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0年9月以来,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及在全喉切除术中用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的经验。结果:在应用此法112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尤其未发生喉气管狭窄。在全喉切除术中应用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的14例,术后人武部拔除气管导管,无须终生带管。结论:倒U形及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制作简单,能有效地预防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需第二次气管切开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9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后气道狭窄的占有比例为86.4%;发生气道环形狭窄的患者17例,发生气道肉芽增生后狭窄的患者7例,气道环形狭窄发生率为70.8%;狭窄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患者软骨的患者为20例,发生于其他气管环的患者4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的气道狭窄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84.2%,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为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气管环形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后15~30天内,肉芽组织增生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2~3月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管狭窄,其中多以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环状软骨的环形缩窄为主,这与经皮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部位不准确,伤及环状软骨有关。  相似文献   

3.
郁道彩 《大家健康》2013,(10):152-153
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儿气管切开术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小儿气管切开术1 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80例气管切开患儿中 ,原发病包括急性喉炎、喉外伤、呼吸道异物、昏迷、格林 -巴利综合征等 ,发生各种并发症 2 5例 ,分别是出血、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结论 :小儿气管切开有其特殊性 ,并发症多 ,也较严重 ,需正确掌握适应证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初期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常见问题与处理技巧.方法 采用Potex经皮穿刺气管套装,颈前正中线第2~3或第3~4气管软骨环间作穿刺点,行横向或纵向切口,采用导丝扩张技术,置入气管切开导管.结果 93例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技术,术中及术后发生导丝折弯29例、切口过长8例、术后出血4例、皮下气肿3例、部位选择不当、置入气管旁及气管撕裂致颈部血肿各1例,其余经过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合于ICU需床边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5~1997年共行气管切开术350例,其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介绍如下。1.颈前组织剧烈肿胀,解剖标志消失,难于找到气管,气管位置较深,甚至拉勾都不够长,如呼吸困难严重,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挽救病人生命,然后再充分准备行正规气管切开。喉位置相对要浅,加之环状软骨易于触到,所以行环甲膜切开是一种快速解决呼吸困难的好方法。2.气管骨化,虽然不多见,但几次不能切开气管环往往使医生怀疑自己切的不是气管而反复寻找,延误时间。其解决方法是先在环间横切开,然后用剪刀自此裂隙插入将气管环用力剪断.造成疾管c3.体位…  相似文献   

7.
采用倒“U”形瓣气管切开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119例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患者的资料。结果:在应用此法的119例中,28例置换气管套管,气管切开均较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发生喉气管狭窄。结论:倒“U”形瓣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可迅速改善通气功能,对气管及甲状腺损伤轻,可避免气管狭窄,气管套管置换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1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1.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1.2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  相似文献   

9.
蒋建平  王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17-2817
目的:为气管切开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颈部尸体标本32具,解剖观察气管颈段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1)气管颈段长度(65.2±2.0)mm,横径(17.4±3.0)mm,矢状径(16.6±2.6)mm。(2)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占93.8%(2例峡部缺如)。(3)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为9.38%。结论:切口应选择在环状软骨下方2cm~3cm处正中线上,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气管切开时忌太深或用力过猛,尤应重视甲状腺最下动脉的出现,以防止出血及损伤毗邻器官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56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在较短时间(5~20min)内顺利完成,出血5~15ml,平均1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无严重感染。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加强气道管理和切口部位护理对于缩短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例气管切开术,其中常规气管切开组(A组)149例,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组(B组)49例,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及发生率。结果 198例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8.59%,其中A组(常规气管切开组)15例,发生率10.07%;B组(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2例,发生率4.08%。结论气管插管下气管切开组(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气管切开组(A组),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我县2005年10月-2015年2月,因脑外伤、脑出血昏迷入院治疗患者32例均行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32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病人手术顺利,无一例手术失败,从切皮到安置好气管切开导管时间为5~15分钟。术后长时间带管,均无气管切开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可在病区床边进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损伤气管软骨环,并发症少、术后颈部疤痕不明显等优点。利于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呼吸道及头颈部烧伤中的作用。方法:对于严重呼吸道烧伤,特别是伴有头面、颈部深度烧伤的患者,早期正规施行气管切开。结果:30例头颈部烧伤患者,伤后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24例,均存活。伤后24小时后行气管切开8例,死亡4例。结论:尽早施行气管切开术是减少死亡、防止呼吸道阻塞及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冯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0):913-914
2000年~2004年我科行气管切开术50例,1例因大叶性肺炎死亡,其余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0~2004年行气管切开术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5~73岁,中位年龄45岁;因喉癌全喉切除行气管切开术15例,巨大甲状腺肿行气管切开术25例,喉痉挛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超声定位气管环预定穿刺位置和进针穿刺点、深度,避开气管穿刺切开部位的血管影、适当退出气管导管。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误穿刺及假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经皮气管扩张切开困难实施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是一种安全、无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金叶  刘文霞 《医学争鸣》2008,29(2):174-174
1临床资料气管切开术患者312(男207,女105)例,年龄5~76(平均43.6)岁.其中严重的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脑部疾患198例,喉癌57例,喉梗阻Ⅲ。紧急气管切开术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1例,颈部外伤8例,大面积烧伤5例,气管异物1例.患者仰卧,麻醉成功后,于甲状软骨角至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沿皮纹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颈前筋膜及肌层,牵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软骨环,于2—3气管软骨环间用尖刀横行切开气管前壁,分别向两侧后下方延长,形成倒“U”型瓣,轻提并翻起软骨瓣,吸除气管内分泌物,插入气管套管.彻底止血,缝合切口.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d~3m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倒“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替代传统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9年以来,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98例,并与同期传统手术方式气管切开患者90例进行比较。结果 1例脱管及喉气管狭窄发生.仅5例颈部皮下气肿.经过适当处理自行消失。而传统手术方式盲目性大,并发症多。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制作简单,效果确切。能有效地预防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环甲膜切开术在抢救急性喉梗阻病人时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24例喉梗阻患者均在无麻醉状态下行快速环甲膜切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吸净切开处及气管内血性分泌物,接上氧气或呼吸机.结果:24例病人均1次抢救成功,血氧饱和度迅速升至90%以上.结论:快速环甲膜切开术具有解剖标志明显,简便易操作;手术时间短,多在瞬间解除喉梗阻;不受患者体位的限制,可仰卧、可半卧、也可坐位实施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下呼吸道黏膜大面积坏死及清除脓血痂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改良气管切开术抢救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常规气管切开暴露颈段气管3~5环,以颈4环为中心,上下弧形切除少许气管软骨,长度不超出2个气管环,分别缝合同侧的皮肤与气管切口1~2针,插入气管套管。结果:改良气管切开术可随时取管,方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时清除下呼吸道阻塞物,预防发生再窒息,12例患者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不仅解除了喉梗阻,而且可观察下呼吸道病变及能有效、安全的清除阻塞物。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为一古老手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如何选择病例仍有問題。我科自1957年4月至1963年4月共施行气管切开术182例,均系住院患者,现就手术适应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祈讀者指正。一般分析性别、年龄:男性133例,女性4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0天,以1~5岁最多,計50例。适应症:根据病情不同分为三类:一、喉阻塞109例,其中急性73例,慢性36例;二、預防性气管切开54例;三、为引流下呼吸道分泌物而行气管切开1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