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它是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支气管反复感染病菌所致。以发作性呼吸困难,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大约有90%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5%,在急性发作期,其治疗以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为主;在缓解期间,根据情况,可采用食疗药膳方法,使得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慢性缺氧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部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可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平均患病率为0.4%,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石慧卿 《现代保健》2010,(20):141-14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常见病,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老年患病率高。肺源性心脏病在冬季及早春季易急性发作,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诱因。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工作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原发病、发病规律及治疗措施。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发病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并发心力衰竭,目前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发病,病死率均较高,应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治疗措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肖谋东 《现代保健》2011,(18):51-52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发AMI患者与48例单纯AMI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在室性早搏及传导阻滞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较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均P〈0.05;在并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时,应高度重视伴发AMI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佟依然 《益寿宝典》2012,(12):19-19
糖尿病与慢性支气管炎 研究发现,慢性支气管炎病情严重,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会影响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而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要明显低于正常人,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则更为明显,若慢性支气管炎防治不当,随着病情的进展,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系由于胸廓或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本病在我国较为多见,根据国内1980年的统计,肺心病的患病率为0.46%,年龄在40岁以上,急性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1993年在我科收治的144  相似文献   

8.
王延群 《家庭医学》2014,(11):38-40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入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或咯痰,往往缠绵不止.反复发作。若病情迁延日久,晚期会发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除咳嗽之外,兼有气喘、气短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又称之为“久咳”,多属“内伤咳嗽”范畴,其病因病机大多为寒痰犯肺,或痰湿壅肺。或寒饮伏肺,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多,痰白而黏,或咯痰清稀,  相似文献   

9.
《中国健康月刊》2006,(11):I0011-I0011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能排除心、肺其他疾患而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48例进行BiPAP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行常规综合治疗未进行BiPAP治疗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42/48)、76.00%(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BiPAP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常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