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者中,确诊年龄为57岁(47~67)岁,与肝移植手术时间的间隔为82个月(40~122)个月,随访时间为23个月(4~42)个月,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2例存活至今,1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肝移植受者术后应重视接受新发恶性肿瘤筛查,定期接受消化内镜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胃部新发肿瘤,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高芳  黎纬明  李维  李娟 《护理学杂志》2006,21(21):67-68
对18例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不同剂量FLAG方案治疗,同时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出血、感染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结果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组13例,为69.32%(9/13),低剂量Ara-C组5例,为0;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提示对应用标准Ara-C剂量治疗的难治性AML患者按白血病常规观察及护理即可.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例肾移植受者新发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的诊治经过, 本例受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予2个疗程的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诱导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 在缓解后化疗过程中出现复发, 重度骨髓抑制, 继发严重肺部感染, 最终因肺部感染死亡。肾移植后新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较罕见, 其发病可能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有关, 化疗过程中应警惕复发和重症肺部感染, 总体疗效不佳, 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方法。AML的发病中位年龄为68岁, 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趋势, 老龄AML患者(60岁及以上)的allo-HSCT领域成为当今研究热点。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往往对allo-HSCT受者的临床结局起决定性作用。本综述分别总结了经典及最新的预处理方案, 并对其产生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 以明确不同预处理方案的优势, 从而对老龄AML患者进行量身定制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探讨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实施肝移植手术并且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的475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 47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从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恶性肿瘤的时间6 ~72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本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包括直肠癌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肝癌2例,发病后14个月和6个月死亡;肺神经内分泌癌伴肉瘤样分化1例,发病后16个月死亡;Bukitt淋巴瘤1例,发病后2个月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的新发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steroid-resistant acute rejection,SRAR)的诊疗方法.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596例成人肝移植中,共有96例患者发生113次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其中11例患者出现SRAR,回顾性分析以上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AR的发生率为16.1%(96/596),发生时间3~410 d,中位时间为17 d.11例发生SRAR的时间6~72 d,中位时间为19 d,3例患者接受OKT3治疗,8例患者接受IL-2单克隆抗体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7例患者治疗后排斥反应逆转.2例患者接受再次肝移植,与SRAR相关的死亡率为36.4%(4/11),其中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1例再次肝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OKT3治疗后严重感染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SRAR虽然发生率低,但预后差,IL-2单克隆抗体和OKT3对部分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早期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7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术后资料,并对6例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7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PCP发病率为2.17%(6例),平均发病时间为(11.17±2.50)d,主要表现为不易纠正的低氧血症。经临床症状、胸部X片、肺部CT、痰卡氏肺孢子虫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镜检卡氏肺孢子虫包囊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同时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经治疗,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可并发PCP,提高对PCP发病的认识、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量前瞻性研究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接受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指征为:AML诊断明确;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拥有小于60岁适合供者的年轻患者;拥有预后不良的基因亚型或拥有除NPM^+/FTJT^-ID33^-以外的中等预后亚型或拥有C—kit突变的良好预后亚型。与骨髓移植相比,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加快移植物的植入;虽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加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危险,但可降低AML的复发率,总体来说受者存活率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和临床观察28例复发性APL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8年。结果 28例中的23例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为82.1%。6例维持治疗8个月失去随访;8例CR后1年复发放弃治疗;2例CR分别为3.5个月、5个月再复发合并颅内出血而死亡。7例仍存活。结论 As2O3治疗复发性APL的CR率高,不良反应轻,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其他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现象,适合用于耐ATRA的病例和经As2O3诱导缓解后复发病例,并可用于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即氟达拉滨(Flud)30 mg· m-2·d-1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间隔4h后给予阿糖胞苷(Ara-C)1.2g · m-2·d-1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治疗难冶性AML10例.结果: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1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60%,毒副作用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发热等.结论: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效果较好,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肾移植术后生存半年以上并能接受定期随访的23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36例肾移植受者中,共有新发恶性肿瘤5例,发生率2.1%(5/23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肿瘤类型分别为直肠癌2例、肺癌1例、移行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患者肾移植时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61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8~73岁,平均年龄65岁;从接受。肾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14~77个月,平均时间46个月。5例患者经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后,给予手术治疗和(或)化学药物治疗及减少免疫抑制剂或者转换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均未发生肾功能异常和排斥反应。其中2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存活。结论 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进展隐匿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实施肝移植术726例,其中1例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病例回顾该例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院肝移植术后新发胃癌发生率0.14 %(1/726).患者男性,肝移植时年龄为57岁,诊断肿瘤时年龄为59岁.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772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1例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已经报道的13例肝移植术后HPS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45岁,在肝移植术后36d发生持续性高热、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升高。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诊断为HPS。给予积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因病情凶险,患者于术后54d死于颅内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在14例肝移植术后HPS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14/14)、脾肿大(8/14);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脏转氨酶升高(9/14);71%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HPS的发生与病毒感染(8/14)有关。尽管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减量,但仍有9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HPS的发生与病毒尤其是爱泼斯坦一巴尔病毒(Epstein—Barruirus,EBV)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有关。临床上疑似HPS时,应反复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尽管早期积极的合理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总体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肝移植术的726例受者中的1例新发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发生率0.14%(1/726)。该例为男性,肝移植时年龄为57岁,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历时26个月,从确诊新发肺癌至死亡历时10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新发肺癌的发生率较低;确诊时间较晚,疗效不佳;重视肝移植术后随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新发肺癌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8年10月3日收治的1例AIDS合并M5型AML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以发热、出血、淋巴结及肝脏肿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单核及淋巴细胞计数增高,继而迅速下降,骨髓活检示为AML-M5。经抗感染、纠正凝血、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无效,16 d后死亡。结论AIDS合并AML较少见,确诊需骨髓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抗逆转录病毒联合化疗和干细胞移植等。  相似文献   

16.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has been rarely reported after transplantation, namely seven cases described so far. The putativ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long-standing immunosuppression, even though no cl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type of drug has ever been demonstrated.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28-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a early onset of AML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 liver failure. The AML was characterized by aggressive clinical features with extrahematologic sites of involvement and an atypical immunophenotype; the laboratory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agnosis of monocytic acute leukem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08至2012年收治的127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非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感染部位,并对AML组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结果 AML患者感染率为71.65%,显著高于对照组(3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2,P〈0.05);AML患者和对照组最易出现感染的部位均为呼吸系统,分别占38.46%和47.17%,其次为口腔和肠道,均占13%以上;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口腔以及肛周发生感染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部位发生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91例感染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阶段、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住院时间、是否进行侵入治疗、有无肛周疾病、使用激素治疗及是否进行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与疾病发病密切相关(P均〈0.05),均是该类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ML患者是院内感染高发人群,对感染高危人群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护理,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6日至2012年5月26日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再次肝移植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再次肝移植的原因与预后。结果笔者所在医院完成再次肝移植215例,其中行2次肝移植200例,3次肝移植14例,4次肝移植1例。第2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为胆道并发症(53.5%,115/215),其次为肝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或功能低下(8.4%,18/215);第3次肝移植的原因主要为胆道并发症(5/14),其次为肝癌复发(2/14)。早期(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与后期(肝移植术后1个月后)第2次肝移植移植物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后期第2次肝移植移植物生存率较高。第3次肝移植移植物生存率低于第2次肝移植(P=0.043)。与胆道并发症者比较,肝癌复发者(P=0.001)和肝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或功能低下者(P=0.033)移植物生存率较低,慢性移植肝失功能者移植物生存率较高(P=0.037)。结论胆道并发症为再次肝移植的最主要原因。移植后早期行再次肝移植的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围手术期的死亡增加。因肝癌复发而行再次肝移植患者移植物的预后不理想,而慢性移植肝失功能患者移植物的预后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合胆红素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实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住院病程,按出院诊断标准分为治愈组、治愈合并并发症组、死亡组。分析3组受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结合胆红素(Bc)、非结合胆红素(Bu)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 Bc是监测移植肝功能恢复的灵敏指标。Bc在监测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胆道感染、中央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腹腔感染、肝脓肿等感染的发生及感染控制方面优于Bu、TB及DB,为监测肝移植术后胆道梗阻、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良好指标。在指导抗排异药物使用方面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结论 Bc作为一种非传统胆红素指标对判断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脏存活、肝功能恢复,诊断、鉴别和监测各种并发症较TB、DB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含高剂量CD34^+细胞的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增生综合征(AML/MDS)后发生原发植入失败的原因。方法 1例4岁女孩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科被诊断为AML/MDS。患儿经诱导及巩固治疗获完全缓解后,行无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部分不相合脐血移植。观察患儿术后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后发生原发植入失败,再次进行血缘间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败血症,于第2次移植后7 d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含高剂量CD34^+细胞脐血造血干细胞并不能抵消HLA配型不合的缺陷。患儿原发植入失败可能与患儿移植前存在长期血小板输注无效及潜在免疫异常,尤其是移植前产生抗-HLA供者特异性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