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24岁。既往无心脏病史,无任何不适,因外院健康体检时发现有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来就诊,查体:T37℃,P8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透视正常,12导联心电图QRS。T波及ST段无异常。长导联(图1)示:P波规律出现,P波直立,波形稍不同,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P-P间期不等0.64~0.84秒,心率72~94次/分,P-R期间也不等,P-P间期0.64秒时,P-R间期0.22秒;P-P间期0.70-0.84秒时,P-R间期0.18-0.20秒,QRS时限0.06秒。心电图诊断:窦房结内游走心律及不齐,3相I…  相似文献   

2.
正常家兔心电图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00例正常家兔心电图。实验动物雌雄各半,体重1.5~2.0kg,心电图测定参数均值:心率287次/分;P波时间0.035秒;P-R间期0.056秒;Q-T间期0.138秒;QRS时间0.037秒,VAT时间0.016秒;额面QRS心电轴为74°。还讨论了P、Q、 R、S、T波形态、电压、方向以及麻醉、体位和电极对其心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方向性交替性T波改变通常发生于双向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发生方向性交替性变化)之时。Q-T间期延长虽然并不少见,但交替性Q-T间期延长并不多见。至于方向性交替性(单纯T波的改变而无QRS波群的变化)T波改变伴交替性Q-T间期延长,则临床上更属罕见,文献报道极少。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女性患者,47岁。出现持续性心动过缓两年余,数次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33--53次/分之间,静脉推注阿托品1.5mg后,最高窦性心率75次/分。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1987年10月5日因发作房颤而入院。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奔马律。血清钾4.1mEq/L、钠132mEq/L。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平均心室率76次/分,Q-T间期0.34秒。10月14日起口服乙胺碘呋酮0.2g,3次/日。一周后房颤发作次数减少,T波增宽,Q-T间期逐渐延长达0.60s。12月25日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4岁,主因服西沙必利20片3小时,晕厥3次急诊人院。人院前3小时因生气自服大剂量西沙必利(5 mg×20片)100 mg。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晰,BP 110/mmHg,HR56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Q-T 间期延长为0.80 s。入院后立即予以洗胃、利尿、导泻、吸氧、静注利多卡因,并以3 mg/分维持静滴以及补钾、补镁等治疗。入院后2小时再次晕厥,心电图示为尖端扭转室速(Tdp)。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并予以异丙肾上腺素以2μg/分静滴。3分后转发为窦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20次/分。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孕36周,孕前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自觉头痛、胸闷,下肢水肿,心律90次/分,律整,无杂音,血压160/110mmHg,化验24小时尿蛋白0.55g,胸透无著变。临床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CG特征:窦性心律,心率90次/分,P-R间期0.18秒,Q-T间期0.42秒,Ⅰ、avl、V4、V5、V6T波倒置,RV5 SV1=3.9mV。ECG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心肌损害;③左心室肥大。讨论妊娠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胎儿发育、子宫增大、母体对氧及血液供应量的增加,使孕妇全身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妊高征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冠状小动脉也可发生痉挛,因而引起心…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6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来院就诊。既往体健。体检:T36·8℃,BP90/60mmHg,发育良好,双唇不发绀,两肺无殊。心界不大,心率79次/分,偶闻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心尖区闻及三级收缩期杂音且向腋下传导。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率79次/分,Ⅰ导P波直立,Ⅱ、Ⅲ、avR、avF、V6P波明显双相,V1~V5导联P波倒置,P波时间0·08秒,P-R间期恒定为0·16秒,QRS波群时间0·07秒,Q-T间期0·34秒。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P波异常。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左心房内有隔膜回声,隔膜中间有向上流出道,左心房与副房各有2条肺静脉相通。临床诊断:先天性…  相似文献   

8.
U波的变化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一是研究发现U波的改变对某些心血管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二是长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U波的明显干扰,影响着Q-T间期及离散度的精确测量。因此提高U波的诊断水平已成为临床心电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U波的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U波的幅度范围是0.5~2mm,一般不超过2mm,多数情况下U波的幅度相当于同导联T波幅度的1/10,绝对不超过同导联T波的1/2高度。心率慢时,U波较高,心率快时,U波幅度较低。Q-T间期延长及Q-T离散度的增加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受到重视,而U波影响Q-T间期的…  相似文献   

9.
男、27岁,轻度阵发性心悸胸闷2天入院,查体:脉搏72次/分,血压16/9kPa,心律不齐。心电图示:(1)入院时QRS波起始部均有△波,大部分为宽QRS波(R’),时限约0.15秒,无有关P波;少数为窄QRS波(R),时限约0.11秒,其前见有关P波,P-R间期0.08秒。Ⅰ导联的QRS波均呈R波,有△波,第2、6个R波前方见有关P波,T波直立,显然系窦性激动所致。其余R’波前方无有关P波,T波倒置,R波后第一个R’波提早出现,R-R’联律间期相等,2’—R’间期大致相等,R’波短阵出现,最后一个R’波后有较长代偿间隙,R’—R—R’间期等于R’—R’间期的2倍(代偿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的38例房颤伴长R—R间期者进行相关分析,对38例分成平均心室率〈60次/分及〉160次/分,长R—R间期〈2.5秒及/〉2.5秒,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及与睡眠不相关进行比较。结果:38例中长R—R间期476次,白天88次(18.4%)、夜间388次(81.6%);平均心室率〈60次/分26例、≥60次/分12例;长R—R间期〈2.5秒14例、≥2.5秒24例;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22例、不相关16例。38例中12例有头晕、黑曚或晕厥病史,其平均心室率〈60次/分,最长的R—R间期均1〉2.5秒,且与睡眠不相关。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其平均心室率越慢R—R间期越长,与睡眠不相关时易发生头晕或晕厥,多为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1.
秦南屏  黄兆铨 《浙江医学》1995,17(3):174-174
我院遇见2例多形性室速伴发于极短联律间距。现报道如下。 例1:女,32岁。反复发作胸闷、心悸、晕厥4年,加重1天于1992年11月28日入院。过去曾因频发室早、短串室速,在外院滴注利多卡因、美西律、维拉帕米治疗,症状控制出院。本次因ECG示频发室早、短串室速(多形性)入院。体检;BP16.5/10.8kPa。神清,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早搏10~12次/分,闻短串心动过速,无杂音。血、尿常规,ASO、ESR、血电解质、多次心肌酶谱(SGOT,LDH,CK,CKMB)检测均正常。X线心脏MB三位片、二维MB、彩色多普勒及左心室超声动静态三维图象再建检查亦正常。ECG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RonT)短联律间距(280ms),Q-T间期0.38s,短串室速。入院后静滴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均无效。心电监护:频发室早伴极短联律间距,室速发作时室率280次/分,频发晕厥。发作间歇期为基本心律时T波与U波形态及Q-T间期正常。半小时内连续3次静推维拉帕米总量15mg后室速控制,继以15μg/min维持。1周后改为120mg,每8小时1次口服。曾试验性停药不足24小时,上述症状复发,再以维拉帕米控制,1个月后出院,目前已出院随访17个月,维拉帕米仍360mg/d口服。情况良好,但不能减量。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2岁,胸椎骨折。心电图发现:P波在Ⅱ,Ⅲ,avF等导联均为倒置,avR,V_1导联直立。P’—P’间距均齐,为0.25秒,心房率240次/分。P’—R间期为0.15秒。R—R间距不齐,平均心室率90次/分。以第Ⅱ导联为例,第1至20次p’波之间有3:1~2:1传导阻滞。第2、5、10、15、18个 P’波不能下传到心室,但P’波的激动深入到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因此,第3、  相似文献   

13.
杨苏萍 《广西医学》2000,22(5):1166
患者男性 ,54岁 ,心前区反复疼痛十余天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体检 BP90 /60 mm Hg,心率72次 /min,律齐 ,心音稍低钝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描记心电图时无胸痛 ,心电图示 :窦性 P波规律出现 ,P- P间期 0 .90秒 ,心率66次 /min,P- R间期 0 .2 0秒 ,QRS波时限 0 .0 9秒 ,Q- T间期 0 .36秒 ,V1、V2 导联 S波升支与 ST段相连处见一向上突起 ,很象右束支传导阻滞的 R′波 ,但其余导联 QRS波终末不粗钝 ;考虑为异常 J波。 STV1~ V3呈斜型或凹面向上抬高 0 .1 0~0 .50 mv,可疑前间壁缺血损伤 ,但多次复查心电图波…  相似文献   

14.
我院成功治疗间歇依赖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3例,现报道如下。 例1:患者女性,60岁。因腹泻、乏力6天入院,经补液、抗炎治疗后泻止,但仍感乏力、心悸,并出现四肢抽搐、反复晕厥。体检:神志不清,面包苍白,心率200次/分,律不齐。EKG示Q—T间期0.52秒(T—U融合),频发多形性室速,即予利多因50mg静注,后以20mg/min静滴维持,效果不佳。测血钾2.8mmol/L,血镁0.76mmol/L,予补钾、补镁后发作中止,此时血钾、镁正常。EKG示窦性心律,Q—T间期正常。此后一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20岁,临床诊断:甲亢,扁桃体炎.心电图示:服用心得安前窦性P波规律出,P-P间距为0.66秒,心率90次/分,P-R间期为0.12秒,QRS波时限0.07秒,QRS波:Ⅱ、avF呈"R"型,Ⅲ呈rsR'型,V1呈rS型;T波:Ⅱ导联低平,ⅢavF导联倒置.服用心得安20mg后,90分钟复查,P-P间距0.72~0.86秒,心率70~84次/分,律不齐,P-R间期<0.10秒,QRS波明显增宽畸形,时限为0.12秒,Ⅲ、avF、V1导联QRS波呈QS型,V3~V6导联QRS波呈"R"型,Ⅱ、Ⅲ、avF导联的T波直立,为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T波改变;3.心得安诱发B型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 ,2 0岁 ,临床诊断 :甲亢 ,扁桃体炎。心电图示 :服用心得安前窦性 P波规律出现 ,P- P间距为 0 .6 6秒 ,心率 90次 /分 ,P- R间期为 0 .12秒 ,QRS波时限 0 .0 7秒 ,QRS波 : 、av F呈“R”型 , 呈 rs R’型 ,V1 呈 r S型 ;T波 : 导联低平 , av F导联倒置。服用心得安 2 0 m g后 ,90分钟复查 ,P- P间距 0 .72~ 0 .86秒 ,心率 70~ 84次 /分 ,律不齐 ,P- R间期 <0 .10秒 ,QRS波明显增宽畸形 ,时限为0 .12秒 , 、av F、 V1 导联 QRS波呈 QS型 ,V3~ V6 导联QRS波呈“R”型 , 、 、av F导联的 T波直立 …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7例。其中5例家族中发现有本征的症状或(和)Q-T间期延长者。所有病例入院前均有2次以上晕厥发作史,发作前几乎均有明显诱因,5例入院前被误诊为癫痫、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或心肌病等。发作时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间或伴有心室扑动颤动,发作间歇期示QT_c期延长,T波变化。发作时用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心得安或氯化钾合并异丙肾上腺素可终止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间歇期用心得安及(或)苯妥英钠、酰胺咪嗪可预防发作。  相似文献   

18.
成年人心脏病的双峰T波改变实属罕见,现报告3例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62岁。1991年6月19日呈频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逐次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急诊入院。已确诊冠心病13年,本次发病前后未服用影响复极的药物。入院后心电图V_(2~5)导联ST水平下移,伴有双峰T波改变,其后峰低于前峰,双峰间距V_2为0.08秒,V_(3~5)为0.12秒;Q-T间期V_2为0.43秒,V_(3.4)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23名少年田径班学员800米记分赛前后的心电图改变。安静时心电图均正常,运动后达到或超过次极量级水平;发现P-R和Q-T间期相应缩短,仅个别反而延长;P波和T波振幅一般多增高;R波振幅则降低;部份J点下降,但下降程度和ST段压低都未达心肌缺血的阳性标准。认为心电图对运动员运动时心功能的监测指标,除常规的ST段缺血型压低或抬高、病理性T波倒置、u波倒置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外,P-R间期或Q-T间期延长超过心率相应的预计值及R波振幅增高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王某,女,45岁。1978年7月4日诊。1971年因心前区不适,晕厥,憋气心慌去北京阜外医院诊为“心肌病”。1972年晕厥四次,多次住院检查,心率30~4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型 P波,P—P 间隔>1.0秒,P—R 间期>0.12秒,T—P 段明显延长,常有三联律,诊为“病窦综合征”。迭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而求治于针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