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嗅觉作为一种特殊感觉,其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香烟烟雾、性别等因素外,年龄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功能会逐渐减退。除此之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嗅觉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缓慢进展的变性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000/10万,而且随年龄的增长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亦随之增高。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运动系统功能障碍(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其发病机理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坏死,脑内多巴胺浓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2.
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其作为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部分患者来说有时甚至比运动症状更影响生活质量。中医称之为“不闻香臭”、“鼻聋”。现代医学认为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发生与多巴胺等多种递质调节有关,中医尚缺乏相关认识。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辨证论治多以五脏辨证为主,故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五脏层面探讨帕金森病嗅觉障碍,从而更加有效地了解其病因病机,为其早期预防及诊治提供思路。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帕金森病嗅觉障碍。中医或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调衡五脏稳态来预防及治疗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对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雌激素对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道,雌激素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还正处于研究中。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试验,选择一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干预: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假手术组,第3,4,5组为去卵巢组:第3组术后给予10μg(2次/d)的苯甲酸雌二醇,第4组给予雌激素的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5μg(2次/d)。第5组不给药物。每组10只。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羟基多巴胺于大鼠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黑质TH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记数。同时,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观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在阿朴吗啡诱导下的旋转圈数。②各组大鼠手术后30d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应用雌激素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手术后苯甲酸雌二醇组与无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应用雌激素同时应用三苯氧胺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与无药组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P&;lt;0.05)。大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其他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雌激素对雌性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除了经过雌激素受体途径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的多巴胺浓度降低。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除大量存在于黑质纹状体系统外,还存在于嗅球、边缘系统等部位。随着对PD的深入研究,发现PD患者还存在嗅觉功能的减退,甚至在疾病的早期就出现了嗅觉功能的改变。PD的嗅觉研究在国内报道甚少。我们采用简易嗅觉检查法对30例老年P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与正常老年人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雌激素对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雌激素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还正处于研究中.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试验,选择一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干预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假手术组,第3,,5组为去卵巢组第3组术后给予10μg(2次/d)的苯甲酸雌二醇,第4组给予雌激素的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5μg(2次/d).第5组不给药物.每组10只.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羟基多巴胺于大鼠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黑质TH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记数.同时,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观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在阿朴吗啡诱导下的旋转圈数.②各组大鼠手术后30
d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应用雌激素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后苯甲酸雌二醇组与无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雌激素同时应用三苯氧胺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无药组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其他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对雌性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除了经过雌激素受体途径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最近研究发现PD除了上述的运动症状外.还存在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主要包括嗅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其中嗅觉障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PD的早期有嗅觉功能的改变,嗅觉障碍成为PD的早期信号。我们对30例PD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胱胺(CS)通过何种机制保护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C57BL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变。方法取78只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MPTP组,CS 20mg/kg+MPTP组,CS 75mg/kg+MPTP组,MPTP+CS 20mg/kg,MPTP+CS 75mg/kg组。MPTP:20mg/kg 5d,CS 2次/d,皮下注射,共14天。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色谱法检测黑质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CS(20mg/kg)组抑制C57BL小鼠黑质细胞内的ROS、MDA,促进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保护了多巴胺能神经元;CS(75mg/kg)组对黑质多巴胺浓度及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无改善作用。结论半胱胺抗氧化保护PD小鼠模型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用四唑盐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多巴胺浓度为0.15,0.30,0.45,0.60 mmol/L时,PC12细胞生存率为(89.3±7.7)%,(62.9±4.3)%,(42.5±2.7)%,(37.6±3.7)%,与对照组100%比较0.30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73~5.323,P<0.05),0.45组与0.60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73~5.323,P<0.01),利血平协同多巴胺作用时,其生存率为(73.7±3.9)%,(49.8±2.1)%,(31.6±1.9)%,(20.1±1.7)%,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43~5.673,P<0.05).结论VMAT功能抑制引发了多巴胺的内源性毒性,进而诱发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可较好解释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case,PD),嗅觉异常症状早于运动障碍症状的出现,此特性可被用来早期诊断PD,与帕金森病综合征进行鉴别;MRI嗅觉研究客观性高于临床嗅觉功能检测。本文就PD嗅觉系统生理及病理特点以及其嗅觉障碍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同型半胱氨酸和褪黑素对离体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离体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参考文献制备离体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2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12只分成4组,6-羟多巴胺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褪黑素、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组+褪黑素组,每组3只。褪黑素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褪黑素(10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时间为3d,然后取脑片分别置于含6-羟多巴胺或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2h。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各组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体及突起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Claiborne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
结果:每组实验动物均达到实验目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6-羟多巴胺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突起严重缺失,有突起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占所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比例降低,并有无定型模糊的背景染色。而经过褪黑素干预的6-羟多巴胺+褪黑素组与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褪黑素组脑片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相对较多,细胞膜较为完整,突起缺失相对较少,有突起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占所有酪氢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氧酶检测结果: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组+褪黑素组与6-羟多巴胺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褪黑素组相比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6-羟多巴胺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褪黑素组比较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同型半胱氨酸+褪黑素组比较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加重离体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褪黑素能减轻同型半胱氨酸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定量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临床实用的嗅觉定量测量方法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CCCRC方法,定量检测并比较51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51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嗅觉阈值,分析PD组年龄、病程、UPDRS评分、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PD组的嗅觉阈值远高于对照组(P<0.01)。PD组年龄、病程、UPDRS、H-Y分级与嗅觉阈值无明显相关。结论:嗅觉定量测量可有效反映PD患者的嗅觉功能,可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褪黑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孕龄14d大鼠胚胎中 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加入10-10~10-5M的褪黑素,24h后观察存活细胞数。结果在褪黑素浓度为 10-5~10-8M时,存活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褪黑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70只C57BL/6小鼠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NS)+NS组,B组为NS+茶多酚(GTPs)组,C组(模型组)为NS+MPTP组,D组为GTPs+MPTP组,其中D组又分为D1组(10mg/kg)及D2(50mg/kg)组,在注射GTPs后0.5h腹腔注射MPTP3次,制作帕金森病模型。腹腔注射茶多酚后,应用高效液相色普-电化学分析法(HPLC-ECD)测定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结果A组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最高,B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与C组相比浓度升高(P<0.05)。结论茶多酚对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6)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嗅觉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其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首发症状,有望成为一项早期诊断及预测病情进展的生物学指标。现就神经退行性疾病与嗅觉障碍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未服药患者60例,采用帕金森病嗅觉障碍辅助诊断卡(金帕默)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测试,使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第28项评估患者主观嗅觉变化,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反映患者维生素D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离体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参考文献制备离体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2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12只分成4组,6-羟多巴胺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褪黑素、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组 褪黑素组,每组3只。褪黑素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褪黑素(10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时间为3d,然后取脑片分别置于含6-羟多巴胺或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2h。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各组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体及突起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Claiborne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结果:每组实验动物均达到实验目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6-羟多巴胺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突起严重缺失,有突起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占所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比例降低,并有无定型模糊的背景染色。而经过褪黑素干预的6-羟多巴胺 褪黑素组与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 褪黑素组脑片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相对较多,细胞膜较为完整,突起缺失相对较少,有突起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占所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检测结果: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组 褪黑素组与6-羟多巴胺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褪黑素组相比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6-羟多巴胺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 褪黑素组比较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 褪黑素组比较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加重离体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褪黑素能减轻同型半胱氨酸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帕金森睡眠评分表(PDSS)对PD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定。结果50例PD患者中48例(96%)发生睡眠障碍,其中日间过度思睡35例(72.9%),失眠30例(625%),其它特征:多恶梦28例(58.3%),睡眠破碎28例(58.3%),早醒24例(50.0%)。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日间过度思睡、失眠、多恶梦、睡眠破碎和早醒等。其程度与年龄、抑郁、病情严重度及多巴胺能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神经生长因子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6-OHDA)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孔培养板中的PC12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0,25,50,100,150和200μmol/L);同样6-OHDA各组,每孔均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的NGF。分别干预24h后终止培养,观察PC12细胞凋亡的程度。用Hoechst33258细胞核染色法、凋亡细胞的DNA裂解分析一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原位凋亡检测和计算机自动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凋亡检测。结果:6-OHDA50,100,150和200μmol/L均不同程度地诱导了PC12细胞凋亡,表现剂量效应。NGF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NGF组比8KNG组:细胞核面积:(56.48&;#177;3.06)比(36.19&;#177;2.15)μm^2,光密度:0.38&;#177;0.03比0.53&;#177;0.3,t=2.36、3.07、P&;lt;0.05。结论:支持6-OHDA在体外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观点,并且有剂量效应。NGF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及纹状体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及神经末梢退变,导致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过慢及步态不稳等症状.尽管个别基因的突变已证实与某些家族性PD有关,但绝大部分PD的病因尚不明确.环境因素(如感染、杀虫剂、MPTP、重金属物质)可能在PD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