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7例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ONYX胶栓塞1例。结果7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表现为脑室出血,1例表现为顶枕部脑内出血;3例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例位于脉络膜前动脉,1例位于大脑后动脉顶枕支,2例位于胼周动脉。7例均成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6例随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烟雾病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漏诊、误诊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收治的11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基底节区出血中,4例穿刺引流术发现新鲜出血,CT示血肿扩大,急诊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发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例行夹闭术,1例放弃治疗。5例外伤中,1例突发口鼻出血,DSA示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破裂,行动脉瘤栓塞;2例突发颅内出血、脑疝导致死亡;另2例复查头颅CT+CTA时发现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段各1例),1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另1例家属拒绝手术保守观察。4例治愈,3例好转但遗留不同程度偏瘫及失语;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7例术后随访1~10年,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 不典型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易被误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外伤时更易漏诊,诊治时需注意鉴别,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发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发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5例患者进行了DSA检查,3例患者进行了CT血管造影检查,5例进行了头部CT检查(4例经术中证实为动脉瘤,1例术后经DSA证实为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例,骈周动脉动脉瘤1例。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2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1例仅行血肿清除术,术后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GOS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需尽早行DSA或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应首选开颅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大面积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疗效。方法对2008‐07—2013‐07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颅内大血肿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生脑疝5例,脑疝10例,术中均证实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大脑中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其中多发动脉瘤1例。术后GOS分级,Ⅴ、Ⅳ级6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大血肿,采取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自1977年以来的22例颅内AVM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例,占AVM总数的14%,男性为59%,女性为41%,年龄为11~55岁。其中9例(41%)发生颅内出血(7例为SAH,1例脑实质出血,1例脑室内出血)。出血原因:78%为动脉瘤破裂,22%为AVM破裂。22例病人有44个动脉瘤,多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内血肿或脑室出血为主要出血形态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01—2012-01在我科治疗的64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并脑内血肿或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及CTA或DSA检查。55例手术患者中,脑室出血3例,先行脑室外引流,后期行动脉瘤夹闭术,52例入院3d内急诊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其中12例行脑室外引流;9例未行手术。结果按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30例,好转16例,死亡11例,转院治疗7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或脑室出血病死率高,急诊手术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等级。  相似文献   

7.
<正>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s,IDAs)是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缺血性卒中,IDAs一旦出血,其再出血率可达30%,再出血后病死率高达46%以上[1]。因此,对于IDAs的早期诊治非常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临床易混淆问题做简要评析。1颅内夹层动脉瘤的概念及发病机制动脉夹层又称动脉剥离,是指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当累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动静脉畸形合并存在颅内动脉瘤时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天坛医院1995年-2002年之间所收治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本组20例病人诊断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其中11例表现为颅内出血:7例为动静脉畸形出血,2例为破裂动脉瘤出血,另有2例出血原因不详。临床上分为四型:(1)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主要供血动脉主干的近端;(2)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的远端;(3)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内部;(4)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无关。所有的病变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建议对这两种病变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颅内动脉瘤8例。结果 63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伴发动脉瘤4例;脑室内出血35例,伴发动脉瘤4例;其他类型颅内出血6例,未发现颅内动脉瘤。8例伴发动脉瘤中,5例为主要动脉型动脉瘤,3例为外周动脉型动脉瘤;1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5例行栓塞术+STA-MCA分流术,2例行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4个月;开颅夹闭+分流术或栓塞+分流术治疗的病人有较好疗效,无死亡及残疾,无再出血;2例保守治疗病人分别于初次发病后第11天、第20个月再出血死亡。结论对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可行开颅夹闭或栓塞处理动脉瘤,再行STA-MCA分流术,预后较好;若为外周动脉型动脉瘤,不能栓塞可予保守治疗,但疗效不确切,可再发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脑内出血)是妊娠期罕见并发症,可致孕妇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孕妇及胎儿病死率极高。在临床工作中,该病易被误诊为子痫而导致错误治疗,而且各种治疗均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甚至有致畸作用。如何正确诊治给每位临床医师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本文对妊娠合并颅内出血,尤其是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致颅内出血的诊疗进展作以下综述。1病因及发病情况颅内异常血管破裂(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是妊娠合并颅内出血的最常见病因,占50%以上;子痫是第二位病因,在致命性子痫中有40%出现颅内出血[1]。尚有其它病因包括妊娠毒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伴颅内血肿、脑疝患者的CT表现和直接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伴颅内血肿、脑疝患者的CT表现及治疗,分析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形成血肿与动脉瘤位置关系及手术处理要点. 结果 本组患者颅内出血原因术中均证实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多发动脉瘤2例,1例为大脑中动脉瘤(责任动脉瘤)合并同侧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后交通动脉瘤(责任动脉瘤)合并对侧大脑中动脉瘤:术后GOS分级显示V级6例,Ⅳ级2例,Ⅲ级1例,Ⅱ级0例,Ⅰ级2例. 结论 依据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伴颅内血肿、脑疝患者的CT表现,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附5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9例不同部位和类型颅内动脉瘤分别行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及载瘤动脉可脱性球囊闭塞治疗。结果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48例,非致密栓塞8例,动脉瘤颈部有残留3例。55例破裂动脉瘤中死亡1例,患者系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因额叶脑内血肿脑疝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遗留明显偏瘫,其余恢复良好。4例未破裂动脉瘤均临床治愈。结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采取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夹层动脉瘤又称动脉剥离,是指病理性夹层发生在动脉中膜层内或中膜和外膜之间的剥离,动脉壁膨出,发生动脉瘤样扩张。以上病理变化发生在颅内动脉者称之为颅内动脉夹层动脉瘤。夹层最初作为主动脉疾病而受关注,后来发现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动脉亦有发生。现将颅内夹层动脉瘤流行病学特征、好发部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其诊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诊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显微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等。结果术后恢复良好14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显微手术处理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术中操作轻柔,施行控制性降压,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6.
作者6年间共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02例。对其中于首次出血后6小时内入院的150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CT表现将动脉瘤性SAH分为单纯SAH、合并脑内血肿、合并脑室内出血、脑内血肿和脑室内出血并存、合并硬膜下血肿五个解剖类型。又将单纯SAH病例根据CT上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收治的8例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行头颅CT证实有颅内出血;1例行CTA检查,7例行DSA检查;动脉瘤位于大脑后动脉P3段1例,大脑后动脉P4段4例,大脑中动脉M5段2例,大脑前动脉A4段1例。3例行开颅手术;4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1例因载瘤动脉太细,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给予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1例遗留左侧肢体偏瘫,其余7例出院时均无神经功能缺失。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颅内动脉瘤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7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本文报告79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28.6%为颅内动脉瘤破裂,26.6%为颅内动静脉畸形,6.2%为烟雾病,8.7%为原发脑室内出血,28.8%出血原因不明,其它疾患占1.1%。临床上,颅神经损害、脑膜刺激征多见于颅内动脉瘤;肢体运动障碍、癫痫、失语多见于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的 CT 表现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血肿,而颅内动静脉畸形则多表现为颅内血肿。作者强调对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应先行 CT 扫描,腰穿应限于 CT 未见颅内出血的病人。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动脉瘤破裂后可发生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水肿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2].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共24个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19例患者得以随访,GOS5分10例,4分3例,3分4例,2分2例。脑积水2例分流术后痊愈。结论3D-CTA应作为该类患者术前首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后积极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夹闭动脉瘤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