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STAR采用钢针加样引起拖带污染已有报道,但是,最近笔者发现STAR加样钢针加抗-HCV稀释液可引起整排污染,为此,笔者对STAR钢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可克服STAR加样钢针引起的抗-HCV整排污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一种为智能化的加样方法,实现阳性再检标本的自动加样功能。方法利用编程工具VB6.0自动调取标本的化验信息并写入小型数据库Access文件、利用STAR的英文控制软件读取标本化验信息后,控制加样器进行加样。结果智能化的加样方法,能够自动读取后台数据的标本信息,扫描条目后,自动识别阳性复查标本的复查项目,将再捡标本加样到特定的项目。结论 STAR智能化的加样方法,实现了加样器和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对接,实现了再捡标本双孔复查的完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人为错误。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加样仪引起抗-HIV拖带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前 ,全国许多血站都使用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加样器ML/AT进行血液标本加样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避免了手工加样的人为误差 ,提高了血液检测的质量和水平。但偶尔在检测到HIV抗体强阳性标本时 ,可能会在加样、洗涤时污染到邻近标本。笔者在使用该仪器的过程中也遇到 2起共 4例标本 ,因ML/AT加样拖带而引起的抗 HIV阳性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软件 ML/AT plus2全自动加样仪和用户软件(瑞士 ) ;AWI自动洗板机 (奥地利 )。1.2 试剂 抗 HIV试剂 (北京金豪 ,批号 :2 0 0 1112 9;厦门新创 ,批号 :2 0 0 110 0 6 0 …  相似文献   

4.
STAR加样器拖带污染情况分析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STAR加样采用的针头有2种,一种是可反复使用的不锈钢加样针头(简称钢针),另一种是一次性的塑料针头.不锈钢加样针头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但可导致加样拖带污染后边的标本,而一次性的塑料针头虽没有拖带污染,但针头由于一次性使用,费用太高,两者各有优缺点,为此,我们利用本站2台STAR加样器,1台用一次性加样针头做初检,另1台用钢针做复检,通过大量标本同时进行常规检测,研究分析检测污染情况及解决拖带污染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自动加样仪如今在血站系统被广泛应用,与人工加样相比,它具有自动、快速、精确的优点,不仅把检验人员从重复烦琐的加样操作中解放出来,又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大大提高了血站血液检测工作的效率。但工作中发现加样针头的重复使用可能会造成标本之间的相互污染,给我们的血液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类似的情况和相关的报道也在其他单位出现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比较在全自动加样仪应用一次性针头前后的血液检测质量,讨论一次性加样针头在血液检测工作中的必要性。力求减少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提高血液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STAR IVD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全自动加样系统,具有大容量、分配快的特点,但我们利用仪器原有的液体参数分配血浆(或血清)标本时,存在加样量不足,加样针尖挂珠,甚至漏滴等问题。我们对STAR IVD液体编辑参数进行了优化。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对象郑州市无偿献血标本。2.仪器STAR IVD全自动加样器,为瑞士Ham lton公司产品。F innp ipette D igital 40~200μl加样器,为芬兰产品。TG62A分析天平,为福州天平仪器厂产品。3.方法在“M icrolab STAR L iqu id Ed itor”中找到“H igh Volum e-Serum-A liquotJetl.1 serum for aliqu…  相似文献   

7.
STAR全自动加样器双孔分配再检标本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一些实验室采用手工加样的方法补加再检标本,存在再检标本条码信息无法传输、操作不规范等缺点。我们采用STAR全自动加样器,在同一块微孔板上进行单孔和双孔分配,克服了以上缺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样引起酶标板拖带及标本污染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自动加样器在国内血站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人为因素引起的漏加错加,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但目前国内全自动加样器多采用永久性金属针连续加样,反复使用,尚无实现一人一针,当遇到高滴度的阳性标本耐,笔者发现可引起拖带污染,甚至样本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自动加样设备在血液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其加样导致的阳性拖带现象已引起高度关注。拖带现象即遇到含高浓度抗原或抗体的标本时,同一加样针会使其后相邻的多个样本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拖带现象发生在同一块酶标板上,国内已有多篇报道[1~4]。我们在进行血液标本加样  相似文献   

10.
血液标本是血站检验科实验工作的基础,也是全自动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只有提供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血液标本,才能提高检测质量,最终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根据我检验科使用的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加样系统STAR和酶免系统FAME,本文就近年来在工作中的体会,就全自动加样和酶免系统对血液标本的要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STAR在血样本分配过程中针尖挂液现象的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STAR加样钢针的针管和针头都比RSP加样钢针粗大,因此在加血样本或粘稠液体时,STAR针头比较容易挂液体(特别是在加样量<20μl时)[1]。为此,笔者对常规的血样本分配模式进行了优化,选出新的血样本分配液体参数,以期解决其针尖挂液现象,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以下简称血样本),由本中心体采科于2005年6月采集。1.2仪器与试剂STAR全自动加样器、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及校验工具包(瑞士HAMILTON);HBsAg、抗-HCV、抗-HIV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ALT速率法试剂盒(北京澳斯邦)。1.3建立血样…  相似文献   

12.
STAR全自动加样器加酶引起HBsAg拖带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全自动加样器及后处理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样品漏加错加,但标本较多时,加样完成后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进入后处理系统,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将后处理系统中的一些工作,如HBsAg检测中酶结合物的分配、置于加样器中完成,有助于减少后处理时间,而这一改变有可能造成酶标板污染,我们对此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全自动加样器液体编辑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涛  方建华  刘玉振 《检验医学》2006,21(3):275-275
STAR IVD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全自动加样系统,具有大容量、分配快的特点,但我们利用仪器原有的液体参数分配血浆(或血清)标本时,存在加样量不足,加样针尖挂珠,甚至漏滴等问题。我们对STAR IVD液体编辑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在血站实验室.全自动加样系统解决了大量标本加样和数据传输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考虑检测成本问题.较多血站选择了永久性加样钢针.但永久性钢针存在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也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存在加样拖带现象.成为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就发现一例标本在加样时被HBsAg污染导致合格血液被报废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全自动加样系统出现样本交叉污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全自动酶联分析系统在输血行业的广泛应用能大大地降低人为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增强结果的精密性、正确性。但笔者在使用Microlab STAR系统进行样本处理时发生抗-HIV,加样交叉污染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血站实验室,全自动加样系统解决了大量标本加样和数据传输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考虑检测成本问题,较多血站选择了永久性加样钢针,但永久性钢针存在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也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存在加样拖带现象.成为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1-4].我们在工作中就发现一例标本在加样时被HBsAg污染导致合格血液被报废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全自动加样器阳性拖带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手工加样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提高了血液检测质量,但有时强阳性标本会产生拖带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使用500μl加样器进行加样过程中发现,对每一标本加样完毕,均应更换滴头,否则会对PT、APTT、TT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少数医院工作人员,存在麻痹思想,为了省时节源,往往不及时更换滴头,用同一滴头进行加样,这样便存在滴头滞留标本问题,在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9.
Microlab STAR是由瑞士HAMILTON Bonaduz生产的全自动加样系统,该系统在Windows98下操作,界面友好、仪器性能稳定、结果准确、加样快速、处理样本能力强。特别适合血站等需同时大规模处理样本的单位,我科于2002年5月引进一台。全国使用Microlab STAR的用户在不断增多,我科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操作说明书外的  相似文献   

20.
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加样中携带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ELISA实验中的HBsAg加样携带污染并探索解决方案。方法 利用分配HBsAg强阳性标本的加样针再分配阴性标本进行阳性携带污染评价,通过对不同洗针次数的洗涤效果比较选择阳性携带污染解决方法;利用洗涤后未干燥和已干燥的加样针分配0.5ng/ml HBsAg标本观察阴性携带污染(稀释效应)。结果 加样针在吸取强阳性标本进行分配后洗涤5次,再分配阴性标本,造成部分实验孔出现弱阳性结果,洗涤后未经干燥的加样针再分配低值弱阳性标本使部分实验孔出现阴性结果,造成弱阳性标本漏检。洗涤次数增加至10次和干燥后的加样针没有类似问题。结论 加过强阳性标本的加样针未经充分洗涤会对阴性标本造成携带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洗涤后未经干燥的加样针存在稀释效应,造成弱阳性标夏漏检。通过增加洗涤次数和对加样针进行干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携带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