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时容积与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68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0.05%罗比卡因 芬太尼1μg/ml,8ml/h;Ⅱ组,0.1%罗比卡因 芬太尼2μg/ml,4ml/h;Ⅲ组,0.2%罗比卡因 芬太尼4μg/ml,2ml/h;Ⅳ组,0.1%布比卡因 芬太尼2μg/ml,4ml/h。各组患者PCEA每次2ml,锁定时间15min。各组负荷量为芬太尼50μg 0.75%罗比卡因或布比卡因2ml 生理盐水至4ml。观察患者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及术后48h疼痛评分,I、Ⅱ、Ⅳ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明显优于Ⅲ组(P<0.05),且48hPCEA消耗量、总按压次数与有效按压次数之比(TPCA/EPCA)Ⅲ组明显高于Ⅰ、Ⅱ、Ⅳ组(P<0.05)。Ⅲ组术后当日还需辅助使用其他镇痛药。瘙痒、恶心、呕吐、镇静程度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均未观察到呼吸抑制或下肢运动神经阻滞。Ⅳ组出现血压下降6例,自觉咳嗽无力3例,Ⅲ组自觉咳嗽无力2例。结论Ⅰ、Ⅱ、Ⅲ组有相同的良好镇痛效果。证明相同剂量而不同药物浓度的镇痛液,其镇痛效果与镇痛液的一定容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舒芬太尼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 μg/ml(A组)、0.4 μg/ml(B组)和0.5 μ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比卡因.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 ml/h,PCA量每次3 ml,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后4、8、20、24、48 h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逐渐下降,PCA按压次数比逐渐上升,术后4、8 h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术后20 h 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4 h A组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A组术后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PCEA中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4 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比卡因相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引起相对少的不良反应,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硬膜外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罗比卡因组(R组,n=20).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加0.75%罗比卡因10 ml,S组复合舒芬太尼10μg(1 ml),R组复合生理盐水1 ml.于单次剂量麻醉期间对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镇静程度予以分级评定,记录感觉阻滞达T12、T10及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辅助用药情况.结果S组感觉阻滞达T12、T10及最高平面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和镇静程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显著增强罗比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60例子宫全切手术病人,根据自控镇痛泵配制预定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即:A组舒芬太尼为1.5μg/kg,B组舒芬太尼为2.0μg/kg,C组舒芬太尼为2.5μg/kg。3组镇痛泵中均加布比卡因100 mg+氟哌利多2.5 mg至生理盐水100 mL中。结果 A组镇痛效果欠佳,与B和C 2组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性(P〈0.05),但C组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略多于A和B 2组。结论 B组具有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是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I或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无镇痛组(N组),每组40例。A组和B组采用PCEA,N组不给镇痛药物。A组:舒芬太尼0.2.g/L+0.1%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芬太尼2μg/L+0.1%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两组和N组在PCEA15、60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5min,A、B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06间在长葛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分娩的100例产妇,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分为2组,各50例。S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F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比较2组镇痛效果。结果产程各时点S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舒芬太尼是选择性μ受体激动药,也是目前为止最强的阿片类镇痛药。本研究以不同的舒芬太尼浓度与0.18%罗哌卡因复合,观察胃癌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并确定最适合的舒芬太尼剂量。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96,自引:8,他引:96  
舒芬太尼在国内刚刚开始用于临床,其与阿片受体亲合力高,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与等效价的芬太尼相比,在镇痛效果、副反应方面有无优越性,本研究进行了对比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比较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自第一产程起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最适舒芬太尼浓度,及与之配伍的罗比卡因的浓度和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36周,产前无服用镇痛催眠药史的初产妇124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罗比卡因复合0.2μg/ml舒芬太尼组;Ⅱ组:罗比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组;Ⅲ组:罗比卡因复合0.6μg/ml舒芬太尼组;Ⅳ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罗比卡因。宫口开至2~3 cm时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别注入15 ml罗比卡因与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混合溶液。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上一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的罗比卡因药液浓度,各组初始的罗比卡因浓度均定为0.12%。结果4例产妇因脐带脱垂、单侧硬膜外阻滞或结果可疑而退出研究,余120例产妇进入分析。各组罗比卡因分娩镇痛的EC50值分别为Ⅰ组:0.074%(95%CI,0.071%~0.078%);Ⅱ组:0.048%(95%CI,0.041%~0.056%);Ⅲ组:0.035%(95%CI,0.029%~0.044%);Ⅳ组:0.111%(95%CI,0.106%~0.116%),各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使用舒芬太尼能剂量相关地降低罗比卡因分娩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使用0.2μg/ml和0.4μg/ml的舒芬太尼得到的罗比卡因的最低有效镇痛浓度分别为0.074%和0.048%,两组均可达到满意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住院的80例单胎头位,ASAⅠ或Ⅱ级的初产妇,随机、双盲分为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 mg组(S1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3mg(S2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4mg(S3组)和舒芬太尼4μg(S组),每组20例.均于产程潜伏期(宫口开1 cm)行分娩镇痛.四组均采用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 μg/ml行PCEA.镇痛期间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和胎心率,记录镇痛情况、产程、催产素用量、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S组和S1组比较,镇痛后5、10、60 min和宫口7~8 cm时S2组 、和S3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S2组比较,镇痛后5 min时S3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四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依次为S3组<S2组<S1组<S组(P<0.01),首次给药维持时间和镇痛平面依次为S组<S1组<S2组<S3组(P<0.01).S2组产妇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S1组和S3组(P<0.05).S3组有4例产妇镇痛后Bromage评分为1分,约1h阻滞消失.S3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和S1组(P<0.05).S2组产妇产后镇痛满意度高于其他三组.结论 舒芬太尼4 μg复合罗哌卡因2~3 mg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舒芬太尼4μg复合罗哌卡因3 mg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镇痛效果更佳、产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初产妇257例,年龄18~4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A组,n=129)和0.15%罗哌卡因(B组,n=128)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分娩镇痛前、硬膜外给药20 min后和产程中最大VA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改良Bromage评分、满意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记录镇痛期间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产时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硬膜外给药20 min后和产程中最大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分娩镇痛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麻醉药物用量、改良Bromage评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有10例(7.8%)皮肤瘙痒,而B组无一例皮肤瘙痒(P0.05)。两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产时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5μg/ml舒芬太尼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但单用罗哌卡因时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子宫切除术后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靶控镇痛(PCA-T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人60例,ASA I或Ⅱ级,年龄20-59岁,体重45-75 kg术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随机分为3组(n=20),I组VAS评分=0时进行PCA-TCI,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08 μg/L;Ⅱ组VAS评分≥2分时进行PCA-TCI,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08μg/L;Ⅲ组VAS评分≥2分时进行PCA-TCI,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1 μg/L;PCA锁定时间为6 min.于PCA-TCI启动前即刻(T0)和启动后1 h(T1)、2 h(T2)、4 h(T3)、8 h(T4)、16 h(T5)和24 h(T6)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VAS评分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于T1~6时记录总按压次数(D1)和有效按压次数(D2).记录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各时点HR、MAP、RR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BIS均大于85,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I组T1~6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T1~6时VAS评分降低(P<0.05).与l组比较,Ⅱ组T0~2时和Ⅲ组T0.1时VAS评分升高,Ⅱ组术后0~2 h时和Ⅲ组术后0~1 h时D1和D2升高,Ⅱ组和Ⅲ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升高(P<0.05).各组病人术后均未见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的发生.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舒芬太尼PCA-TCI是安全、有效的,在术后疼痛尚未出现时进行PCA-TCI,且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08μg/L的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时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寻找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方法100例ASAⅠ或Ⅱ级的足月初产妇,妊娠37~42周,随机分为2组:0.4μg/ml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A组)(n=45)和0.6μg/ml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B组)(n=55)。2组均在宫口扩张至2~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2组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浓度均为0.12%,随后的罗哌卡因浓度按序贯法确定:即前1例若镇痛有效(注药后30 min时VAS评分≤3分)。则下1例接受的药物降低一个浓度梯度,若镇痛无效,则上升一个浓度梯度,浓度梯度0.01%。若镇痛效果可疑,则下1例接受的药物维持原浓度,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观察镇痛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1.9%、29.4%(P< 0.05),A组、B组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P>0.05)。A组罗哌卡因的EC50为0.059%(95%可信区间为0.056%~0.062%),B组罗哌卡因的EC50为0.054%(95%可信区间为0.053%~0.055%)。结论硬膜外混合0.4、0.6μg/ml舒芬太尼分娩镇痛时,罗哌卡因的EC50分别为0.059%、0.054%;舒芬太尼的推荐浓度为0.4μg/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效果.方法 下腹部择期手术120例,年龄28 ~66岁,ASA分级Ⅰ、Ⅱ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0.5 mg/L舒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组(Ⅰ组)、5 mg/L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2%罗哌卡因组(Ⅲ组).所有患者术后镇痛均采用PCEA模式,观察镇痛后4、8、16、24、48 h的MAP、HR、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score,RSS)情况,并记录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各时点Ⅰ组VAS评分[(1.4±0.4)、(1.6±0.5)、(1.5±0.4)、(1.6±0.3)、(1.3±0.3)分]和Ⅱ组VAS评分[(1.5±0.6)、(1.6±0.4)、(1.7±0.6)、(1.5±0.4)、(1.4±0.6)分]明显低于Ⅲ组[(2.1±0.7)、(2.4±0.6)、(2.4±0.5)、(2.3±0.7)、(2.2±0.8)分](P<0.05);在8、16、24 h,Ⅰ组RSS[(2.4±0.6)、(2.1±0.9)、(2.4±0.5)分]高于Ⅱ组[(1.4±0.7)、(1.6±0.6)、(1.6±0.4)分]和Ⅲ组RSS[(1.7±0.6)、(1.4±0.3)、(1.6±0.6)](P<0.05);Ⅰ组和Ⅱ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18次,P<0.05);Ⅰ组和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Ⅲ组(分别为15%、12.5%、0,P<0.05);3组皆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0.5 mg/L舒芬太尼配伍0.2%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PCEA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4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1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2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3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4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5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6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7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观察各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Bromage评分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七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潜伏期时程较1组明显缩短(P0.05),5、6组较4组明显缩短(P0.05)。4组活跃期时程较1组明显延长(P0.05)。2、3组出血量较1组明显减少(P0.05),5、6、7组出血量较2组明显增多(P0.05),同样也明显多于3组(P0.05)。2、3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较1组轻微,且5、6、7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较4组也明显减弱(P0.05)。各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或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干扰小,产后出血量少,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并且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2.38 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 μg舒芬太尼组(J组)和5μg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均采取蛛网膜下腔注射并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记录蛛网膜下腔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注药前、注药后5、10、15、30、6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注药后VAS平均为1~3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均为0~1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组瘙痒发生率少于S组(P<0.01).结论 2.38 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曲马多和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曲马多与 0 12 %的罗比卡因配伍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麻醉的腹部手术病人 4 5例 (ASAI~III级 )进行术后PCEA ,随机等分为三组 ,F组 :0 12 %罗比卡因 +芬太尼 2 μg/ml;A组 :0 12 %罗比卡因 +0 1%曲马多 ;B组 :0 12 %罗比卡因 +0 2 %曲马多。每组设置都为 4ml/h ,PCA为 2ml,锁定时间2 0min ,总量 2 5 0ml。记录 2 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0~ 10分 )、疼痛语言分级 (VRS ,4 -无痛 ,3-微痛 ,2 -较痛 ,1-剧痛 )、按压PCA次数 (PCAd)、PCA有效次数 (PCAe)、D/D比值 (PCAd/PCAe)、2 4h药量 (ml)及病人主观不适感。结果 三组总的术后镇痛效果无差异 ,优良率为 6 7%(30 / 4 5 ,VAS <3分 ) ,安静时无痛率 35 % (16 / 4 5 ,VRS =4 ) ,其中B组与A组比安静时无痛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三组的恶心发生率F组 4 / 15 (2 7% ) ,A组 6 / 15 (40 % ) ,B组 10 / 15 (6 7% ) ,B组与F组比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0 1%或 0 2 %曲马多复合 0 12 %罗比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4ml/h)效果确切 ,以 0 2 %曲马多复合 0 12 %罗比卡因效果更好 ,但恶心发生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单胎待产孕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术中麻醉方法相同。芬太尼组术后镇痛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4m1+1%罗哌卡因10ml+芬太尼o.4mg+生理盐水,经硬膜外镇痛泵给药。舒芬太尼组以舒芬太尼0.04mg代替芬太尼,其余药物及给药方法与芬太尼组相同。两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于自控镇痛给药后6、12、24、48h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满意率均在95%以上。两组术后6~48h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O.05)。舒芬太尼组镇静评分2分的例数高于芬太尼组,两组均无重度镇静。舒芬太尼组术后12、24、48h舒芬太尼组运动障碍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O.05)。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O.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1%罗哌卡因10m1+舒芬太尼0.04mg能取得与1%罗哌卡因10ml+芬太尼0.4mg相似的术后镇痛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和术后运动障碍的发生,但需注意观察镇静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