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7例痉挛性斜颈病人,全部采用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手术方法为枕后正中入路硬膜下双侧副神经根、C1脊神经根切断、C2-4脊神经前、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结果全部病人术后立即感到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5.7%(6/7),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5.7%,术后6例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随访期间均有所好转,无吞咽困难和头颈部支撑困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例斜颈复发,使用盐酸度洛西汀+苯海索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手术安全的基础;选择合适的病例、合理使用电生理监测技术、个体化制定神经根选择性切断的程度是手术疗效的保证。本研究只是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初步探索,该术式大宗病例和长期随访资料尚需进一步积累完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疗效。方法对137例ST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针对病例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126例)、副神经周围支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选择性切除术(9例)、经颅副神经根切断术(2例)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4.9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4%(128/137)。行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的126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双臂外展受限,随访期间有所好转,仅2例(1.6%)发生头颈部支撑困难;36例(28.6%)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8例,明显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7例(5.6%);颅内感染10例(7.9%),出院前均治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9例(6.6%)。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针对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保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ST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选择性颈神经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7例痉挛性斜颈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显微手术,术中不咬除枕骨鳞部及枕大孔,在内镜辅助下行硬膜下双侧副神经根及颈1脊神经根切断.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随访7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  相似文献   

4.
1037例痉挛性脑瘫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 037例痉挛性脑瘫病例.依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4.1个月.96.05%患者术后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 91.23%.术后 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 70.74%,随访期间为 87.24%.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9%.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382侧(21.66%),肌无力256侧(14.51%),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肢体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134例(10.58%).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截瘫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8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痉挛性截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全部采用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结果 平均随访26.3个月.术后即刻痉挛状态缓解率为100%,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率为91%(19/21),步态功能改善率为71%(15/21),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5%(20/21).24%(5/21)患者存在随访期间未完全缓解的下肢感觉障碍或异常,肌无力者占14%(3/21),术后发生一过性尿潴留1例(5%).随访期间无永久性二便障碍发生.术后下肢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5例(24%),其中2例(10%)回复到术前的严重程度.结论 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截瘫下肢痉挛状态的短期疗效优良,但能否长期缓解痉挛或遏制住该病痉挛进行性加重的发展趋势尚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评估.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儿膝部屈曲痉挛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3  
目的 探讨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儿膝部屈曲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病人共计60支膝屈曲痉挛状态,全部采用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结果 全部病人平均随访20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膝部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0%。术后2周内步态功能改善率为100%,随访期间为93%。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100%。术后发生小腿感觉障碍6例,8例发生肌无力,随访期间均见好转。结论 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患儿膝部屈曲痉挛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7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14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38例痉挛型脑瘫病例,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9个月。98.6%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9.5%。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5.0%,随访期间为87%。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90.2%。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199侧(21.7%),肌无力123侧(13.4%),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肢体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83例(9.1%)。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上肢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瘫性上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平均随访38、7个月。结果94.1%的病人术后即刻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8.2%: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52.9%.随访期间为76.5%: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2.4%。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20侧(58.8%),肌力下降13侧(38.2%),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复发2例(11.8%)。结论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性上肢肌群广泛痉挛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等.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244例痉挛状态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2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副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前、后根。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4.3个月。96.26%患者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0.68%。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63%,随访期间为86.72%。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8.67%。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478侧(23.17%),肌无力378侧(18.32%),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165例(10.83%)。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腕、指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儿腕、指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7例脑瘫患儿77侧腕、指部痉挛状态病例。全部病例采用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25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腕、指部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8.31%(68/77)。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90.91%(70/77),随访期间为74.03%(57/77)。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9.47%(51/57)。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37侧,肌无力26侧,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痉挛状态复发10侧(12.99%)。结论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儿腕、指部痉挛状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两次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83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其中A组126例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B组57例采用在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二次改良的Foerster-Dandy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随访33.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立即感觉痉挛状态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6例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8例,明显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而影响生活质量7例;B组8例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5例,明显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而影响生活质量1例(该例仅随访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颅内感染10例(7.9%),B组颅内感染2例(3.5%),出院前均治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平均失血量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二次改良的Foerster-Dandy手术,术中不咬除枕骨鳞部及枕大孔,在不降低疗效及不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前提下,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增加寰枕部稳定性,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crosurgical effectiveness of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pasmodic torticollis under endoscope-assisted.Method 183 cases of spasmodic torticollis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microsurgical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from July 2001 to June 2009, which was randomly classifi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Group A(126 cases) were treated by firstly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Group B(57 cases) were treated by microsurgical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under endoscope-assisting.The other surgical steps were same with firstly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averagely followed up for 33.4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The spasticity was reliev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ration in all the patients.In group A, dysphagia in different degree in 36 cases, in whom, dysphagia was disappeared in 18 cases,dysphagia was significantly relieved in 11 , and unchanged in 7 during the following-up period.In group B,dysphagia was in different degree in 8 cases, in whom, dysphagia was disappeared in 5 cases, dysphagia was significantly relieved in 2, and unchanged in 1 ( follow-up only one month) ( P < 0.05 ).Th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rates in A and B groups were 7.9% and 3.5% respectively( P <0.05).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 P <0.05).Th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Group B was less than in Group A( P <0.05).Conclusions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can be done under endoscope-assisted, without resection of occipital squama and foramen magnum.This modified operation is able to keep the efficacy and do not increase the nervous system complications.It further reduces the surgical injury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atlanto-occipital, and significantly des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胫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踝部痉挛状态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目的 探讨选择性胫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踝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41例病人219只踝部痉挛状态病例,全部采用选择性胫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结果 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2.6个月。全部病人术后立即感踝部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释率为97%。术后2周内步态功能改善满意。术后发生小腿、足部感觉障碍16例,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无1例发生肌无力,结论 选择性胫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踝部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1455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全部采用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结果平均随访21.8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率为94.8%,步态功能改善率为85.6%,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9.7%。6.2%患者存在随访期间未完全缓解的下肢感觉障碍或异常,肌无力者占15.5%,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失禁7例(0.5%),一过性尿潴留17例(1.2%)。随访期间无永久性二便障碍发生。术后下肢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72例(4.9%)。结论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合理选择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21例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根据不同病例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共计50个肢体.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全部患者术后立即感相应肢体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8%(49/50).随访期间运动功能改善率为86%(18/21),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5%(20/21).术后发生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26个(52%),肌力下降18个(3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复发1个(2%).结论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和术后坚持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