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的改变及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后的变化。方法 UAP患者 5 1例 ,其中LMWH组 32例 ,常规治疗组 19例。用药前及用药后 5d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TF、TFPI。结果 UAP血浆TF为 82 .5 3± 2 8.1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TFPI为 4 .32± 2 .4 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LMWH组TFPI治疗后为 5 .4 6± 3.33ng/ml,较治疗前的 3.87±2 .4 8ng/ml明显升高。 结论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参与UAP发病 ,LMWH治疗可升高血浆TFP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浆TF、TFPI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TF、TFPI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FPI/T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恢复期TF、TFPI水平和TFPI/TF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液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25例AMI患者血浆TF、TFPI活性,与15例正常人比较,并在PCI术后4h、24h复查上述指标。结果1)AMI组血浆TF、TFPI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PCI术后4hTF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从(207.84±124.01)ng/L升至(334.84±138.26)ng/L(P<0.05)。术后24hTF活性(257.20±215.38)ng/L,与术前、术后4h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PCI前后TFPI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AMI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2)PCI操作可引起斑块破裂,进而导致TF释放,引起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3)TF、TFPI系统存在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浆TF、TFPI-1及抗原水平,同法测定20例健康人血浆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TF及抗原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已明显升高,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直到第5天一直维持高位;TFPI-1在伤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TF在伤后第1、2、3、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1);TF及TFPI-1伤后第2、5天与对照组及伤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患者的TF和TF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患者同样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而预后不良患者、死亡患者的TFPI-1及TFPI-1抗原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死亡患者的TFPI-1及TFPI-1抗原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 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动态检测血浆中TF、TFPI-1及抗原有利于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后继发血管内凝血反应程度,测定上述指标对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患者组织因子途径相关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分析69例急性心肌梗死、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50名健康老年人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因子Ⅶ等指标。血浆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抗原测定用ELISA法;凝血因子Ⅶ(FⅦ)促凝活性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FⅦa水平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TF活性、TF抗原、TFPI活性与TFPI抗原均显著增加(P均〈0.051,而血浆中FⅦ:C无显著变化(P≥0.051,但FⅦa显著增加(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TF活性、TF抗原均升高(P均〈0.05),TFPI活性、TFPI抗原均降低(P均〈0.05),而血浆中FⅦ:C、FⅦa显著增加(P均〈0.05)。两病例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TF活性、抗原升高更为显著俨均〈0.05);急性心肌梗死组TFPI活性、抗原增加,而急性脑梗死组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FⅦ:C在急性脑梗死组显著升高(P〈0.05),而FⅦa两组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组织因子途径的启动,血栓形成风险增加,测定上述指标对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物汤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测定四物汤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F、TFPI的影响 ,以探讨四物汤抗血栓形成的机理。方法 用培养牛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四物汤组和PPS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 四物汤组TF活性为 17.81± 8.61% ,PPS对照组TF活性为 ( 4 9.93± 5.18) %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四物汤组TFPI为 2 .81± 0 .4 2 μu/ml ,PPS对照组TFPI为 ( 1.82± 0 .17) μu/m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四物汤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F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FPI,通过抑制组织因子途径而表现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发病 1~ 3天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采用双夹心ELISA抗原测定法检测血浆中TFPI抗原含量。结果 :出血 (HCVD)组患者血浆TFPI含量为 146 0 8± 2 1 36 (117- 186ng/ml) x±s与对照组 144 80± 2 3 18ng/ml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ICVD组 16 5 53± 6 7 50(81- 2 84ng/ml) x±s血浆TFP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监测脑血管病病人的TFPI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重度烧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因子(T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FPI、TF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重度烧伤感染前期病人TFPI、TF抗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感染后期病人TF抗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TFPI抗原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重度烧伤感染前期组比较。中、重度烧伤感染后期组TFPI抗原含量减低(P〈0.05)。结论中、重度烧伤合并脓毒血症病人血浆中TFPI抗原水平在感染早期明显升高,感染后期下降,其动态监测对判断烧伤合并脓毒血症病人的病情变化有一定指导意义;TF升高可作为判断严重感染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新确定的一种抗凝蛋白,它通过抑制因子Ⅹa和因子Ⅶa/组织因子(TF)而发挥抗凝作用。研究表明,血浆TFPI的改变与某些恶性肿瘤、败血症、血栓性疾病及DIC等多种疾病相关联。因此,对它的检测将有助于这些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及临床诊断。鉴于国内目前尚未建立TFPI抗原检测方法,亦未确定国人TFPI血浆水平。本文报道了利用抗TFPI单克隆抗体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30例正常人血浆TFPI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地区健康中老年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新鲜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方法血浆中的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激活的FⅦ(FⅦa)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40名汉族正常人和40名维吾尔族正常人。结果(1)汉族人群、维吾尔族人群其TF抗原、总TFPI(t-TFPI)、全长TFPI(f-TFPI)、TF/t-TFPI、TF/tr-TFPI、tr-TFPI/f-TFPI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汉族比较,维吾尔族血浆中截短TF-PI(tr-TFPI)含量、TF/f-TFPI及tr-TFPI/t-TFPI比值明显降低(P<0.05),但f-TFPI/t-TFPI比值明显升高(P<0.05);(3)FⅦAg、FⅦa、FⅦ:C和三者之间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4)血浆D-dime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汉族健康中老年人相比,维吾尔族人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成分并无明显差别,但tr-TFPI较低。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目前尚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且治疗效果不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一种致纤维化因子,在糖尿病肾病时的肾脏系膜细胞、足细胞、肾间质细胞中表达增加,并反作用于上述细胞。其机制可能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细胞表面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酪氨酸激酶受体等结合,诱导细胞炎性反应及基质胶原蛋白合成与纤维粘连蛋白合成,肾脏发生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肾脏纤维化与蛋白尿形成的一种因素,特异性阻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会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支架置入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
抑制物(TFPI)水平的变化,探讨TF、TFPI 对雷帕霉素支架置入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129 例急诊行支架治疗的AMI 患者
分别置入雷帕霉素支架( n=124)和金属裸支架( n=25)。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48 h、1周外周静脉血TF、TFPI
水平。比较雷帕霉素支架组与金属裸支架组不同时点TF、TFPI 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临床支架后血栓形成事件。结果术后24 h、
48 h、1周时雷帕霉素支架组TF 水平均明显高于金属裸支架组(P < 0.05);术后24 h时TFPI 水平雷帕霉素支架组明显低于金
属裸支架组(P < 0.01);术后48 h及1周时2组TFP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共发生支架后血栓形成3 例,均为雷帕霉
素支架组。结论AMI 支架治疗后,雷帕霉素支架可使TF 表达升高,这可能是导致雷帕霉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唐云龙  秦燕 《医学综述》2011,17(7):976-979
肿瘤患者处于一种趋血栓发生状态,好发动静脉栓塞。血栓的形成会使肿瘤患者的治疗复杂化,直接影响到肿瘤患者的预后。微粒是活化或凋亡的肿瘤细胞和(或)宿主细胞释放的一种超微膜性囊泡,微粒及其表面附着的组织因子可能是导致肿瘤相关血栓的原因,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对肿瘤患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血栓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心肌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峰  殷亮  刘随意 《医学综述》2010,16(16):2436-2438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心肌组织的再生修复及其过程中面临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关键。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一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心肌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也陆续展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中抗纤维化心肌保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赵慧娟  李晓东  孙东立  张林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079-1080,108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尿中CTGF分泌水平,应用比浊法检测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清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选用肾小球指数、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作为评价肾脏病理损害的指标,并与尿中CT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尿CT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尿CTGF水平与尿蛋白指数、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肾小球指数、肾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3、0.368、0.339、0.412、0.397,P<0.05),而与血浆清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CTGF水平升高,检测尿中CTGF水平可能成为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占新  王启贤 《医学综述》2008,14(22):3474-3477
组织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通过介导凝血激活促进血栓形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组织因子的内源性抑制剂,有两种同族异形体,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二者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有独特作用。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就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生理作用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张丽萍  孙玉敏  陈晓玲 《医学综述》2007,13(20):1546-1548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介质,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迁移、黏附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参与多种器官纤维化。本文综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纤维增生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张红 《河北医学》2014,20(2):248-251
目的:探讨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互关系,为D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60例DN患者,依据尿蛋白排泄量(UAE)分为三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尿CTGF及其它生化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尿CTG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AE增加,尿CTGF水平递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病程的进展,尿CTGF水平递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对DN组患者尿CTGF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DN组患者尿CTGF水平与病程和UAE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CTGF水平对DN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对DN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又可密切检测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刘培庆 《医学综述》2006,12(20):1219-122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是即刻早期基因CCN(CTGF,Cyr61,Nov)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表达受很多因素调节,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研究表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涉及了多条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一些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