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护士是医疗机构的紧缺人才,护理水平是医疗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只关注疾病本身"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为本,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影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更加高尚的爱伤、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的职业技能和娴熟的护患沟通技巧。为适应这一模式的转变,我院护理人才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发展到对病人进行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单纯对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通过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4.
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何让患者得到最佳的心理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浅谈喉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在新的护理模式中除注重人体的疾病护理,还要注重心理护理活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我科53例护理病例存在的心理问题记录分析,对患者进行恰当、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接受配合手术以及术后康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患者及家属感到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使得护理学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 ,工作对象从单纯为病人扩大到社会人群 ;其次 ,工作性质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 ;第三 ,工作范围从临床护理发展到预防、保健、康复等护理。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新的护理观念 ,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满意的服务和护理。1 树立全新护理理念 ,加强技术创新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护理科学体系 ,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 ,是生物、心理…  相似文献   

7.
张琳 《淮海医药》1999,17(9):55-5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也随之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笔深有体会;患儿的心理护理和成人患的心理护理一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花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635-636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的发展,旧的医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人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新模式,护理模式也由原来"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式护理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因此,如何关怀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护理工作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渡和转变。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疾病监护”等技能性活动,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为此,全新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和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护理模式从专科护理转变为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要,尊重患者的权利,让患者参与全过程治疗的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以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从过去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强调以人为本,从单纯的医疗处理到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根据新的医学模式,产科服务也从以防治孕早期疾病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孕产妇的健康,保护正常分娩为目的,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有单化的生物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院的服务理念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全程优良服务"转变"。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对指导护理方面的道德发展,有效调节护患,促进医疗卫生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现就精神科护士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这种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要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四大因素,而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地治愈疾病,减少医患纠纷,有必要对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进行简单的概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使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以护理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护理患者为中心。这种护理理论的转变是把患者看做一个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存在。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15.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应用于医疗实践,以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科学。疾病的发生不仅限于躯体的、化学的、生理的因素,而且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因此,医学模式已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护理工作亦相应的改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目前已知,除精神疾病外,  相似文献   

16.
章小丁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3008-3009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的建立和整体护理观的形成,护理服务不仅仅是疾病的护理,而是向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向发展.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确保母婴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对择期剖宫产术健康教育实行临床护理路径[2-3],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丽 《哈尔滨医药》2012,(5):420-4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也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而整体护理内涵,强调人的整体性即视护理对象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强调护理的整体性,为护理对象提高全方位的护理[1]。笔者从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各种医疗机构都相继实施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护理程序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将在社医、家庭及个体健康服务中担任教育角色,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护理要求建立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及相应的护理体制,那么以往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护理专业发展,只能机械配合完成任务而忽视患者的整体护理,而新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是广大患者所需要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从单纯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已由一般的功能制护理改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概念,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