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体外观察损伤后脑膜成纤维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别培养SD大鼠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大脑脑膜的成纤维细胞,经GFAP和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将损伤后成纤维细胞来源条件培养基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根据成纤维细胞损伤时间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4h组(B组)、损伤24 h组(C组)、损伤72 h组(D组),应用CCK8试剂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通过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将损伤的成纤维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接触共培养72 h,根据与成纤维细胞的距离,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近(J)组和远(Y)组,通过FN和GFAP双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GFAP表达.结果 B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低于A、C、D组(P<0.05);非接触共培养时,C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强度显著高于B、D组(P<0.05);接触共培养时,J组星形胶质细胞的GFAP表达强度显著高于Y组(P<0.05).结论 损伤后脑膜成纤维细胞能触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胶质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增生及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机械划痕法构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动态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前后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损伤后应用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dihydrochloride,TFP)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主要标志物GFAP表达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上升,2 min后明显下降至接近基础水平.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钙调蛋白抑制剂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的增加.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钙离子浓度明显变化,激活细胞内钙离子信号传导并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增生反应,而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增生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分析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与正常大鼠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以外源性BDNF(100 ng/mL)分别孵育0(基线)、15、60、12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纤丝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24只雄性SD大鼠经鞘内置管后随机分为活化细胞注射组(鞘内注射经BDNF孵育15 min的星形胶质细胞)、阴性对照组(鞘内注射未经BDNF孵育的星形胶质细胞)、安慰剂注射组(鞘内注射PBS)和空白对照组(未行鞘内注射),每组6只;分别于单次注射前和注射后0.5、2、4和8 h时间点,von Frey纤维丝法测定各组大鼠50%机械痛缩足阈值(50%PWT)。结果经BDNF孵育15、60和120 min的星形胶质细胞内GFA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1)。活化细胞注射组大鼠注射后各时间点的50%PWT均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0.01);阴性对照组大鼠50%PWT仅在注射后30 min时间点呈现一过性下降,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前和注射后各时间点50%P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BDNF可活化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经外源性BDNF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直接诱发正常大鼠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分析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与正常大鼠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以外源性BDNF (100 ng/mL)分别孵育0(基线)、15、60、12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纤丝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24只雄性SD大鼠经鞘内置管后随机分为活化细胞注射组(鞘内注射经BDNF孵育15 min的星形胶质细胞)、阴性对照组(鞘内注射未经BDNF孵育的星形胶质细胞)、安慰剂注射组(鞘内注射PBS)和空白对照组(未行鞘内注射),每组6只;分别于单次注射前和注射后0.5、2、4和8h时间点,von Frey纤维丝法测定各组大鼠50%机械痛缩足阈值(50% PWT).结果 经BDNF孵育15、60和120 min的星形胶质细胞内GFA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1).活化细胞注射组大鼠注射后各时间点的50% PWT均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0.01);阴性对照组大鼠50%PWT仅在注射后30 min时间点呈现一过性下降,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前和注射后各时间点50% P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BDNF可活化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经外源性BDNF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直接诱发正常大鼠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水通道蛋白作为细胞膜特异性水转运蛋白在脑内分布广泛,参与脑内水平衡调节,与脑肿瘤、脑创伤等多种疾病导致的脑水肿有关.本实验主要研究水通道蛋白1、4在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系BT325细胞及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BT325细胞.应用反转录PCR法检测GFAP、AQP1及AQP4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中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BT325细胞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人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对照组标本均有GFAP表达,同时也有AQP1及AQP4表达.BT325细胞只有GFAP表达,无AQP1及AQP4表达.结论 AQP1、4在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可能对脑功能的维持及肿瘤性脑水肿的发生、消散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种常用培养方法得到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生物学功能上的比较分析。方法 用啮齿类新生儿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用胎牛血清分化神经干细胞制备分化星形胶质细胞。显微镜下观察2种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量,10种细胞因子处理2种细胞后检测GFAP等的变化,用表达谱芯片检测GFAP、谷氨酸合成酶(GS)、转运蛋白(xCT)、神经调节蛋白-1(NRG)、谷氨酸受体蛋白(NMDA)、脂蛋白脂肪酶(LPL)等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2种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量不同,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GS、xCT、NRG、NMDA、LP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分化星形胶质细胞。10种细胞因子的处理均不能使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升高,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以使分化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升高。结论 与分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更类似于反应态星形胶质细胞,而TGF-β可促进分化细胞向反应态细胞过渡。  相似文献   

7.
袁彬  李彤 《医学争鸣》2007,28(16):1456-145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 TGF-β1) 对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和实验组(分别含1, 2, 4 μg/L TGF-β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培养24 h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GF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细胞变形趋势越来越明显,GFAP mRNA和蛋白表达也随之增加. 结论:TGF-β1 能上调星形胶质细胞 GFAP的表达并且诱导细胞发生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8.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纯化和鉴定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取1~3天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差速贴壁和传代去除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且生长旺盛,第3代95%以上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GFAP表达阳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机械性损伤后反应性胶质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d龄SD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培养,取第三、四代细胞制作细胞机械性损伤模型,电针刺激,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形态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Ast机械性损伤后,细胞增生,体积变大,GFAP表达增强。电针组较模型组细胞增生减少,细胞体积变化不大,GFAP表达较弱。结论电针刺激可以抑制体外培养Ast机械性损伤后的增生,降低细胞内GFAP的表达,即电针可以抑制Ast的反应性胶质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方法:新生1-3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差速贴壁和传代去除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鉴定星型胶质细胞.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且生长旺盛,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改良差速贴壁联合胰酶限时消化法纯化大鼠嗅鞘细胞,并检测嗅鞘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分离新生7d的SD大鼠嗅球嗅鞘细胞,分组后采用改良的6h和18h两次差速贴壁法联合不同时段(1、3和5min)胰酶消化法纯化培养,观察不同时段纯化的嗅鞘细胞的形态特点及生长情况;应用FITC标记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抗体(兔抗鼠NGFRp75抗体)检测嗅鞘细胞并评估细胞纯度;应用CCK-8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嗅鞘细胞在纯化后3~15d的增殖活性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结果随着细胞的生长,梭形的嗅鞘细胞逐渐增多;改良差速贴壁联合胰酶限时消化1min、3min、5min法所得嗅鞘细胞纯度分别为(57.52±2.13)%、(78.95±2.60)%、(49.01±0.74)%,3min组最明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差速贴壁法联合胰酶限时消化1min、3min、5min法所得嗅鞘细胞在纯化后7、9、11d时增殖的细胞数目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量显示3min组最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差速贴壁(6h+18h)联合胰酶限时消化3min的纯化方法能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2.
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嗅基板),可穿越外周与中枢之间的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嗅觉系统内一类特殊的胶质细胞。OECs在整个嗅觉通路中包绕在嗅神经外周,伴随其进入嗅中枢,在嗅神经生长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OECs是目前移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候选细胞之一。其生物学特点是由特异表达的分子决定的,这些分子包括PDGF、NDY、S-100和Nestin等。目前实验室中常用p75NTR标记OECs的定位与分布,尚缺乏可以特异标记OECs的分子,将其与神经膜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区分开。本文就OECs生物学特性及其表达的相关分子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经培养纯化的嗅鞘细胞作NGFRp7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制备移植用细胞悬液,部分细胞预作荧光标记用于移植后观察存活情况;24只SD大鼠平均分成3组:假手术无损伤组(A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损伤组(B组),相同脑损伤后嗅鞘细胞移植组(C组);术后当天及第3,7,14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SS)评分;术后第14天取损伤部位组织作神经元核心抗原免疫组化(NeuN)检测并计数阳性细胞数量;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培养的嗅鞘细胞呈NGFRp75阳性,阳性率90%;(2)移植14d后核荧光标记的嗅鞘细胞在宿主体内存活良好;(3)术后第14天B组NSS评分为[(2.00±0.53)分],C组为[(1.25±0.46)分],明显优于B组(P<0.05);(4)NeuN阳性细胞计数B组为[(39.2±7.1)分],C组为[(45.8±6.0)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可明显促进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嗅鞘细胞促进宿主神经元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条件培养液对PC12细胞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突触蛋白(synapsin)和突触素蛋白(synaptophysin)表达的影响,探讨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促神经细胞分化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并纯化OECs,收集培养上清制备成嗅鞘细胞培养液(OEC culture medium,OECCM),与PC12细胞培养24、48、72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PC12细胞NF的表达及分布;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突触蛋白和突触素的相对含量。结果:OECCM培养的PC12细胞长有突起,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酷似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F起初在核周分布,OECCM作用后NF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加,其分布面积与β-tubulin分布面积的比值显著增高(P<0.05)。蛋白质印迹法显示OECCM组NF、突触蛋白(synapsin)和突触素蛋白(synaptophys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嗅鞘细胞能分泌一些促PC12细胞分化的因子,这些因子能促进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上清液(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 conditioned medium, OECCM)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机制。方法: 先用500 μmol/L H2O2 损伤星形胶质细胞20 min;再以50%的OECCM继续培养细胞24 h。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Hoechst 33342 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用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的膜电位。结果: OECCM能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的表达,并且使线粒体膜电位增高。结论: OECCM可以对抗500 μmol/L 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嗅鞘细胞移植入大鼠脑出血模型后,观察偏瘫大鼠功能恢复以及移植细胞后30 d内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差速贴壁法培养出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制作38只大鼠脑出血模型,分三组:第1组10只为空白组,第2组10只为HBSS移植组,第3组18只为嗅鞘细胞移植组;三组大鼠分别在术后3 d、7 d、14 d和30 d用forelimb placing方法进行评分,判断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模型的作用。结果:hoechst示踪及电镜观察结果,均证实嗅鞘细胞能在大鼠体内存活;对三组大鼠进行评分,嗅鞘细胞移植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从成年大鼠嗅黏膜用差速贴壁法能成功培养出嗅鞘细胞,并用于细胞移植,移植细胞能存活;嗅鞘细胞移植能改善大鼠脑出血后偏瘫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在体内外不同的微环境下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和种类不同.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为决定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微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嗅鞘细胞、雪旺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胶质细胞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Stroke and traumatic injury to the nerve system may trigger axonal destru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scar tissue, cystic cavitations and physical gaps.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s) can secrete neurotrophic factors to promote neurite growth and thus act as a prime candidate for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Biological scaffolds can provide a robust delivery vehicle to injured nerve tissue for neural cell transplantation strategies, owing to the porous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3D). So transplantation of the purposeful cells seeded scaffolds may be a promising method for nerve tissue repair.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ompatibility of a novel collagen-heparan sulfate biological scaffold with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in vitro. Methods Collagen-heparan sulfate (CHS) biological scaffolds were made, and then the scaffolds and OECs were co-cultured in vitro. The viability of OECs was test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MTT) assay at days 1, 3, 5 and 7.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evaluated by student's ttest. Significance was accepted at P 〈0.05. OECs were labeled with 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FSE), and the CFSE-labeled OECs were seeded into CHS scaffolds. The attachment and growth of OECs in CHS scaffolds were observed and traced directly by fluorescent microscopy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 Results CHS biological scaffolds had steady porous 3D structures and no cytotoxicity to OECs (F=-0.14, P=-0.9330). CHS biological scaffolds were good bridging materials for OECs attachment and proliferation, and they promoted the axonal growth. Conclusion The compatibility of CHS biological scaffolds with OECs is pretty good and CHS biological scaffold is a promising cell carrier for the implantation of OECs in nerve tissue bio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后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星形胶质细胞在I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GEO公共数据库下载IS小鼠脑组织测序数据(GSE227651),通过tSNE聚类降维分析获取不同的星形胶质细胞亚群,并对IS后第1、3和7天缺血损伤脑组织中不同星形胶质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功能进行分析;利用Monocle软件包对不同星形胶质细胞亚群所处的发育阶段进行分析;利用CellChat软件包对星形胶质细胞与其他细胞亚群之间的配受体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小鼠脑组织细胞聚类为19个细胞亚群,注释为16种不同的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重新聚类分析,进一步分为6个星形胶质细胞亚群,根据功能分析将星形胶质细胞亚群2和亚群5定义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0和亚群3定义为修复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1和亚群4为静息性星形胶质细胞。根据拟时序分析结果进一步将星形胶质细胞亚群2定义为急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0定义为缺血损伤后修复性星形胶质细胞。细胞配受体相互作用分析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B细胞、NK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元的配受体作用关系随时间动态改变。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在IS后随时间动态改变,在IS后的早期主要通过急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介导损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而在IS后第3天开始通过缺血损伤后修复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损伤后脑组织的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20.
大鼠嗅球成鞘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大鼠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cnsheating cells,OECs)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嗅球置于少量人工脑脊液中,用眼科镊子直接将嗅球撕烂、挤压,得片状组织块,胰酶消化,吹打,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结果:本方法分离、培养的OECs具有双极或多极突起,且突起十分细长,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呈阳性。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为深入研究OECs神经生物学特性、阐明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生长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