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和IL-2、TNF-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鼻腔接种法建立A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适应株动物感染模型。实验设麻杏石甘汤组、利巴韦林组、抗病毒颗粒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经灌胃给药或给生理盐水后,检测小鼠体重、肺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肺组织中IL-2、TN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麻杏石甘汤明显提高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体重、脾重指数、胸腺指数与肺组织中IL-2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肺指数和肺组织中TN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麻杏石甘汤通过提高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调节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IL-2、IL-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鼻腔接种法建立A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适应株动物感染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病毒颗粒组、利巴韦林组和麻杏石甘汤(MSXGD)临床等效剂量组、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经灌胃给药或给生理盐水7天后,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4的含量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与半定量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IL-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IL-2、IL-4的血清含量水平和肺组织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MXSGD临床等效剂量组、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小鼠IL-2、IL-4的血清含量水平和肺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通过调节一些IL-2、IL-4的蛋白表达水平,对机体抗感染免疫发挥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味方防治流感病毒的临床疗效、机理研究及其药物活性成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麻杏石甘汤防治流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妊娠期流感的疗效以及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妊娠期流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给予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头煎300ml,次煎200ml,早晚分服,3d为1个疗程.结果 病人持续发热、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先兆流产发生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麻杏石甘汤有抗流感作用,且对孕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肺脑相关”中医理论,研究不同免疫状态对流行性感冒“肺脑传变”的影响及麻杏石甘汤的干预作用。方法:(1)设正常对照组、正常外感组、免疫缺陷1组、免疫缺陷2组、免疫缺陷外感1组、免疫缺陷外感2组,免疫缺陷1组、免疫缺陷外感1组按照75 mg/kg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免疫缺陷2组、免疫缺陷外感2组按照75 mg/kg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次;末次注射后24 h,正常外感组、免疫缺陷外感1、2组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病毒感染后3 d,检测肺脑指数、肺脑组织病理变化、肺脑组织中流感病毒载量水平及Tnfa mRNA及蛋白表达、脑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等指标评估不同免疫状态对流感“肺脑传变”的影响。(2)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司他韦21.5 mg/kg组、麻杏石甘汤6.05 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按照75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注射后24 h,滴鼻感染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经灌胃给予药物或生理盐水3 d后,从肺脑指数、肺脑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中流感病毒载量水平、肺脑组织中Tnfa mRNA及蛋白表达,脑组织中Z...  相似文献   

6.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原文63条,167条;原方主治太阳病因汗,下不当而致邪热郁肺之变证;其症表现为"喘而无大热"。原方用麻黄四两,杏仁50个,甘草一两,石膏半斤。方中麻黄配石膏清热透邪,宣肺定喘,且石膏用量多于麻黄,以监制麻黄辛温之性,而为辛凉之用,故汗出不忌麻黄,无大热不忌石  相似文献   

7.
麻杏石甘汤的清热解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胜春  王汝娟等 《中成药》1996,18(12):32-33
麻杏石甘汤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对鸡胚流感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小鼠肺炎病毒所致的肺指数升高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地降低鼠肺炎病毒所致小鼠的死亡率,提示麻杏石甘汤对小鼠肺炎病毒不是直接抑制作用,而通过它种途径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将 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治疗组 ,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 ,用 HE染色分析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情况。结果显示哮喘组支气管上皮明显损伤 ,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管腔内有大量分泌物 ;治疗组气道炎症比哮喘组明显减轻 ,支气管内及其管壁浸润细胞数比哮喘组均明显减少 (P<0 .0 1)。因此我们认为麻杏石甘汤能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1年以来用麻杏石甘汤治疗风疹块(风热型)158例,取得满意疗效。其临床表现为,风疹块大小不等,扁平隆起,形状不一,自觉刺痒,搔抓后可增大,融合成片。其诊断要点是,皮疹色赤,遇热则剧,得凉则瘥,夏重冬轻,苔  相似文献   

10.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清宣肺热,乃辛凉甘寒之剂;治疗小儿肺炎,做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是临床谴方用药之关键,随证加减。若见烦躁,使用苦寒冰伏,可导致变证峰起,正如吴鞠通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相似文献   

11.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分别是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常规治疗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构建分子网络及解析生物学通路,探讨麻杏石甘汤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分子机制。 方法: 查找麻杏石甘汤中药成分的有效化合物,在PubChem数据库中检索有效成分的靶蛋白,在Gene数据库中查找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基因,运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软件对二者进行构图和解析。 结果: 查找到麻杏石甘汤的靶蛋白186个,甲型H1N1流感相关基因7个。二者的分子网络复杂,生物功能多样,在共同作用的8条生物通路中,有4条通路为细胞免疫相关通路:病毒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巨噬细胞白介素12(IL-12)信号和生产通路、蛋白激酶(PKR)在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反应中作用通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 (TNFR1)信号通路。麻杏石甘汤可以调节细胞免疫相关通路中的Toll样受体9(TLR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核苷酸结合的寡聚结构域2受体(NOD2)等多个位点。 结论: 麻杏石甘汤可以通过干预细胞免疫相关通路中的多个位点起到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内服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用,分析个人心得。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A组给予西药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观察B组给予中药麻杏石甘汤内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IL-17、TNF-α、Ig E、CRP、PCT变化及一个疗程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B组血清IL-17、TNF-α水平、外周静脉血Ig E水平、CRP、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B组一个疗程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炎性指标,调节肺炎免疫机制,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麻杏石甘汤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用比色测定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在体内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体外实验先制备麻杏石甘汤的含药血清,然后将其加入致敏的RBL-2H3细胞中,观察麻杏石甘汤对RBL-2H3细胞脱颗粒及其他炎性物质的影响。结果:麻杏石甘汤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并能抑制RBL-2H3细胞释放组胺、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因子4。结论:麻杏石甘汤的抗过敏作用与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及炎性物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整理分析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结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及麻杏石甘汤的组成和药理,对其临床疗效及相关病理机制进行介绍.麻杏石甘汤为治疗哮喘的经典方之一,主治肺热咳喘证,研究发现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有较大潜力,但尚有的研究仍较局限,该方的体内药动学尚未见报道,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缺乏一致性认识,未形成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判标准,这些问题都需在今后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解决.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应为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为以该方为基础方的新药研究奠定基础,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使麻杏石甘汤科学的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BALC/B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与麻杏石甘组,采用乙醚轻度麻醉下鼻内接种肺炎链球菌溶液建立邪热壅肺证模型。麻杏石甘组灌胃给予15.12 g·kg-1,1次/天,持续给药14天,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收集各实验组小鼠粪便,采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法对各实验组小鼠粪便中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V4可变区检测,运用LEf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出现高热、喘促、气急、鼻翼煽动等症状,造模成功。模型组对比正常组,α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菌落丰富度增加,梭菌属、Odoribacter、乳酸菌属菌群减少,萨特氏菌属、瘤胃球菌、副拟杆菌属菌群显著增加。麻杏石甘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高热、喘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菌落丰富度与多样性增加,菌群中的梭菌属、乳酸菌属菌群减少,副拟杆菌属显著增加。另发现与短链脂肪酸产生相关的菌属丰度增加。结论 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组成紊乱,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改善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达到有效治疗邪热壅肺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62例婴幼儿肺炎患儿,中医辨证属风热或痰热闭肺范畴,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麻杏石甘汤加减内服;B组常规+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结果:治疗组A和治疗组B对治疗肺炎的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B在体温下降时间、依从性方面与治疗组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肺炎安全有效,且优于口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80例肺炎喘嗽患儿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并给予对症治疗。7~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咳嗽消失、肺部啰音吸收、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运用麻杏石甘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湿疹的临床体会。认为湿疹基本病机为脾虚肺热、湿热内蕴,治宜健脾清肺。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