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梅丸考证     
通过对<伤寒论>成书年代、版本沿革的考证,分析后人对其反复整理多次临刻产生的影响,并与相邻年代医学著作进行比对,提出<伤寒论>原稿未记载乌梅丸的可能.指出乌梅九与<伤寒论>中其他方剂在方意、大小、药味组成、用药计量单位、炮制方法、制作辅料等诸多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肯定了乌梅丸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及可靠的临床疗效的同时,提出乌梅丸可能不是张仲景亲自制定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是厥阴病主方,具有温脏补肝,调理阴阳的作用,治疗蛔厥证确有良效,吾师李士懋教授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乌梅丸的应用,只要抓住其实质,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1 仲景遣方,意在立法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李士懋教授常说仲景遣方,意在立法,以方示法,临床审症求因,辨证测机,法随机出,依法施治,凡是符合乌梅丸适用病机———肝虚而寒热错杂的,无论何证都可广泛的应用乌梅丸。2 谨守病机、寒热错杂临证遣方用药、审因测机,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之特色。寒热错杂的病机,临床并非少见,可由多种原因所致,但凡厥阴肝虚而形成的寒热错…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乌梅丸为清上温下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通过治疗胁痛、胸痹、腹痛、便秘4种疾病并各以病例。结论乌梅丸在临床上只要方证对应治疗疾病,可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樊遂明 《光明中医》2009,24(8):1579-1579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经寒热错杂蛔厥症方剂,具有温脏补虚驱蛔之功.但并非杀虫而设,清柯琴云:"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症之法……岂只吐蛔一症耶.  相似文献   

5.
重温厥阴病 活用乌梅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来重温《伤寒论·厥阴病篇》,玩味张仲景名方乌梅丸的药性配伍,结合自己以往的临证经验,认为乌梅丸不仅只为蛔厥而设,实乃厥阴诸病的主方,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只要谨守厥阴病机,临床灵活运用乌梅丸,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花椒等组成,具有寒热并调,气血兼顾,扶正祛邪,调肝和脾的功效。厥阴病多寒热错杂,方中乌梅酸能制蛔,花椒、细辛辛能散寒,黄连、黄柏苦能泄火,黄连、干姜、黄柏、细辛等同用,寒热并调。伤寒三阴证多为虚寒,厥阴则为三阴之末,阴尽而阳生,故方中桂…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蜕厥,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对乌梅丸的认识多有争议,大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乌梅丸是专为鱿厥而设,另一种观点认为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主方。有感于斯,笔者也想结合原文就乌梅丸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药味虽"繁",但其组方精妙,辛开苦降,寒温并调,具有泄肝和脾,调理阴阳之效,主治蛔厥与久利。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多有发挥,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乌梅丸的应用范围,以治疗各种寒热错杂之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类承法 《光明中医》2009,24(9):1641-1642
乌梅丸为蛔厥专剂,久利良药,厥阴主方,只要善抓主症,审因析机,病证结合,灵活加减,做到证治相应,方证一体,谨守病机,知常达变,就能举一反三,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为治"蛔厥""久痢"证之良方.由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细辛、川椒、桂枝、干姜、附子、苦酒组成.临床几十年来,常以本方化裁改作汤剂,用于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屡屡收功.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乌梅龙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其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制附子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制成蜜丸。能温脏安蛔、主治蛔厥。本方寒热并用,补敛俱备,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是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厥阴病,其本阴,其标热,其体木,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调其中气,使之和平,是治疗厥阴病必须遵循的治法。酸入肝,用味酸入肝之乌梅以伏其所主。配苦寒之黄连、黄柏以泻心降火除上热。肾为肝母二者同源,椒…  相似文献   

11.
付焕香  蔡少峰 《陕西中医》2010,31(6):746-746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蛔撅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但在临床中发现,乌梅丸并非只为蛔厥而设,乃为厥阴诸病之主方。现将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各种疾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张晗 《天津中医药》2003,20(6):41-43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其为历代医家推崇的关键在于紧扣病机,方证对应,组方合理,配伍精当。本文从酸辛苦甘,刚柔相济;清上温下,攻补兼施;辛开苦降,土木两调3个方面讨论了乌梅丸按照气味配伍组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刍议乌梅丸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主治蛔厥及久利。后世方书均将此方列为“驱虫剂”,然历代医家验证,本方并不纯是驱虫之方,而是用来调整厥阴之寒热错杂证候的,为治厥阴病主方。清·柯韵  相似文献   

14.
乌梅丸新用     
本文归纳了乌梅丸在临床各科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辩证施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的厥阴病篇,文中记载该方为治疗蛔厥的方剂,但经后世医家阐释发挥,可以治疗以呕吐、烦热、口渴、纳差、泄泻等为症状要点的多种疾病,而不局限于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运用乌梅丸经验常熟市城建开发总公司卫生所(215500)孙渭萍关键词叶天士,乌梅丸1制方要义清代温热病大师叶天士对仲景方深有研究。他不但师仲景之学,且能在临床实践中独抒己见,发扬仲景制方之长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今就其《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运用经...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新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和平 《陕西中医》2010,31(4):483-483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具有温脏安蛔的功能。用于治疗蛔厥证及寒热错杂的久利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于厥阴寒热夹杂之证,获效颇多,现举验案四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乌梅丸原主治蛔厥及久利,当今疾病病机复杂多变,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阴阳失调者比比皆是,为乌梅丸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空间,已非蛔厥久利所限,只要抓住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的病机,皆可随证施用乌梅丸。笔者根据其寒热并用,清补兼施之功,加减运用于寒热错杂且正气虚弱之多种疾病,收效尚佳。  相似文献   

20.
张瑀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315-315,487
《伤寒论》中有关乌梅丸的论述共1条,即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