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学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无特效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33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组33例均具备下列诊断标准:①腹痛,以左下腹部隐痛为主,或为脐周痛,局部有压痛;②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③一般情况好,病程在2年以上,伴有失眠、心慌、头晕等神经官能症状;④3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大便潜血试验阴性;⑤X线灌肠造影无阳性发现,或见结肠激惹征象。 相似文献
2.
3.
陈百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9):2650-265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近年来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目前尚无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IBS完全有效。我院2003-2005年初收治的61例IBS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药:分三型辨治,每天1剂,14天为1疗程;西药:按腹痛、腹泻、便秘、腹胀、抗抑郁、调节胃肠道菌群等对症处理,亦为14天1个疗程。共2~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60%,有效率35.6%,无效率4.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 相似文献
7.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长期或反复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症的临床症候群,无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近年来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现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简要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IBS的思路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以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6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 1 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会议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1]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 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治疗组中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长 1 5年 ,最短 6个月。对照组中男 36例 ,女2 4例 ;年龄 2 1~ 68岁 ,平均 39.5岁 ;病程最长 1 6年 ,最短 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口服丽… 相似文献
10.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5 4例 ,总有效率 96 3% ,并与对照组 30例 (总有效率 76 7%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皮下注射长效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效达菲林,3.75mg/次,在月经周期2~5d皮下注射1次,第28天、第56天分别皮下注射1次,共治疗3个月。同时,分别于月经前期运用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中药口服治疗,于月经期采用活血化瘀、散结消癥中药口服治疗,于月经后期采用补肾疏肝中药灌肠治疗。连续3~4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本组47例患者,随访时间9~12个月。按照上述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治愈34例(72.34%),瘀血证候及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消失;显效7例(14.89%),瘀血证候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有效4例(8.51%),症状减轻,盆腔包块略缩小;无效2例(4.26%),症状无变化。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可靠,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脐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脐疗技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仅提高了西药的作用,而且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接诊的患CVA的60例病例。结果:60例病人有36例痊愈(占60%),有22例好转(占36.7%),其余两例无效(占3.3%),有效率为96.67%。结论:正确的诊断再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CVA疗效显著,病人基本都能够康复,且有良好的预后,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一组为中药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中药治疗组的患者采取中药治疗的方式,对西药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的方式,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采取中药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研究为4周,对比这三组患者在治疗四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西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口臭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臭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合并中药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证属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桃仁承气汤加味合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0g,2次/日,4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0g,2次/d,三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15例(37.5%),有效20例(50.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27.5%),有效18例(45.0%),无效11例(27.5%),总有效率72.5%。结论:中西医结合论证2型糖尿病证属痰瘀互结证的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医学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退黄利胆方剂予以治疗。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其胆红素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以此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每天平均胆红素下降(51.10±24.89)umol/L,降到正常范围需要的时间为(4.6±2.6)d;对照组对应的数据为(38.01±20.76)umol/L、(6.0±4.7)d,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