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性肝纤维化明胶酶B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胶酶B(MMP9),又称92kD(91.3ku)Ⅳ型胶原酶/明胶酶;另一种明胶酶A(MMP2)为72kD(71.4ku)Ⅳ型胶原酶/明胶酶。它们同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的一大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蛋白分解酶。肝纤维化为...  相似文献   

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者注意的一组抑制基质蛋白酶活性的蛋白质,目前已发现有4个亚型,分别降解不同的基质蛋白酶活性。转染TIMPs基因的肿瘤细胞可抑制肿瘤细胞恶性转移的表型。本文就TIMPs与MMPs的相互关系、作用原理、使用范围、用于基因治疗的策略,以及目前尚存在的缺陷作一简要综述,并指出该基因在肿瘤转移的基因治疗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介素 1β对其它组织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s)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它是否调控肝星状细胞MMPs、TIMPs的表达 ,对此目前尚鲜有报道。作者采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对白介素 1β调节肝星状细胞 (HSC)基质分解素 1(MMP3)、TIMP1基因表达的情况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肝星状细胞培养 肝星状细胞系HSC T6(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总医院肝病中心实验室Fried man教授惠赠 ) 〔1〕复苏后接种于塑料培养瓶中 ,用含5%DMEM (Sigma公司 )的培养液在CO…  相似文献   

4.
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基质金属蛋白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滑肌细胞 (VSMC)的迁移是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形成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细胞外基质(ECM )的降解是VSMC迁移的前提条件。血管成形术后的VSMC的迁移 ,涉及到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再修复 ,即结缔组织修复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此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及缺失依赖于蛋白激酶及其抑制因子作用的程度。实验提示血管壁上存在两个系统 ,相互作用达到内环境的稳定 ,即纤溶酶原系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系统。在VSMC的迁移中作为主要角色———MMPs受到重点关注。本文将对血管成形术后 ,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MMP…  相似文献   

5.
刘金星  孙兴旺 《西南军医》2010,12(6):1162-1164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基因多态性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在胃肠道肿瘤易感性,转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以及患者预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其中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机理极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而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是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步骤,能降解ECM的蛋白酶有四种,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s,MMPs)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同源的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分泌的Zn^2=依赖性肽链内切酶,需在中性pH条件下,由Ca^2+参与,经酶切断N-末端而激活发挥作用,在体内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或重构、炎症反应、肿瘤的扩散转移、缺血缺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等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明胶酶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BMP)是一种从DBM中分离提纯的一类具有高效骨诱导活性的疏水性酸性糖蛋白。现已发现BMP- 1~ 16 ,其中BMP - 1~ 9已经获得了相应的cD NA克隆。Celeste1990年从人体的胎盘和胚脑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了BMP - 7的cDNA[1] 。BMP - 7又被称为成骨蛋白 - 1(OP - 1) ,属于 β转移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 ,TGF - β)超家族成员 ,与同家族中BMP - 5、BMP - 6被归属于同一个亚类。1 骨形成蛋白 …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体外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催化域,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通过PCR方法获得了编码MMP-2催化域(MMP-2-C)的cDNA序列,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5X-3/MMP-2-C,由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被复性后鉴定酶活性。结果表达产物为68-Kda的融合蛋白且具有明胶酶活性。结论 体外表达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融合蛋白可用于研究抗肿瘤转移药物。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 ,探寻其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防治提供更直接的指导 ,一直是人们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努力方向。因其任务的迫切性 ,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基质蛋白酶水解作为其中的关键倍受人们的关注。基质蛋白酶根据其催化位点、最适 p H值、所需阳离子及对抑制剂易感性的差异 ,分成以下 4类 :即丝氨酸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是一组具有许多共同生化性质的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酶 ,目前至少已发…  相似文献   

11.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了凝血酶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降解酶-明胶酶A及明胶酶B的调节作用。发现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12h后,酶谱法显示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活性极低,未检测出明显的MMP-9酶解活性,但加入凝血酶后,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其MMP-2,MMP-O活性;RT-PCR结果表明,在无血清RPMI1460培养12h后,系膜细胞仅表达低水平MMP-9mRNA,加入凝血酶后  相似文献   

12.
肿瘤转移的概念和机制研究在不断深化,肿瘤的发生、成长及转移与其微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对肿瘤转移的概念、微环境中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等与转移的关系进行阐述。提出对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作用的信号传导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缬沙坦(Val)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酶谱法(zymogrophy)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 Ang Ⅱ明显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选择4个时间观察点:6、12、24、48 h,在12 h时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最强,随后逐渐下降.选择12 h作为药物作用时间观察终点,Ang Ⅱ能明显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这一作用可被缬沙坦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活性的增加;缬沙坦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组织创伤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织创伤修复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细胞-细胞、细胞-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中活性分子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探索创伤修复过程的形成机制以求达到理想的组织修复,一直是外科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经典的医学研究大多侧重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细胞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细胞外基质了解较少。近些年来,胞外基质的活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有国外学者提出“基质学”的概念。其中,作为参与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蛋白酶类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tiss…  相似文献   

15.
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过去的 10年中 ,有多种技术被用来对肿瘤血管生成进行定量及定性评价 ,包括微血管密度记数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PET)、彩色多谱勒超声、磁共振成像 (MRI)、增强CT等。近年来对动态增强CT的研究日益增多。现将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肿瘤血管生成就是新生血管在肿瘤现有血管上形成的过程[1] 。这些新生血管不仅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2 ] ,还会引起血容积、灌注量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3 ] ,这构成了CT强化的基础[4 ]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CT从单纯提供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为一蛋白酶家族,激活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所有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向内膜迁移形成新生内膜和血管重塑.综述MMPs家族的组成、活性的调节和MMPs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并针对这些途径的干预治疗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明显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 ,对肿瘤新生血管定位越来越重要 ,以便将新生血管同正常存在的血管区别开 ,指导临床对肿瘤的治疗和监测。MRI、CT、US(ultrasound)都是可用于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方法 ,但MRI成像方式多 ,更重要的是MRI对血管床 (水和红细胞 )和对比剂敏感[1,2 ] ,更能反映血管的结构、生理及功能的改变 ,因而实验研究及临床主张应用MRI对肿瘤血管生成状况进行定性。本文就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原理肿瘤血管是肿瘤生…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解偶联蛋白2介导的线粒体活性氧和能量代谢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偶联蛋白 (uncouplingprotein ,UCP)是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大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 ,最早在褐色脂肪组织 (brownadiposetissue ,BAT)线粒体中发现 ,即UCP1[1] 。近年来 ,研究人员又在多种生物的多种组织线粒体上发现了其他同源物 ,包括动物线粒体膜上的UCP2、UCP3、UCP4、UCP5 /BMCP1[2 - 5] ,植物线粒体膜上的AtUCP、StUCP等多种蛋白[6,7] ,这些发现显示UCP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 线粒体呼吸链偶联与解偶联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能量合成的场所 ,生命…  相似文献   

19.
骨形成蛋白对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对造血损伤的治疗作用,是近年来放射损伤研究新的视点之一。本文仅就这一研究的动向及有关的问题作一阐述。一、BMP的发现和应用1965年由Urist首次报道:牛的脱钙骨基质植入肌肉,可诱导新的软骨和骨组织的形成。1967年他根据以往所做的研究提出了骨诱导物质的概念(boneinductionprinciple,即BIP)[1]。经过多年的研究,这种基质被命名为骨形成蛋白BMP[2]。BMP是TGFβ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分化生长因子。它与其他细胞因子仅刺激相…  相似文献   

20.
将治疗基因克隆于可被辐射诱导激活的Egr-1启动子下游,利用Egr-1基因的调控序列可被辐射刺激的特点,形成基因和射线对肿瘤的双重杀伤作用,是近年来放射治疗研究的热点[1-2].下游目的基因的选择,对提高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疗效至关重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端血色素结合蛋白样片段PEX可阻断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3-5].本研究根据Egr-1基因启动的辐射激活特性和PEX的抗血管生成和阻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将肿瘤抑制基因治疗和放射治疗二者联合起来,在构建pEgr-sHemopexin(pEgr-sPEX)重组表达质粒的基础上,观察体外pEgr-sPEX重组质粒辐射诱导表达特性,检测辐射诱导pEgr-sPEX对MCF-7细胞侵袭能力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探讨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