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1:男,37岁,于1979年4月16日入院。患者尿频、尿痛、血尿2年余,并伴有体位性排尿困难,曾服中药二百余付,病情未见好转。二年前曾因膀胱结石在某院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2.
白××,男,23岁,住院号2673。于1978年9月11日入院。患者于10天前因尿道发痒误听他人传方,将2支图画蜡笔由尿道挤入膀胱,以期治疗尿道发痒。但尿道症状未减,蜡笔也未排出,故急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6岁。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行体外反搏治疗,3次反搏均见肉眼血尿。尿常规:蛋白十,白细胞卅,脓细胞卅。前列腺液脓细胞卌。尿素氮23mg%,血沉、血常规、肝功、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均正常。B超提示膀胱壁囊肿。后经X线摄片提示膀胱结石。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2块结石分别为7cm×7cm×7cm及5cm×4cm×1.5cm,控制感染后行耻骨联合上膀胱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结石嵌顿于两输尿管口之间的膀胱三角后窝与膀胱前壁之间,膀胱粘膜充血,粗糙,明显增厚,取出2块结石,重573g,呈灰白色。 相似文献
4.
肠结核误诊一例报告于莲珍,陈图兴患者女,26岁。因腹痛、腹泻2月余,腹胀1月入院。既往否认结核接触史。体检:贫血貌,腹部膨隆,揉韧感,无压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86g/L,WBC5.4×109/L,粪便潜血++,X线胸片示... 相似文献
5.
鼻中隔结核一例误诊报告山东省济宁市结核病防治所272119王秀珍,孙永娟病人女性,48岁,因头痛、鼻塞10个月,多次在综合医院以鼻炎、鼻息肉给以抗炎、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且呈加重趋势,于1996年10月就诊本院,患者病后无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T... 相似文献
6.
男性患者,23岁。自述于1979年5月在井台打水低头时眼前冒亮光,继之发花,出现暗点,约20分钟后头跳痛,以右侧为重。以后每隔数月发作1次,无一定规律,每次持续2~3小时,可自行缓解。遇感冒及劳累可诱发。1980年9月3日第一次住本院, 相似文献
7.
8.
女患,43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6年余,加重伴肢体抽搐一年就诊。自述6年前在劳动时突感全身无力晕倒,约10秒钟后清醒,醒后一切如常,之后经常类似发作.发作次数与年俱增,多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每次发作前感头晕,全身乏力,出汗,发作时意识不清,情形同前.近一年来每次发作均伴肢体抽动,无口吐白沫及二便失禁,且发作常常于晨起后出现.每次持续约半小时,口服糖水后发作停止.病后曾多次在各医院就诊,先后分别诊为神经官能症、癔病、癫痫等,并给予相应治疗,均无效.入院后查FBS 2.5mmol/L,血钙2.25mmol/L,初步考虑胰岛素瘤,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9.
患者某女,40岁,自幼在城市长大,成都市区工作,职员。卫生习惯良好,近10年来,每年服用驱虫药物。既往史:自1993-1997年期间患者均有间时肝区、背部、腹部疼痛。1998年疼痛逐渐加重,2月20日为甚,当晚彻夜难眠,在住地某诊所就医,诊断为胆道蛔虫及胆囊炎,采用阿托品、抗菌素等保守疗法后症状缓解。一月余上述症状再现两次,患者就近分别于两诊所诊治,除服用少量中药外,两诊所诊断结果及处理方法同上,均未对该患者进行B超、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等检查。一周后来我所检查。我们取患者当日新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6岁,病历号14454。于1981年因急性腹痛住外院,拟诊“肠粘连、不完全肠梗阻”.治疗未愈转我院。经各项检查无阳性发现,曾考虑血卟啉病查尿叶胆原(-)(追问病史.该次检查在腹痛缓解后多日留尿)。自行缓解出院,拟诊“胃肠功能紊乱”。出院后仍有反复腹痛发作,各种平滑肌解痉剂治疗无效,但强痛定可使其缓解。此后患者每次腹痛发作均注射或口服该药,至今达4年。强痛定口服量最多为300mg/次。其间因腹痛不能缓解曾两次住我院外科。第一次拟诊“肠粘连”、“肠梗阻”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肠粘连,仍考虑“胃肠功能紊乱”。第二次保守治疗缓解。1984年9月20日再因急剧腹痛2天未缓解住内科。患者腹痛多位于左侧,为绞痛.不放射。伴恶心,有时伴呕吐。无发热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腹痛时尿呈棕红色。常因情绪不好、外出活动、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而诱发。既往于1973年患 相似文献
11.
任德旺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2,(1)
患者男,51岁。因患糖尿病3年、腹泻7天入院。3年来一直服用优降糖,间断使用胰岛素。7天前无不洁饮食出现腹泻,每日排7~10次黄色水样便,食欲不振,无腹痛及脓血便。经外院诊断为:(1)糖尿病;(2)急性肠炎。经口服优降糖7.5mg/d,先后用氦苄青霉素6g/d,庆大霉素24U/d,丁胺卡那霉素0.8g/d,氟哌酸0.6g/d治疗7天,无效,入我院。经查尿糖(卅),空腹血糖14.6mmol/L(260mg/dl),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6岁。自述胸骨后隐疼4个月,近两个月来出现右侧胸疼,不发烧,无咳嗽及痰血。胸透发现右胸部肿块。既往健康,近两年常有上腹部疼,有时吐酸水。检查:体温36.2℃,脉搏62次,呼吸20次,血压180/90,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无异常,上 相似文献
13.
姜某,女,19岁,一年半前骑自行车摔伤,着冬酶左腰部触地,当时无皮肤擦伤及骨折.此后咳嗽咳痰,不规则低热及左胸隐痛.曾以“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五个月,热退,余症状同前,且于活动后胸痛憋气,后曾摄胸片诊断“肺大泡感染”.3天前因进食过多诱发咳嗽憋气,胸愎剧痛伴呕吐而来我院.胸透为左侧气胸,肺压缩90%.查体:端坐位,呼吸30次,口唇紫绀,气管右移。左胸部膨隆,呼吸动度减弱,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左胸部闻及肠鸣音.右肺正常.心界右移,心律齐.上腹轻度触痛,余正常.入院后摄胸片示左膈肌影消失,可见胃肠袢影,胃肠钡餐示钡剂经食管进入疝入胸腔的胃内潴留,确诊为膈疝.遂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膈肌撕裂约11~12cm一斜行裂口,胃、结肠、大网膜、脾脏及部分小肠疝入胸腔,左肺完全不张. 相似文献
14.
高某,男,45岁。因消瘦、肝区不适半月住院。体检:慢性病容,心肺(-),肝剑突下5.5cm,肝右肋下3.0cm,莫菲氏征(±)。实验室检查:AKP25金氏单位,AFP(-).血清总胆红素37.6μmol/L,一分钟胆红素17.1μmol/L,TTT2单位。B超:肝脏中度肿大,边缘不光滑,肝内呈不均质小光团反射:毛细胆管扩张呈“双枪征”,胆囊2.1×5.6cm~2,壁不光滑,壁厚0.6cm,囊内(-)。临床诊断:①肝内占位性病变,②胆囊炎。转院后腹部CT扫描;胰头大,分叶,边缘不规则;胆囊增大,肝内肝管扩张。疑诊胰头癌。又经腹部B超检查提示:①胆总管末端阻塞性全胆管扩张,②胰头实质性占位,③右肝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男,48岁,因右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按胃炎治疗无效,尿黄3天,2006年6月26日入当地医院诊治.查体肝病面容,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余无著变.……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7岁.因胸闷、气短、咳嗽3个月于1999年1月住我院。曾于外院检查双侧胸腔、腹腔积液,超声检查;左心房大,下腔静脉增宽,瘀血肝。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诊为“心衰”。经抗“心衰”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抽胸水化验考虑为“结核性”,故转来我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疾病、传染病史。家族史:其两兄均在31岁时夜间猝死。人院查体:T36℃P96次/分R20次/分BP17/13KPa,左颈后可及一米粒大小淋巴结,无粘连、无触痛,巩膜轻度黄染,颈静脉怒张,左侧呼吸动度减… 相似文献
18.
高战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6,(4)
患者女性、45岁,住院号60710。患者于1970年开始逐渐出现不耐寒冷、汗少、食欲下降、胃纳减少、便秘、行动及反应迟缓、易疲劳。1983年开始每于冬季症状加重,伴有恶心、呕吐、胸闷,曾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按“冠心病、胃炎、电解质紊乱”治疗,效果欠佳。于1985年2月27日入我院前,畏寒加重,倦怠,纳差,呕吐,少尿,便秘(7~10天一次),并闭经半年。查体:T36℃,R15次/分,BP90/60mmHg,呈慢性病容,面色苍白浮肿,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言语缓慢,畏寒。皮肤弹性差、凉而干燥、有脱屑。头发稀疏干燥。甲状腺不大。两肺呼吸音粗.心界叩诊 相似文献
19.
伤寒为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我们遇一例伤寒误诊为肝炎,现报告如下。陈某,男,38岁。发热、乏力、恶心、右上腹隐痛4天于1987年12月3日初诊。查体:T38.6℃,精神状况差,皮肤、巩膜微黄,心率62次/分,律齐,两肺(一),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有触痛,脾肋下1cm,质软,腹水(-)。化验检查:白细胞4.2×10~9/L,N0.72,L0.26,M0.02.血清总胆红质60.3μmol/L,1分钟胆红质50.1μmol/L,ALT200u,ZnTT13u,TTT8u,诊断为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给予能量合剂及齐墩果酸片治疗。翌日,T40℃,脉搏72次/分,ECG正常,肝胆B超提示“肝肿大、胆囊炎”。故加用氨苄青霉素。12月8日肝炎免疫指标报告: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抗HAVIgM均阴性。肥达氏反应O1:320、H1:320、A1:40、B1:40。故确诊为伤寒,又加用氟哌酸治疗,2周后痊愈。复查肝功能及血清胆红质均恢复正常,肥达氏反应O1:640,H1:640,A1:0,B1:0。讨论伤寒患者常有肝肿大,部分病人伴有肝功能损害,近4年我院收治250例伤寒病人,肝肿大者占55%,伴有ALT异常13例,其中轻中度异常11例,1例误诊为肝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