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术止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4例,给予芪术止鼽汤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辛芩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4%,对照组为69.3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术止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蜥蜴脱敏止泄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蜥蜴脱敏止泄散与整肠生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蜥蜴脱敏止泄散;对照组35例给予整肠生胶囊。结果:蜥蜴脱敏止泄散与整肠生胶囊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与57·15%。结论:蜥蜴脱敏止泄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止淋合剂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止淋合剂对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止淋合剂,对照组服用分清止淋丸,连续服药1周。对用药前后两组症状、尿常规检查、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止淋合剂组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明显高于分清止淋丸组(P<0.05)。结论:止淋合剂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止眩方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用天麻止眩方对72例梅尼埃病进行治疗,5d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1.7%;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毒性作用。结论天麻止眩方治疗梅尼埃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归脾止晕汤治疗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眩晕的疗效。方法自拟归脾止晕汤加减,常规水煎,1剂/d,分早晚2次服,连服3天。结果以归脾止晕汤加减治疗眩晕30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归脾止晕汤是治疗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眩晕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埋线针穴位穿刺加抗蝮蛇血清穴位注射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埋线针穴位穿刺加抗蝮蛇血清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痊愈情况以及止痛、消肿、止头晕、止胸闷、止复视的时间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总疗效及止痛、消肿、止头晕、止胸闷、止复视、痊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埋线针穴位穿刺加抗蝮蛇血清穴位注射治疗蝮蛇咬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介绍陈民教授治疗老年汗证的经验。陈教授以脏腑辨证为中心治疗思想,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者治以补益肺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减;脾虚不运、湿热内郁者治以健脾除湿、清热止汗,方用四君子汤加减;心阴亏虚、阴液不足者治以滋补心阴、养血止汗,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肾虚不固、阴阳失调者治以调补阴阳、固肾止汗,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止嗽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结果: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止嗽汤加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为7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嗽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较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止汗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以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汗合剂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病情,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止汗合剂治疗COPD稳定期多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双 《中医药导报》2005,11(7):37-37,54
目的:观察清热止淋汤对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清热止淋汤,对照组服用三金片,连续服药7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尿细菌培养及尿常规检测的变化;对用药前后两组症状、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清热止淋汤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止淋汤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血细胞减少程度、既往药物治疗和机体免疫水平等因素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总结病史,并运用免疫比浊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7例肾阳虚证和23例肾阴虚证CAA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免疫球蛋白(Ig)含量以及外周血(PB)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①CAA肾阳虚和肾阴虚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血细胞减少程度和既往用药均无差异。②两组血清C3、C4含量和T细胞亚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前者C3、C4含量明显降低,后者CD8+细胞高表达且血清C3含量与PBCD8+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30),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31),P<0·05。两组Ig含量以及NK细胞表达均降低且无组间差异。结论:CAA中医辨证分型和免疫指标血清补体C3、C4含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血细胞减少程度、既往用药无关。  相似文献   

12.
青蒿素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对恶性疟疾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抗血吸虫病、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并对其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及结构改造进行一系列研究.结构改造得到的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化合物,有效改善了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和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的网站及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质量,对文献的结果进行定性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3篇HTA报告、9篇SR/Meta、11篇经济学研究(其中1篇文献同时包含Meta分析和经济学研究)。唑来膦酸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标志物浓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唑来膦酸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不弱于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别。相较于基础治疗,唑来膦酸具有成本效果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双膦酸类药物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唑来膦酸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对27例实证和61例虚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睾酮(Tes)、醛固酮(ALD)、皮质醇、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R)、胃泌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激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医辨证分型和内分泌激素有明显的相关性。虚证组患者 Tes、T_3、T_4、TSH、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和对照组及实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实证组 T_4胃泌索升高,和虚证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虚证组和实证组 ALD、皮质醇、INS、GR 等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可以把 Tes、T_3、T_4、ALD、皮质醇、INS、GR、胃泌素等内分泌激素作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颖丽    罗茜    尹紫薇    郑惠珍    王子焱  刘承鑫  郭志华 《陕西中医》2023,(6):781-784
文章介绍郭志华老师对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郭志华老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并列举一则验案加以佐证。郭志华老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不能运化,肾虚气化不利,水谷精微失输,膏脂生化失常,痰浊凝积经脉。故结合病名及病机认识,郭志华老师以健脾益气,补肾祛湿为高脂血症治疗原则,以补肾健脾为主,兼以降脂化浊之法,并自拟化浊方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血管疾病。郭志华老师结合临床上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联系紧密的特点,注重兼病论治,对兼有胸痹、心悸、眩晕等病的患者,随病化裁,精准用药,在临床上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川贝母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川贝母中含有包括生物碱、有机酸及其酯、核苷、甾醇及其苷、多糖、挥发油等多类化学成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镇痛、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川贝母化学成分已有研究报道的主要类型和主要药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同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药用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相似性和特有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现代药效研究、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配伍及不同加工方法等方面对川贝母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建议对川贝母的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西贝素及总皂苷等成分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为川贝母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别阐述了《老子》之道与《黄帝内经》之道.笔者认为《老子》之道是道之体,是0,是无,是虚,是先天,是天地之始,是至善无私、无己、无功、无名,完满自足;而《黄帝内经》之道是道之用,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后天之道,是一、二、三,是有,是可道.对于悬壶摄生,不仅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更要“合于道”.不仅要方法得当,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肥料追施对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优质川贝母生产的适宜施肥用量,为川贝母高产和高品质药材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实验材料,在初花期分别追施高、中、低剂量氮肥、磷肥和钾肥,分析肥料种类及不同剂量对川贝母叶片光合生理、荧光参数、主要农艺指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分别追施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川贝母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影响趋势,磷肥和钾肥的追施显著影响叶宽。以单果重、单果种子总粒数、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鳞茎鲜重和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小区实验结果显示川贝母花期最佳追肥量分别为:氮肥20 g/m2、磷肥250 g/m2、钾肥75 g/m2。在最优的施肥用量下,3种肥料的综合品质评分为钾肥>磷肥>氮肥。结论:在花期科学追肥有助于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研究可为人工种植川贝母施肥技术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菊花不同提取部位对肺阴虚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菊花"甘、凉,入肺经"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G1-正常对照组、G2-肺阴虚组、G3-菊花水部位组(菊水组)、G4-菊花乙醚部位组(菊乙组)、G5-菊花正丁醇部位组(菊正组)、G6-百合固金汤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灌服甲状腺片+烟熏制备肺阴虚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共33天。试验期间,测量大鼠体质量、肛温、面温、抓力、面部及耳部微循环血流量;取血测定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阴虚组大鼠体质量、抓力明显减少,肛温、面温升高,面部及耳部微循环血流量增加,血清T3、T4、cAMP、TNF-α、IL-1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肺阴虚组比较,菊正组大鼠体质量、抓力增加,肛温、面温、面耳部微循环血流量降低,血清TNF-α、IL-1、cAMP、T3及T4含量均减少;菊水组大鼠面温、肛温血清T3及T4含量减少;菊乙组耳部微循环血流量降低,血清IL-1及TNF-α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较于百合固金汤组及菊正组,菊水组和菊乙组面温、面耳部血流量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药效作用次之。结论菊花能改善肺阴虚大鼠面温、面耳部血流量、抓力等证候指标,与其能调节甲状腺激素、炎症因子及环核苷酸等有关,可作为其甘凉、入肺经药性现代科学内涵的组成部分;正丁醇部位药效作用强于乙醚及水部位,为认识菊花甘凉、入肺经共同药效物质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黧黑斑之研究沿革。方法:根据历代文献,考察各个朝代黧黑斑之研究内涵。结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黧黑斑之病名、病因病机、诊断与治法已有初步研究,唯独方药缺如。汉唐时期,提出了“面尘”、“黑”、“”、“面”、“面黑”等别名,和痰饮内渍、腠理受风之病因,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湿热、瘀血阻络、血气不和之病机,证候描述为面如蒙尘、或黑如漆柴、或如乌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治疗有方药、针灸和按摩等,内容皆较粗浅。宋朝以后,深化和扩展了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研究,增加了肾虚血弱、阳明燥胜、肺金燥郁及肝胆火旺的病理概念,治疗手段和药物都较既往更加丰富、具体,只是文献仍然零散,未自成体系,亦无专著。进入近代,一如清前,无所突破。至解放后,尤其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美容学的兴起,黧黑斑研究无论在形式和内涵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结论:探明黧黑斑的源流,对今后深入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