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昏迷的证治     
昏迷是指神识障碍的症状。心主神志,昏迷总属心的病变。但病因当分虚实,实证不外乎“热”与“痰”二端。《温病条辨》:“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中焦篇·41条)《杂病源流犀烛》:“盖由痰气逆冲,心主被障,故昏不知人”。(六淫门·风·中风源流)虚证常由于阳脱阴竭。《临证指南医案》:“脉大不敛,神迷呓语,阴阳不相交合,为欲脱之象”。(脱·凌案)临床上昏迷和厥逆当有区别,厥逆的神昏必兼四肢厥冷,而昏迷主要为神识障碍,包括昏愦迷蒙,谵语烦躁,或伴有手足抽搐。其证治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助阳扶正法与冠心病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在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有“痛如以锥镐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指出了心源性休克时的征象及预后的严重性。下面仅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为例试述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治疗的指导意义。1病名含义《灵枢·本神》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当时未提出证治。仲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完整的论述,提出了独…  相似文献   

3.
试论肝肾阴虚痰瘀阻肾是高血压病肾损害病机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主要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风”等相关疾病记载中。高血压病病因病机散见于有关这些疾病的论述当中。《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也”。汉代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他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隋代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专设“风头眩候”。提出了“风头眩候者,由气血虚,风邪入脑”的病源…  相似文献   

4.
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胸痹的主证及处方用药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但对于胸痹的临床表现,则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胸痹心痛的论述文只九条,叙证可谓简略,然却言简意亥,论理严谨,治法详备,疗效卓著。其论述上承灵素,下启各家,为临证治疗胸痹心痛开创通阳逐阴治则之先河,历来被后世医家视为规矩准绳。故此,本文拟以《金匮要略》方论为依据,谈谈我们学习《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的肤浅体会。一、学术源流胸痹、心痛病名始见于《内经》。《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灵枢·邪气脏病形篇》云:“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灵枢·杂病篇》亦云:“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  相似文献   

6.
胸痹心痛一症,首见于《内经》,如《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又《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金匮要略》在  相似文献   

7.
<正> 眩晕一症,病因繁多,大凡风、火、痰、瘀、虚皆能为之。但据临床所见,诸因之中,惟痰饮所致者多而且甚。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丹溪心法》言:“无痰不作眩”。因此笔者临床蠲眩多用治痰之法,每获捷效。兹就眩晕治痰五法浅述于下。1 蠲饮除痰法适用于水饮上犯之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动则昏昏欲跌,伴见恶心呕吐,纳呆不食,或耳鸣,肢肿,小便或涩,舌淡苔白,脉小弦或滑。治宜健脾利水,蠲饮除痰。方用《金匮》泽泻汤加味:泽泻60g,白术15g,菊花、生姜各10g。  相似文献   

8.
习拴成 《河北中医》2003,25(5):359-359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类经》有“风主动摇 ,本之化也 ,故属于肝”之说 ,后世医家皆宗其法 ,治眩多责肝伐木 ,收效甚多。然笔者对此另有见术 ,略陈一词。1 治眩当责肾责于肾当辨阴阳。《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是责之阴 ,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生髓。今肾精亏虚 ,则髓无所生而脑转。《伤寒论》谓“太阳病发汗 ,汗出不解 ,其人乃发热 ,心下悸 ,头眩……真武汤主之。”是责之阳 ,肾主水 ,赖阳气以蒸腾 ,今误汗伤阳而致少阴阳虚 ,水不化津而泛滥 ,上干清阳而致眩。肾之阴亏 ,水不…  相似文献   

9.
浅谈胸痹     
一、胸痹的病名早在《内经》即有胸痹的记载,如《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痹”,有闭阻不通之意.胸痹是指胸中闭塞不通,轻者满闷不舒,甚者胸痛,痛引于背,喘息咳唾短气等证.盖胸部为清阳所聚,诸阳皆受气于胸中,故又称为清旷之区.若胸阳不足,浊阴上逆,而乘阳位,痹阻气机即致胸痹.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下列条文可视为“同病异治”的典范,《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笔者也是基于如此这般的条文来谈论“同病异治”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胸痹心厥——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芳 《光明中医》1997,12(5):20-23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胸痹心厥———32例疗效观察刘春芳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楼中医院(100009)关键词:胸痹心厥/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观察《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  相似文献   

12.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逆病象而治称为正治 ,顺病象而治则为反治。正治与反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两大法则。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 4 0多种疾病中 ,“正治”运用非常广泛 ,但也重视反治。从临床上看 ,“反治”法虽运用极少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反映辨证的精髓 ,只要辨证准确 ,即可放胆用药 ,且收效甚佳 ,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热因热用 :即以热药治热病 ,适用于真寒假热之证。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第 14条“呕而脉弱 ,小便不利 ,身有微热 ,见厥者难治 ,四逆汤主之。”第4 5条“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汗出…  相似文献   

13.
论冠心病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痛、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即有胸痛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肩痛,两臂内痛。”强调了此病为气滞血瘀而致。《金匮要略》把胸痛称为胸痹,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指出:“胸痹不得卧,心  相似文献   

14.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劳累性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累性心绞痛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性胸痛发作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 ,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但疗效不易巩固。该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云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一般认为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 ,标实以血瘀、痰湿、气滞多见。苓桂术甘汤源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 ,若吐、若下后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发汗则动经 ,身为振振摇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为主之。”该方原…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水饮内停病证多不渴或渴不欲饮,但《金匮要略》所论水饮内停病证既有不渴者,亦有渴饮者。本文通过分析《金匮要略》对水饮内停病证不渴与渴饮的治疗用药,探讨其不同病机。水饮内停呕而不渴病证治用小半夏汤。“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饮停心下,若见呕后口渴,提示饮随呕去,中阳复而病欲解;小半夏汤证乃因饮停心下,胃失和降,饮气上逆,呕而不渴,治当化饮降逆,和胃止呕。半夏、生姜正有此功,两药和胃止呕之功颇强,是治饮停呕吐的代表方药。若饮停较重,并见心下痞满,目眩心悸,应加茯苓而成小半夏加茯苓汤。1《金匮要略》中治疗水饮内停而渴饮的主要方药①猪苓散:“呕吐而病在隔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猪苓散用于呕后思水,其病乃因饮停心下,胃气上逆而呕,呕后思水虽可提示停于心下之饮随呕而去,但从《金匮要略》治疗用药看,此思水表明体内水精不能四布,津液不能上承,虽有饮入之水,但虞复停为饮,故用猪苓、茯苓利水,白术健脾,促使水道通利,水精四布,饮水化津上承则渴止。②五苓散:“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相似文献   

16.
眩晕论治     
眩晕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证候,往往伴随其他证象出现,亦有单独可现。眩是眼花,视物不清,晕,旋转不定,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中,不能站立,严重时伴见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祖国医学最早的记载《内经·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历代医学沿着内经的基石,论述眩晕的成因,其说各异。汉代张机,论眩晕的病源归于痰饮,停聚于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治主之”。晋王叔和《脉经》“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肿,支满”。唐代  相似文献   

17.
译与意     
也谈“若药弗瞑眩……”之瞑眩。偶见书刊引《尚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其解释为:如果用药后不发生瞑眩现象的话,其病就不会痊愈。这样理解很不尽情,甚至违背《尚书》原意,其原文是“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我意原文未臆药后,更非疗后,关键在“若药”。我对辞解是:“若药不毒厚,其病不愈”。考《尚书》系秦博士济南伏生口授,西汉晁错所集,  相似文献   

18.
<正> 眩晕证在临床多见,其病因较多。古人有“风眩”、“火眩”、“痰眩”、“虚眩”等等之说。风眩始见于《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孙思邈、沈芊绿也都认为肝风能引起眩晕;痰眩始见于《金匮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济生方》曰:“胖人停饮而眩”;火眩刘河间认为由风火引起,王肯堂认为火致目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虚眩《灵枢》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见痰火者,不过一二,但卢搏导主张下虚上实而眩。《临证指南》曰:“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气,风阳上冒,中虚下虚”。我认为眩晕证,病况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痰所致。故痰聚中焦而上泛,火借风力而飞扬,直达清空之窍而引起眩晕证。善治上者,必求其下。滋其苗者,必灌其根。治病必求于本。因而风、火、痰,则为产生“眩晕”之根本。脾居中洲,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在里属阴,藏而不泻,故脾为阴脏,其性主升,升  相似文献   

19.
支饮证治浅识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饮证/分类,饮证/中医药疗法“支饮”之名最早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属于四饮之一。考《内经》有饮积之说,而无痰证之名,仲景所论痰饮实属《内经》“饮”的范畴,与后世所论之“痰证”有利...  相似文献   

20.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7,20(10):F0004-F0004
一、判断题1·×2·√3·×4·√5·√6·√7·×二、论述题“相火”之说,首载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唐代王冰、宋金河间、东垣诸家,虽各有发挥,然对相火的名用、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法方药等进行深入探讨,并能独抒新见,承前启后者,当推朱丹溪。丹溪认为:“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火分君相,名用各异。君火即心火,相火即肾火。心为君主之官,相行君命。人体君相之火的常丹溪认为:由于色欲无度、情志过极、饮食厚味等多方面的原因,可引起相火妄动。加之“五性厥阳之火相煽”,更加耗伤阴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