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珍  乔建洪 《淮海医药》1996,14(4):12-12
观察36例尿激酶静脉容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其中根据冠脉再通的间接指标.再通17例,未通19例。对再通组与未通组溶栓时间,梗塞范围进行对比。并于发病后2~4用作M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检查,结果表明溶栓治疗愈早愈好。它能有效地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提高运动耐量.显降低急性心肌埂塞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淮海医药》1998,16(2):49-49
溶栓疗法是将溶解血栓的药物尿激酶或链激酶,给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患从静脉或冠状动脉内输入,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可挽救大量缺血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我院从1994年开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7年 1月~ 1999年 9月我院内科 CCU的AMI患者 42例 ,其中溶栓组与非溶栓组各 2 1例。溶栓组男 18例 ,女 3例 ;最小年龄 48岁 ,最大年龄 82岁 ,平均 6 4.8± 8.9岁。非溶栓组男 14例 ,女 7例 ;最小年龄 5 5岁 ,最大年龄 83岁 ,平均 6 4.6± 2 .1岁。AMI诊断标准按照 WHO标准诊断。溶栓时间在发病后 12小时以内。溶栓组 MI部位 ,前壁 15例 ,下壁 6例 ,前壁 +下壁 2例 ;非溶栓组 ,前壁 13例 ,下壁 8例 ,前壁 +下壁 1例。溶栓组中用速避凝 15例 ,其中男 12例 ,女 3例 ;最小年龄 48岁 ,最大年龄 82岁 ,平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 (AMI)溶栓状况、溶栓效果及其未溶栓的原因。方法 :将 1993年~ 1998年住院的 AMI患者按照是否溶栓分两组 ,比较其近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 3a病死率 ,并对 6 a来逐年 12 h内就诊率、溶栓率进行对比。结果 :溶栓组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3a病死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溶栓率低的主要原因为从发病到就诊时间超过 12 h。结论 :在城乡 (尤其是农村 )进一步普及冠心病的防病知识 ,提高乡村医生及广大居民对心肌梗塞严重性的认识。使患者及时就诊是提高溶栓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院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应用国产尿激酶,70万U40分钟左右静点完毕后再以50万U10分钟推注,复查心电图结果发现溶栓后心肌梗塞的病人ST段出现不同程度下移,或恢复.现就我院对40例不同心梗病人在未开展溶栓前及开展溶栓后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46例中死亡5例.尸检证实心脏破裂3例。梗塞周围变性心肌内明显出血,并见心外膜脂肪组织内出血。非溶栓治疗组死亡21例中17例尸检.发现心脏破裂1例,梗塞周围变性心肌内少量出血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达到复通标准33例,所占比例为78.6%.另外,溶栓治疗距离发病时间不足6h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复通成功率高于6~12h者(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应用溶栓治疗可使被血栓堵塞的冠脉再通,从而缓解缺血性胸痛,缩小梗塞面积。我院自1999-01~2001-01对14例心梗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主要介绍AMI溶栓治疗的配合与护理。1 临床资料 14例患者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9~68岁。其中下壁4例,广泛前壁5例,局限前壁2例,前间壁3例。溶栓前出现心源性休克3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无一例传导阻滞。发病距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为4~14h。 2 治疗方法 在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正常情况下,立即给予尿激酶100万u溶于0.9%盐水150ml…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尿激酶静脉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笔者对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和未溶栓治疗的AMI并心源笥休克4周患者的病死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溶栓组,尤其溶栓成功组4周病死率显著低于未溶栓组。结论 尿激静脉溶栓右有效地降低AMI并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年龄、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影响,以提高溶通率.方法:将79例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通组与未溶通组,对两组的年龄、溶栓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通组平均年龄(50.4±11.4)岁,平均溶栓时间(4.0±2.6)h,未溶通组平均年龄(59.5±11.0)岁,平均溶栓时间(7.0±4.3)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年龄及溶栓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栓要尽快尽早,年龄对溶通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Kline  EM  陈健 《药学情报通讯》1991,9(4):17-21
由于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首选疗法,因此过去十年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虽然许多问题已解决,但仍有几点悬而未决,本文讨论溶栓药对梗塞血管的开放和降低死亡率的优越性,也论及胸痛持续6小时以上病人,老年病人和下壁心肌梗塞病人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临床症状严重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在临床上用吸氧、止痛、扩血管等方法治疗效果差 ,但我院使用尿激酶溶栓后 ,该病的疗效显著提高 ,现将我院进行溶栓的患者进行总结。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共有患者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从 4 5岁至70岁。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8例 ,前壁 4例。病例符合以下条件 :①严重胸闷 ,持续心前区疼痛 >30分钟 ,含硝酸甘油不缓解。②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③发病时间6~ 12小时以内。④年龄 <80岁。⑤无出血倾向 ,出血素质 ,无肝肾疾病 ,近期无手术的病人 ,2~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与心脏舒张功能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50例,用HP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血流A峰/E峰面积(VA/VE)、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以及应用Killip分级判定心功能。结果 ①36例血管再通组与14例未溶通组之间,在年龄、性别、AMI部位、临床心功能、LVEF、FS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陈旧心肌梗塞病史等方面均无显差异(P>0.05)。②溶通组与未通组相比,VA/VE比值明显低于未通组(1.0129±0.3427比1.3335±0.4077,P<0.01);VA/VE>1出现率少于未通组(47.2%比85.7%,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AMI使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后,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会更大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降幅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60例ST抬高型AMI早期患者溶栓治疗后2h内ST段抬高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STE回降≥50%的患者较∑STE回降〈50%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高,CK峰值低,左心功能及预后好。结论AMI早期溶栓后心电图ST段变化可较准确地反映心,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  罗利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4):122-123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主要进展之一。研究表明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 ,尤其是在发病后 1小时内溶栓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 [1、2 ] 。为此护理配合在溶栓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常规准备常规准备溶栓治疗所需的一般物品及药品 ,同时护士还应对溶栓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充分的认识和高度重视 ,使溶栓准备工作更细致。1.1 常备用物 :静脉输液 ,采血用物 ,静脉套管针 ,给氧装置及心电监护仪等。1.2 准备的药品 :尿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肝素 ,阿司匹林 ,生理盐水等各种急救药品。1.3 溶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梗后2周左室压力的特点、对容量负荷的反应及梗塞相关动脉及时再灌注对左室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了静脉溶栓,梗后2周超声心动图EF均大于0.55并行冠脉造影的患分为未再灌注组(n=32)和再灌注组(n=30)。梗后2周以16毫升/秒的速度向左室内高压注射造影剂40ml(负荷试验),注射前后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压。结果:①负荷试验前后再灌注组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608),而舒张压增高(p=0.0415);②未再灌注组在试验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改变,表现为收缩压降低(p=0.0412),舒张压明显增高(P=0.00120);③两组在试验前、后收缩压变化的幅度无明显差别(P=0.5140),但舒张压均明显升高,未灌注组的舒张压在容量负荷后上升的幅度比再灌注组更大(P=0.0012)。结论:①梗后2周的左室负荷试验是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的一项较敏感的客观指标。②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许多患虽然临床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EF正常,但实际上左室的功能巳有明显的减退,表现为负荷试验后左室收缩压下降,而舒张压明显升高。③AMI后梗塞相关动脉的及时再灌注对左室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 EICU及 CCU自 1995年 6月 1日~ 2 0 0 0年 6月 1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梗 )患者 2 2 9例 ,符合溶栓标准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 176例 ,而经静脉溶栓后 4周内死亡 2 2例 ,占溶栓患者的 12 .5 %。本文通过分析 2 2例患者的死亡主要原因 ,探讨溶栓与死亡率间的相互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2例经静脉溶栓的急性心梗患者 ,急性心梗的诊断均符合 WHO标准 ,溶栓条件均符合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入选条件 [1 ] ,且无禁忌症。其中男 17例、女 5例 ;年龄 5 0~78岁。既往合并高血压病 13例、糖尿病 8例、高脂…  相似文献   

19.
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目前已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并发症严重且病死率较高。早期溶栓,及时开通梗塞血管,对恢复冠脉再灌流、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保存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对患者进行院前早期溶栓治疗AMI,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