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昱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89-491
目的:分析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6/2010-06收治的87例87眼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眼内出血40眼(46%)、晶状体源性27眼(31%)、前房角挫伤14眼(16%)、眼内炎症6眼(7%),根据不同的眼外伤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随访3~12mo,79眼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控制率为91%;视力提高91%。结论: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及时治疗,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晶状体前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晶状体前脱位并发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外伤性晶状体前脱位并发继发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 5例外伤性品状体前脱位并发继发性青光眼在术前眼压不能控制至正常的情况下,及早施行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视力较术前有一定的提高。结论 外伤性晶状体前脱位并发继发性青光眼宜及早摘出晶状体。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青光眼的发病情况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因外伤性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8例,有效率达61.54%。视力较术前有一定提高。结论 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且视力较术前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52例(52只眼)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手术时机、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对52例(52只眼)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依据眼压、房角情况采用不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42例(80.8%),复合式小梁切除术8例(15.4%),Ahmed引流阀门植入术2例(3.8%)。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恢复到正常47例(90.4%),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8例(92.3%)。结论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经药物治疗后无效者,应早期依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62眼)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前房积血型、房角损伤型、晶状体源型和粘连增生型。药物治疗或联合前房冲洗29例(46.77%),其他手术治疗(包括滤过手术、玻璃体切除和联合手术等)33例(53.22%)。治疗后眼压正常者眼压(6~21mmHg)53例(85.48%),眼压〉21mmHg者7例(11.29%),眼压〈6mmHg者1例(1.61%)。视力下降或丧失者4例。余58例视力均与人院视力相同或提高。术后低眼压1例,术后眼内出血1例。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多种发病机制形成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预后也较差,临床治疗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眼挫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1例(61眼)眼挫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1例中由眼内积血所致青光眼26例,由房角挫伤所致青光眼20例,由晶状体所致青光眼14例,由眼内炎所致青光眼1例。根据眼压升高原因分别通过单纯药物治疗15例(24.59%),药物治疗加前房冲洗14例(22.95%),药物治疗加抗青光眼手术治疗32例(52.46%)。经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57例(93.44%),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挫伤后不同原因引起眼压升高,应针对其原因,采取及时和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周群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84-1085
目的:探讨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2眼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并总结。结果:治疗后93.75%眼压控制在10~21mmHg,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视功能损害严重,针对病因及时合理治疗是挽救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Cheng J  Sun W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2):114-121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全部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治疗前眼部情况、青光眼类型,滤过手术后早期有无低眼压、浅前房及滤过泡渗漏情况,既往眼病史及手术史,眼内炎发生后眼部B超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视力预后等情况。结果 共收集19例(20只眼)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17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15~71岁,平均(46.9±16.1)岁。除在外院手术的5例(5只眼)外,14例(15只眼)患者术中均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0.5 g/L,巩膜瓣下放置浸有药液的湿棉片2 rmin)。术后早期8只眼出现浅前房、低眼压。8只眼行2次以上青光眼滤过手术。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发病时间介于末次手术后15 d至10年之间,平均(29.5 ±32.2)个月,主要表现为滤过泡感染、前房炎性渗出和积脓、玻璃体显著混浊。11只眼经溪流试验检查,7只眼(63.6%)阳性,表明有滤过泡渗漏;其中下方滤过泡渗漏致眼内炎者5只眼。19例患者进行22次病原学检查,其中阳性者8例(36.4%),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性眼内炎,其中16只眼(80.0%)治疗后视力提高,11只眼(55.0%)视力恢复至患病前。13只眼(68.4%)眼压保持正常,5只眼(26.3%)用1种或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1只眼(5.3%)再次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结论 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是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后任何时期,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滤过泡渗漏是发生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可能原因。大多数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即应行玻璃体腔内注药和(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挫伤性青光眼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附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眼挫伤早期发生的外伤性青光眼的分类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4例眼挫伤后早期发生的青光眼其治疗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试将挫伤性青光眼分为眼内积血型、房角挫伤型、品状体相关型、眼内炎型、粘连增生型、外伤性睫状环阻塞型、外伤性瞳孔散大型等7个类型。治疗后随访时间4~62个月,未用降跟压药物、眼压正常者(眼压6~21mmHg)59眼,治愈率为79.7%;出院视力较入院时增加者56眼(75.6%)。结论眼挫伤早期外伤性青光眼临床表现复杂,可分做7个类型,对每一病例应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眼外伤与继发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或  王燕燕  王忻 《眼科新进展》2001,21(5):365-36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92例92眼外伤性继性青光眼,根据不同病因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前房穿刺冲洗术,一次或多次单独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73.9%眼压控制在10~21mmHg(1kPa=7.5mmHg),67.4%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盲目由82.6%降至42.4%。结论 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视功能损害严重,预防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是挽救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48例(48眼)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42眼(87.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应针对不同原因进行治疗,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是挽救视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方法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50例(50眼),对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由眼挫伤、前房积血、晶状体源性、炎症性粘连等所引起。单纯药物(全身和滴眼)治疗35例(35眼),联合手术治疗(前房冲洗、白内障摘除、小粱切除等)15例(15眼)。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者47例(47眼);眼压高于21mmHg(1mmHg=0.133kPa)者3例(3眼),但较治疗前眼压有所下降。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多为钝挫伤及眼内积血引起,需针对病因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6例(46只眼)眼外伤后行二期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46例(46只眼)因眼外伤后未能一期植人人工晶状体行二期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选择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或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并观察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眼底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5.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8只眼(17.39%),0.3-0.5者26只眼(56.52%),0.1-0.3者10只眼(21.74%),0.05-0.1者2只眼(4.35%)。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1,P〈0.00)。结论对于眼外伤后未能一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通过术前视力矫正能提高的患者行二期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提高患者视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挫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06例(106眼)眼挫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6眼中伴有眼内积血者96眼(90.57%),伴有前房角后退者45眼(42.45%),伴有晶状体脱位者31眼(29.25%),伴有玻璃体异位者11眼(10.38%)。根据眼压升高原因分别通过单纯药物治疗47眼(44.34%),药物治疗加前房穿刺或冲洗24眼(22.64%),药物治疗加晶状体手术或(和)小梁切除术者35眼(33.02%)。经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者85眼(80.19%),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眼挫伤继发青光眼,应针对其原因及伴发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药物治疗24—48h后眼压控制不良,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放液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2-12月。术后1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38眼(95.00%),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2眼(5.00%)。术后1月视力提高者21眼(52.50%),保持不变者15眼(37.50%),下降者4眼(10.00%),术中术后未发生脉络膜大出血、眼底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放液术是安全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府积极手术.可以擗龟视功能讲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48例(50只眼)儿童外伤性青光眼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8例(50只眼)中,按病因分:眼球钝挫伤32只眼(64.0%),眼球穿通伤18只眼(36.0%)。按眼压升高原因分为前房积血、房角后退、晶状体脱位、虹膜粘连或瞳孔闭锁四大类。经药物及手术治疗后,观察3~24月,眼压控制正常40只眼,治愈率80.0%。出院视力较入院提高者35只眼(70.0%)。结论儿童外伤性青光眼有其独特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9例29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有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镜检查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患者28眼(96.5%)术后视力提高。25眼(86.2%)不需要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3眼(10.3%)局部应用抗青光眼眼药水眼压控制正常,1眼(3.5%)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恢复正常。29眼房角镜检查房角较术前增宽。8例(27.6%)术后早期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经治疗恢复正常。 结论: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270°者,可以考虑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开放房角,提高视力,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78例(8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及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三月视力提高65只眼,有效率80.24%,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六月视力提高69只眼,有效率85.19%,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六月本组病例的眼压控制率为97.53%。术后六个月68眼形成扁平滤过泡。手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无菌性炎症、前房出血等,经治疗后缓解。讨论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及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