南省600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X≥3);2)积极父母养育方式、教师的期望与支持、关心、鼓励、及同伴关系满意度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3)同伴关系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6.5%),其次是师生关系(3.5%);再次是母亲教养方式(2.1%);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同伴关系影响心理健康。 结论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同伴关系满意度、师生关系满意度及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心理健康(10.9%)。  相似文献   

9.
郭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379-382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对河南省安阳市5所监测学校共1 5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8.61%,其中轻度为31.67%,中度为6.23%,重度为0.71%.不同性别、学段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P值均<0.01),应对方式除社会支持外,其他各因子均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相关(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的幻想否认、发泄情绪、忍耐、积极合理化解释和父亲的惩罚严厉与母亲的拒绝、否认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安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本所离休干部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产生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6名老干部及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问卷(SCL-90)进行了调查并对有心理问题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因素。结果:176人中有心理问题37人,阳性率为21.02%,其中以躯体化最多共22例,占12.5%,其他依次为强迫性、恐怕、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结论:本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散居老人,心理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分别为躯体疾病、家庭矛盾、丧偶及其他负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犯罪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团体施测.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作为对照.结果 犯罪青少年个性具有情绪性(N)分和精神质(P)分高、内外向(E)分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其心理健康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其他7个因子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犯罪青少年个性情绪性(N)分、精神质(P)分2个维度与其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犯罪青少年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个性特征影响其的心理回归.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慧民  徐玉芳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92-1193
目的 调查与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在省内普通高校分类分层随机抽取大学生1100争,委只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了集体测查和比较分析。结果 总体被试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和大学生历年综合样本相比有显性差异;6类不同专业、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学生之间,其SCL—90所有因子分均存在显性差异;高年级学生各因子分高于低年级学生,有显性差异;在个别因子上男女学生以及城乡学生之间有益性差异。结论 应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张华玲  戴丽  葛明贵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28-1329
目的了解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5名示范高中学生进行测评,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相比,其FES-CV中多数分量表得分较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EES-CV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S-CV中因子与SCL-90中大多数因子显著相关;家庭亲密度、娱乐性、文化性、组织性、矛盾性、独立性6个因子进入SCL-90总分和某些症状因子的回归方程。结论家庭环境与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且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科学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市和鹤壁市303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否融人城市、每天工作时间、节假日能否正常休息组间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各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SCL-90各因子得分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个体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应注重关心其身体健康状况及城市融入情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亳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亳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亳州市主城区18岁~居民95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33.4%的亳州市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亳州市居民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P<0.01);老年、经济贫困和教育程度低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 亳州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经济水平等对居民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测评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700名学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5.1%,男、女生及不同年级学生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但这一比例来自中专的学生高于来自大专的学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消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总体上,700名被试的心理卫生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女生、中专生、一年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方法:以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研究工具,并辅之以访谈法;结果: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在SCL-90总分上检出率为27.18%,检出率最高的因子是强迫(31.31%);性别与恐怖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文化程度与躯体化等多个因子呈显著相关;EPQ的3个维度与多个SCL-90因子皆呈现出显著的相关。结论: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格特质等都可能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Effective systems of care for youth with emotional disorders require shared values among stakeholders toward a variety of mental health issues. Juvenile courts represent one stakeholder group whose values can affect the delivery of services to young offenders with or at risk of emotional disturbances. This research uses statewide data from Tennessee to assess the mental health orientation (MHO) of juvenile courts, their use of treatment options for offenders, and whether MHO influences the treatment referral decision. Results show that courts have a positive MHO, but this subjective orientation does not correspond to higher treatment referral rates. Moreover, service referrals are at a considerably lower rate than estimates of need for this population of youth would predict. While positive MHO suggests a basis for nurturing the shared vision required for effective systems of care, other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to account for courts' underutilization of treatment options for juvenile offenders.  相似文献   

19.
张淼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0):1304-1308
目的了解暴力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狱内矫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某监狱的620名暴力犯罪者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性暴力犯罪者16PF各因子与全国男性常模相比, 除稳定性、敢为性、敏感性3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乐群性(10.02±3.27)分、聪慧性(8.65±2.61)分、恃强性(12.77±3.60)分、兴奋性(12.39±4.40)分、有恒性(12.63±3.31)分、怀疑性(10.95±3.06)分、幻想性(10.89±3.51)分、世故性(9.66±2.75)分、忧虑性(8.53±3.64)分、实验性(10.50±2.91)分、独立性(12.95±3.34)分、自律性(12.16±3.58)分、紧张性(10.78±4.0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暴力犯罪者与全国女性成人常模比较, 除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6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聪慧性(5.15±1.94)分、恃强性(13.01±3.21)分、有恒性(10.58±2.79)分、敢为性(13.22±3.24)分、怀疑性(9.52±2.68)分、忧虑性(12.21±3.03)分、实验性(9.81±2.59)分、独立性(10.73±3.10)分、自律性(10.75±3.01)分和紧张性(13.17±3.0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犯罪类型、刑期的暴力犯罪者16PF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犯罪者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 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不同性别、犯罪类型、刑期的暴力犯罪者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暴力犯罪者有典型的人格特征、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应引起监狱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空巢家庭与核心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昆明市4个社区的空巢家庭和核心家庭成员,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空巢家庭成员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和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核心家庭成员(P<0.05);女性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性(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庭成员间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P<0.05);伤残的家庭成员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SCL-90总分得分均高于未伤残的家庭成员(P<0.05)。结论 空巢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核心家庭成员,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病、伤残等因素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