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对SD大鼠股骨发育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煜  吴岚晓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06-207,T001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系统发育和调节功能对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经腹腔注射到新生SD大鼠体内,抑制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调节功能,2d注射1次,持续两周,处理前后称量体重,处死大鼠后取全长股骨和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行Loyez髓鞘染色观察,股骨进行发育情况大体测量,并行生物力学检验。结果:药物处理对大鼠生理状态和运动能力无明显影响,处理前后处理组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处理组股骨冠状面中段皮质直径较对照组大(P<0.05),中径/长度比值也是处理组较大(P<0.05);生物力学检测处理组和对照组最大压应力和脆性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坐骨神经轴突密度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抗神经生工因子(NGF)抗体抑制周围神经系统发育和调节功能,处理组大鼠下肢长骨的外径发育较快,但所随以最大压应力并无明显提高,说明骨皮质相对较薄,此外应力曲线斜率接近说明矿物/有机物比例接近,提示该变化可能是发育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功能相对活跃,,导致成骨细胞代偿性成骨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去势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质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以探讨雌激素减少对皮质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术后6及12周各处死其中10只。取血、尿标本分别测血清Ca,P,碱性磷酸酶(ALP)和尿Ca,P,羟脯氨酸(HOP)。用骨密度仪测定大鼠胫骨骨密度,用三点挤压实验测定股骨最大载荷、弯曲刚度、最大应力以及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去势6及12周组血Ca,ALP,尿Ca/Cr,尿HOP/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P、尿P/Cr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5)。去势6周骨密度与最大载荷、弯曲刚度、最大应力以及弹性模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去势12周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最大载荷、弯曲刚度、最大应力以及弹性模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密度和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对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预制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术后12周,分别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再生轴突神经电生理测定,再生轴突生长和成熟情况的组织学观察及其图像分析处理。结果: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结构完整,组织相容性良好。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相对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轴突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内生长良好,并可见较好的髓鞘结构形成。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再生轴突密度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可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对维甲酸所致的实验性骨质疏松的大鼠骨代谢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组)、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组(II组)、咪达普利组(III组),每组20只。对II组和III组的大鼠用维甲酸80mg/(kg·d)连续灌胃21 d建立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III组给予按大鼠体重10 mg/(kg·d)咪达普利灌胃,I组和II组采用生理盐水对照,持续7 d后处死大鼠,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股骨骨密度和干湿重、骨代谢指标和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与I组相比,II组在大鼠体重、股骨骨密度、股骨干湿重、骨代谢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普利干预后,与II组相比,III组大鼠的体重增加,股骨干湿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中钙和磷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 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 AP)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生物力学最大载荷(Pmax)、最大挠度(Lmax)、最大弯矩(Mmax)、骨应力(σ)和骨应变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普利能增加维甲酸所致的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加股骨干湿重,减少骨质流失,促进骨形成和矿物质的沉积,增加骨的生物力学强度,减少骨折的发生,对骨质疏松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优劣,取决于骨的结构和骨的材料.片面追求骨矿密度的提高,可能会引起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恶化.目前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的不少研究过分强调了药物对骨矿密度的影响,对骨质疏松部位骨的整体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完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0-11/2001-06在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完成.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50只,体质量(350±20)g.方法将5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密骨胶囊组、仙灵骨葆组和倍美力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做假手术,其余4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正常饲养90 d,第91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90 d,处死,测定股骨的骨矿密度、几何尺寸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为股骨力学性能参数的比较.②次要结局为股骨几何结构参数、皮质骨面积和股骨各平面骨矿密度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骨强度降低;股骨干外径变细,股骨中段骨皮质面积减少,骨矿密度有所下降.补肾中药复方组(密骨胶囊组和仙灵骨葆组)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骨强度增加;股骨中段外径增粗,骨皮质面积增加,骨矿密度提高.结论补肾中药复方能明显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补肾中药复方能够提高大鼠皮质骨(股骨)宏观结构的生物力学应答调节机能,使股骨干外径增粗,皮质骨面积增加,骨矿密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优劣,取决于骨的结构和骨的材料。片面追求骨矿密度的提高,可能会引起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恶化。目前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的不少研究过分强调了药物对骨矿密度的影响,对骨质疏松部位骨的整体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完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0-11/2001-06在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完成。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50只,体质量(350&;#177;20)g。方法:将5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密骨胶囊组、仙灵骨葆组和倍美力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做假手术,其余4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正常饲养90d,第91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90d,处死,测定股骨的骨矿密度、几何尺寸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为股骨力学性能参数的比较。②次要结局为股骨几何结构参数、皮质骨面积和股骨各平面骨矿密度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骨强度降低;股骨干外径变细,股骨中段骨皮质面积减少,骨矿密度有所下降。补肾中药复方组(密骨胶囊组和仙灵骨葆组)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骨强度增加;股骨中段外径增粗,骨皮质面积增加,骨矿密度提高。结论:补肾中药复方能明显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补肾中药复方能够提高大鼠皮质骨(股骨)宏观结构的生物力学应答调节机能,使股骨干外径增粗,皮质骨面积增加,骨矿密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基础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4组大鼠均建立GIOP骨折动物模型。术后基础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治疗组以复骨方药液灌胃给药,对照组以伤科接骨片药液灌胃,持续8周。观察各组股骨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变化,比较各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和生物力学测量结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大鼠血清ALP、BGP活性、股骨BMD均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均较基础组下降,骨小梁分离度(TbSp)较基础组增高;治疗组、对照组的TbAr%、TbN、TbTh均高于模型组,TbSp低于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及最大应力高于模型组;以上各组数据模型组与基础组、治疗组与模型组间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复骨方能够提高GIOP骨折大鼠的BMD,升高ALP、BGP活性,改善骨结构,增强骨强度,促进骨生成。复骨方对模型大鼠骨组织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与伤科接骨片作用相似,其有助于促进GIOP大鼠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Granger因果分析(GCA)方法,探讨电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步行能力的作用及跨半球可塑性机制。方法:16只右侧坐骨神经横断外膜缝合模型大鼠,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电针治疗,对照组无特殊干预。于术后1月、4月行步态分析和静息态fMRI扫描。结果:治疗组术后1月、4月步态分析最大接触平均强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1月两组VMHC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月治疗组运动皮质、杏仁核、嗅皮质VMH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FDR校正,P0.01)。GCA结果显示术后4月治疗组大鼠左侧运动皮质到右侧运动皮质的效应连接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步行能力,可能与电针调节了大鼠半球间功能连接和定向效应连接有关。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对大鼠股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对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影响. 方法将40只3月龄大鼠随机分为SCI组和对照组,SCI组于T10椎体处完全切断脊髓,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于术后3,6周分2批处死动物进行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 结果术后3周时SCI组大鼠股骨远端BM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术后6周时SCI组股骨近端BMD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差异显著(P<0.05);股骨远端BMD较对照组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股骨干BMD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周时股骨颈最大载荷、最大变形、结构刚度及能量吸收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时最大变形、结构刚度和能量吸收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载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脊髓损伤后松质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降低先于密质骨.脊髓损伤后6周时SCI组股骨松质骨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脊髓损伤后6周的大鼠可作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张银萍  郭雄  张增铁  耿冬 《护理研究》2008,22(29):2639-2641
[目的]探讨增龄性变化对大鼠骨质量、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14只新生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同等条件下饲养,饲养至6个月按体重随机分为老龄骨质疏松组(AO组)和青年对照组(YC组),将YC组安乐处死,AO组继续饲养至22个月,两组大鼠均取左侧股骨,测量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以及骨矿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腰椎及股骨密度(BMD)在老龄大鼠均下降,其中股骨密度下降尤其显著(P<0.01) .与YC组比较,AO组大鼠骨钙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显著升高(P<0.05);骨生物力学测定发现,AO组大鼠的股骨最大受力负荷下降.骨形态计量学测定发现,AO组大鼠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皮质厚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骨小梁间隙增大( P<0.01),AO组大鼠骨小梁普遍变薄、变细甚至断裂穿孔.[结论]22月龄雄性大鼠发生了骨质疏松的变化,骨形成降低,骨矿含量下降,骨微观组织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许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但体外分离、培养、纯化许旺细胞较困难.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具有较强的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能力,且可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类许旺细胞,理论上骨髓间充质细胞可替代许旺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评估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2在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将骨髓间充质细胞复合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培养的组织工程神经与两断端用10/0无创线端端吻合;异体移植组将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自体移植组将切断的坐骨神经旋转180°端端吻合.方法:运用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12周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等方法观察移植物修复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复合物培养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移植后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新生髓鞘形成和轴突生长及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结合透射电镜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许旺细胞生长和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的检测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优于异体移植组(P<0.05).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复合物中S-100的表达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有髓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均大于异体移植组(P< 0.05),修复效果接近自体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慢性卡压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声像图变化,以及卡压时间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家兔20只,随机均分为5组。4只分离坐骨神经不进行卡压,作为对照组;16只分为4组,分离坐骨神经后,分别神经卡压2,4,6,8周,作为卡压2周组、卡压4周组、卡压6周组、卡压8周组;各组分别去除卡压后即取材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检查。超声观察坐骨神经的直径、连续性、外膜边缘整齐与否及内部回声情况;诱发电位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对照组在观察时间段内未见明显改变。各卡压组随卡压时间的延长,神经卡压段及两端内径逐渐增粗,卡压两端局部形成瘤样改变,内部回声逐渐减低,线性回声连续性差,神经外膜逐渐增厚,MNCV和SNCV随着卡压时间延长而减慢。各卡压组神经卡压区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轴突肿胀和阶段性脱髓鞘改变,卡压时间越长病理变化越重。卡压2周组神经束内髓鞘轴索和神经束膜纤维出现明显水肿,余各卡压组可见髓鞘崩解,轴突变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逐渐明显。各卡压组坐骨神经远端、近端直径较对照组增大,MNCV和SNCV较对照组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卡压组坐骨神经直径与MNCV和SNCV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和-0.69,P0.05)。结论超声可实时、准确地反映神经慢性损伤后形态的动态变化,周围神经卡压损伤程度与卡压时间成正相关,及早去除卡压有利于损伤神经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许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中惟一的神经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再生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增殖能力差,需要异体取材,体外培养困难和活性下降等缺点.目的:分析利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为许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2004-03/2005-04在黑龙江省兽医药研究所完成.材料: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24只.建立10 mm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组、单纯聚乳酸导管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每组8只.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组:经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许旺细胞与天然细胞外基质凝胶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神经缺损;单纯聚乳酸导管移植组;单纯将细胞外基质凝胶注入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桥接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组:将截取的10 mm神经旋转180°后,行断端吻合.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新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等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诱导后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许旺细胞形态及特性.移植后12周,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区长至远端.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单纯聚乳酸导管移植组(P<0.05),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聚乳酸导管降解吸收明显.结论: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许旺细胞,利用其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可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型人参加工产品膨化人参对大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膨化人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膨化人参悬浊液(0.75 g/kg、1.5 g/kg、3 g/kg)和蒸馏水,连续灌胃3w.心脏采血后取股骨,测量股骨长度、直径、体积、股骨/体重比.利用三点弯曲生物力学实验,测量股骨最大弯曲应力、弯曲弹性模量、弯曲能量和弯曲韧性系数.检测血液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结果 中剂量膨化人参组大鼠股骨/体重比、长度、直径、体积、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以及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膨化人参促进股骨生长发育,可能与其提高血钙、血磷的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生物材料在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中不仅有望代替神经移植,还可能改善神经修复吻合口处的选择性再生.目的观察明胶管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实验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明胶管(1.0 cm,内径1.0 mm的导管)套接修复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6.0 mm,用同样规格的硅胶管套接作对照组大鼠.术后3个月进行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体外观察术后足趾溃烂及愈合和抓笼动作,直接观察导管内神经再生情况.②肌湿重.③电生理学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④S-100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髓神经纤维直径和有髓神经纤维数.结果20只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明胶管内有较多的再生神经纤维.明胶管套接侧胫前肌肌湿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18.77±13.61)mg,(293.90±14.27)mg,t=3.590,P<0.01].实验组右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9.45±2.15),(27.01±3.77)m/s t=1.583,P<0.05].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514±0.161),(3.335±0.173)μm,t=3.003,P<0.01].结论作为一种新材料,明胶管能有效桥接坐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周围神经再生。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为未经诱导 BMSCs 组,实验组为 GDNF 基因诱导后 BMSCs组。每组20只 SD 大鼠。①术后4周和8周观察坐骨神经指数和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②术后8周测量再生神经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及有髓神经纤维计数。③术后4周腓肠肌肌细胞行 DAPI 染色。④术后8周坐骨神经扫面电镜观察神经丝再生交联情况。结果经 GDNF 基因诱导 BMSCs 组各方面检测指标均较对照组为好,其中诱导后实验组扫描电镜下观察周围神经再生更加明显。结论GDNF 基因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有着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曹希勤  刁凤声  田迪 《中国康复》2010,25(4):250-252
目的:观察复原再生汤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采用钳夹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各20只,分别用复原再生汤(F组)、甲钴胺加VitB1(M组)及生理盐水(K组)灌胃。给药4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学、肌肉及神经组织形态学的检测。结果:给药4周后,F组大鼠SFI指数、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诱发电位振幅及小腿三头肌湿重、肌细胞截面积、有髓神经轴突计数等恢复率均显著优于M组及K组,M组优于K组(均P0.05)。结论:复原再生汤可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的修复、再生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he multi-wave locked system laser therapy on the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by evaluating the function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rushed sciatic nerve in Wistar ra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Sixty male Wistar rats (200–250 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ontrol negative, control positive, or laser groups and subjected to no laser therapy or crushing, to crushing without laser therapy, or crushing followed by multi-wave locked system laser therapy five times/week for four weeks (power=1 W, energy density=10 J/cm2, total energy=100 J), respectively. Function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morphometric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7, 15, 21, and 28 days after crushing. The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compound motor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nerve and myelin sheath diameter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sciatic functional index valu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compound motor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erve diameter, and myelin sheath diamet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ser group post-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values in the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 Multi-wave locked system laser therapy was effective in accelerating the regeneration of crushed sciatic nerves in Wistar rats.  相似文献   

19.
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应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化,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电磁场治疗加速了损伤神经远段Wallerian变性进程,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促进轴索及髓鞘再生,加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结论 电磁场可能是通过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多环节的调控和促进,通过多种协同机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  相似文献   

20.
毫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毫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白鼠制作成左侧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神经损伤24h后,用毫米波辐射损伤部位,每周5次,每次30min,从运动功能、电生理、组织学等方面观察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术后2,4,6周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电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在术后2周的神经变性程度比治疗组严重,治疗组在术后4周和6周的神经再生数目和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毫米波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