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布鲁杆菌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以及西藏等地区[1]。在每年的4~8月高发,布鲁杆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酸痛、肝脾肿大等。此病常侵袭脊柱引起脊柱炎,易导致椎体不稳,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面与脊椎结核有许多相似的表现,很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我科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收治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共63例,在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2.
闻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90-591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痫,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病临床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对63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实施健康教育;包括医疗、护理与康复保健常识宣教、出院指导、预防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布鲁杆菌病知识测试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布鲁杆菌病知识测试优良率为81.25%,护理满意度为90.63%,对照组患者的布鲁杆菌病知识测试优良率为58.06%,护理满意度为70.97%;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杆菌病临床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布鲁杆菌病的认知程度,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杆菌的贮存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杆菌贮存宿主。布鲁杆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是人畜共患,近几年全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流行严重。虽然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多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但常出现椎间盘炎、椎管脓肿、迟发性神经损伤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脊柱活动。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对45例布鲁杆菌病性脊柱  相似文献   

5.
蔡元萍 《医药导报》2006,25(7):675-676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0.4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环丙沙星0.4g,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及痰培养、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和93.3%,对照组分别为63.3%和53.3%(均P〈0.01)。两组血常规指标均恢复正常,治疗组肺部阴影完全吸收,对照组有1例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两组肝、肾功能,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正常。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作用明显优于环丙沙星,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药物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尿常规、尿素氮、肌酐等临床资料的变化,研究药物导致急性肾损伤的诱发原因和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34例药物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主要有六类致损伤药物,甘露醇居首位,其他药物依次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抗结核药、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经治疗后,3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于非肾衰竭,其他均在相应的治疗后得到治愈。结论:甘露醇和一些抗生素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要加强监测和合理用药,对其进行治疗时必须在停药的基础上采取支持治疗和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7.
崔英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34-1734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原菌由Bruce分离出,故亦称布鲁菌病.感染者以牧民、兽医、屠宰工人为多,以长期发热(不少患者的热型呈波浪型故亦称波浪热、波状热和浪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布鲁杆菌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择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布鲁杆菌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12例,共2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布鲁杆菌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布鲁杆菌病患者总有效率较高(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效果,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杆菌病( 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有羊、牛、猪等。布鲁氏杆菌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后导致吞噬细胞破裂,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液,从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临床症状。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儿童布病患者有所增加,且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差异,本文将我院近三年儿童布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布氏杆菌病,也呈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蓄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是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及睾丸炎等。本病易转为慢性可迁延多年反复发作,且常误诊为支气管炎。现将我院近年来17例布氏杆菌病误诊支气管炎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发热、全身及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男性有睾丸肿大,女性可见流产史。大安市是布病老疫区,历史上疫情较为严重,经过多年综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分析59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43例表现为急性肾衰竭(ARF)患者中32例患者2~3个月完全康复,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完全恢复。7例4~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肾功能、血尿常规完全恢复,4例为部分恢复正常。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复杂,药物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明确,早期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盛强  马铭心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47-147
目的:掌握该市布病患者临床特点,为布鲁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从职业上看,饲养、放牧、接产人员患病占73%;接触病畜粪便、污染物等人员占15%;屠宰加工人员占12.06%。市牧区患病占28.95%;农业区占69%;城市占2.05%。急性期占65.98%;亚急性期占15.92%;慢性期占18.09%。骨关节型占79.98%;神经型占7.96%;泌尿生殖型占7.48%;内脏型占4.58%。发热698例,骨关节肌肉痛593例,多汗315例,头痛183例,乏力728例,睾丸肿大65例。结论:布鲁菌病与男性劳动者接触病畜、生产及加工机会较多有关;与中青年劳动力接触病畜较多有关;从临床症状、体征、临床分型可见,80%以上患者为骨关节型表现,其次是侵犯神经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4.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人选条件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患者加用尤瑞克林,每日1次;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同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祖师麻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1例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的肾小球肾炎病人每日口服祖师麻片9片,共4-6个月,观察其临床表现、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缓解40例(49%),有效29例(36%),无效12例(15%);治疗中出现上腹不适4例,纳差3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无明显改变,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祖师麻片口服是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有效安全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人类风湿性骨关节病伴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苯丙酸诺龙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散剂 (装入胶囊 )联合应用 ,治疗期间每 2周查 1次血常规。结果 全部病例用药期间跟踪观察 2~ 5年 ,8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提高 3例 ,明显提高 4例 ,有所提高 1例。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人类风湿性骨关节病伴骨质疏松 ,疗效显著 ,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非典型分支杆菌(Atypical mycobacteria缩称AM)引起人体显著病变,称为非典型分支杆菌病(AM病),它的病变特点与结核杆菌病变有相似之处,二者不易鉴别。本文报道一例致死性播散性AM病,并伴有播散性分支杆菌性组织细胞增生。 1 临床资料和方法:女孩,7岁,主诉:2岁时肝脾肿大,腹泻、消瘦,入院治疗,诊断为肺门淋巴结结核,两月好转出院。后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抗结核、抗贫血,对症治疗无效,入院7天死亡。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黄豆粒大,肝于右肋下7.0cm,剑突下5.0cm,脾入盆AB线24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肝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8月术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肝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2 804例急性阑尾炎中确诊肝下急性阑尾炎9例,发病率占0.32%;肝下急性阑尾炎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查体有右上腹压痛、脐旁压痛、腹痛、反跳痛。腹部彩超及全腹CT有同样的确诊率(占88.89%)。结论 肝下急性阑尾炎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临床上应认识急性肝下阑尾炎临床特征,并应结合腹部彩超及CT检查,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施沛特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61例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例患者中,记录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施沛特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疼痛,关节肿胀,跛行以及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施沛特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建娜 《天津医药》2014,42(3):280-281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查找误诊原因,使临床医生对本病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感染内科1995年—2013年确诊的17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17例患者,有羊、牛等接触史13例,曾食用羊肉2例,无明显接触史2例。在首诊就诊时均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7例患者均有高热,伴畏寒13例,多汗11例,体质量减轻8例,头痛8例,脾肿大7例,肝肿大6例,关节痛5例,淋巴结肿大5例,腰痛1例,生殖系统受累1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15例有不同程度异常,血沉、C反应蛋白均升高13例,血培养布鲁菌阳性9例,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RBPT)阳性17例,试管凝集试验(STA)阳性17例(1︰400~1︰800)。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联合链霉素治疗有效,患者均好转后出院。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症状越发不典型,易误诊,对发热不明患者,医务人员要警惕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