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13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胆脂瘤型中耳炎并胆固醇肉芽肿8例,分泌性中耳炎并胆固醇肉芽肿4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蓝鼓膜)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下降,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而痊愈,术中见三种不同的中耳炎疾病均交错存在胆固醇肉芽肿病变,肉芽肿大多位于中耳乳突腔、鼓室入口、上鼓室、鼓室窦等处。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常与各种中耳慢性疾病并存,病变可广泛存在于中耳各部,治疗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病机制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收集近五年在我院就诊的57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血浆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及其比值,同时以57例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通过术后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排除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血脂水平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TC、LDL、APOA1及LDL/APOA1、APOB/APOA1水平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APOB及HDL/APOB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TC、LDL是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主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血脂水平高于非胆固醇肉芽肿患者,TC、LDL、APOA1及LDL/APOA1水平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引起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与各型中耳炎关系密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影像学的发展,目前对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本文将近年来对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在病因与发病机制、与各型中耳炎关系、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病机制 ,临床及影像学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对 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胆固醇肉芽肿可与多种中耳疾病同时存在 ,MRI检查 T1 W与 T2 W皆为高信号。结论 :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病机制为中耳的其它疾病如胆脂瘤、硬化灶等导致的通气受阻 ,仅凭 CT及临床体征不能区别胆固醇肉芽肿与胆脂瘤 ,MRI对本病诊断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常存在于各种慢性中耳疾病中,如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特发性蓝鼓膜等。本文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的住院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并发胆脂瘤的14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本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1病因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holesterol granuloma,CG)多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慢性炎性疾病并存[1],尤其在中耳通气受阻时易发生,也有特发性颞骨胆固醇肉芽肿报道[2]。中耳CG形成原因多认为与鼓室及乳突出血、中耳通气受阻和引流障碍有关。伴发于慢性分泌性  相似文献   

7.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8年3月~2003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0例(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病人的临床资料。70例(耳)中,术前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37例,骨疡型中耳炎13例,此二者之中考虑胆固醇肉芽肿者13例;中耳乳突术后感染5例,分泌性中耳炎7例,特发性血鼓室8例,其中考虑可能为胆固醇肉芽肿者2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闭塞感或伴耳鸣,亦可有耳溢液、头痛、头昏及其他症状。70例(耳)均接受手术治疗,依照术前检查,根据病变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术式。结果 65例(耳)干耳,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3例(耳)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半年流脓,后改行乳突根治术,术后均干耳;2例(耳)行鼓室探查加鼓窦开放术,术后半年及1年又流脓伴听力下降,后改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结论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主要有:含气腔通气受阻、引流障碍及含气腔出血。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与特发性血鼓室、分泌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关系密切。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来决定,其原则是彻底清除病变,保持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8.
胆固醇肉芽肿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颞骨内气房阻塞后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胆脂瘤、慢性肉芽型乳突炎、急性乳突炎等耳部病变可并发本病。发病原因可能与气房的通气引流不良有关,可发生于颞骨任何部位之气房内,但常见于中耳或乳突处。已有动物实验证明胆固醇肉芽肿的形成与气房引流不良和咽鼓管阻塞有关。作者报导罕见的2例发生于颞骨岩尖部的胆固醇肉芽肿,病变涉及内耳道及桥小脑角。其病变发展过程可能先是气房引流受阻,致岩尖处胆固醇肉芽肿形成。由于无引流通道,因此粘膜肿胀和肉芽形成等病理变化持续不愈,加上腔内  相似文献   

9.
作者们对颞骨胆脂瘤和各种中耳疾病的活组织作了组织学和生化研究以探索胆固醇和胆脂瘤的关系及其来源。所用材料为25例颞骨连续切片(其中22例上鼓室胆脂瘤,2例胆固醇肉芽肿,1例鼓膜内陷袋);52例上鼓室胆脂瘤和鼓膜内陷袋胆脂瘤手术标本;8例胆固醇肉芽肿手术标本;5例慢性单纯型中耳炎或渗出性中耳炎手术所获小黄色标本。用HE和PAS染色作组织学研究。8例中耳渗出液、5例内陷袋耳粘膜、4例中耳粘膜和静脉血、5例胆固醇肉芽肿手术标本作生化研究确定胆固醇和胆固醇酯量。结果:组织学观察表明有上鼓室胆脂瘤的颞  相似文献   

10.
中耳免疫性疾病一、中耳炎的免疫学因素1 急性中耳炎与炎症反应和免疫防御作用:急性中耳炎的病因是复杂和多因素的,鼻咽部和咽鼓管的病原菌能引起中耳的炎症,其特点是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伴鼓膜下白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的浸润,中耳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炎性介质,如廿烷类(eicosanoids)、细胞因子和组胺,清除渗出液和病原菌基于非特异性因素(如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和吞噬细胞)和特异性免疫应答[1] 。中耳的免疫防御屏障是中耳的淋巴组织,其可产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菌和病毒等作为抗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B淋巴细胞(分泌IgG、IgA和IgM)…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鼓室是中耳的一种独立性疾病,较少见。其特点是鼓膜呈兰色和缓慢进行性传导性听力减退。其发生原因多数学者认为先有咽鼓管病变形成渗出性中耳炎,渗出液内富含胆固醇结晶,在鼓室粘膜的炎症灶处形成胆固醇肉芽肿,这种出血性肉芽肿很易由中耳负压引起出血,其中的含铁血黄素使渗液染成褐色。著者观察了12例兰色鼓膜的渗出性中耳炎,占同期所见渗出性中耳炎10%左右;两性发病相近;年龄5—65岁,说明血管年龄的改变在发病上不起主要作用,而咽鼓管功能失常是特发性血鼓室的发生基础。本组患者中有腺样体病变者4例、上呼吸道变态反应3例、鼻中隔高度偏曲1例、咽鼓管隆突肥厚1例、复发性咽鼓管卡他3例。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部分研究认为工型变态反应是引起该病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46例伴有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OME患者和38例对照组其血浆和中耳积液中IL-4及IgE含量,探讨工型变态反应在OME发病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cytokines,CK)在中耳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与中耳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和胆脂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耳免疫性疾病 一、中耳炎的免疫学因素 1. 急性中耳炎与炎症反应和免疫防御作用:急性中耳炎的病因是复杂和多因素的,鼻咽部和咽鼓管的病原菌能引起中耳的炎症,其特点是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伴鼓膜下白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的浸润,中耳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炎性介质,如廿烷类(eicosanoids)、细胞因子和组胺,清除渗出液和病原菌基于非特异性因素(如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和吞噬细胞)和特异性免疫应答[1].  相似文献   

15.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同中耳的化脓性炎症不同的是其通常不伴有耳部急性感染症状。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及颅面部畸形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手段也因病因不同而方式多样。本文就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 (otitismediaofeffusion ,OME )是中耳的常见病、多发病 ,尤以儿童的发病率为高。它以渗液滞留在中耳腔内而没有急性感染表现为特征。持续的OME常导致听力损失、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1] 。OME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成定论。有关OME病因的研究表明 ,OME的发生与变态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及感染等多因素有关。已有文献表明 ,部分分泌性中耳炎和Ⅰ型、Ⅲ型变态反应有关[2~ 6]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则未完全明确。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OME和变态反应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学者从嗜酸细…  相似文献   

17.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或称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 ,是发生于鼓室、鼓窦或乳突的一种含有胆固醇结晶和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 1992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 11例 12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 ,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文对其病因、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等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例 ( 12耳 )患者 ,男 2例 ,女 9例 ;年龄 10 5 0岁 ,平均 2 6.4岁。病程 15d2 0年 ,平均 2年 10个月 ,<1年者 7例。 4例于 10 2 0年前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均干耳 10年以上 ;5例 ( 5耳 )无明显诱因 ;2例有分泌性中耳炎病史 ,其中 1例鼓膜置管后感染 ,炎…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cytokines,CK)中耳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与中耳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和胆脂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是中耳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儿童期SOM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其中中耳负压学说、感染学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中耳负压学说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功能不良、中耳黏膜气体交换不良或乳突气化不良、中耳清洁功能障碍引起中耳负压状态,继而黏膜水肿、渗  相似文献   

20.
耳科学领域中的免疫学(Ⅱ中耳和外耳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急性中耳炎与炎症反应和免疫防御作用:急性中耳炎的病因是复杂和多因素的,鼻咽部和咽鼓管的病原菌能引起中耳的炎症,其特点是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伴鼓膜下白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的浸润,中耳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炎性介质,如廿烷类(eicosanoids)、细胞因子和组胺,清除渗出液和病原菌基于非特异性因素(如黏液纤毛清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